Return to search

馬克思的國家理論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部份 方法論 歷史文獻分析法
從馬克思的著作中抽象出關于國家理論的部份,並以歷史的角度看馬克思國家哲學的
發展軌跡。
第二部份 各章節內容引論
(一)馬克思的國家觀念的演變
馬克思國家觀念(哲學)的演變:從理性國家,政治國家(政治共同體)到人的共同
體(即共產主義社會)
(二)「國家」概念的界定
•國家即理性社會(唯心主義時期)
•國家即社會結構(唯物主義的開始)
•國家即人的共同體,一個人化的社會即政治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揚棄,即非政治
性的國家。
•馬克思「國家」概念的三種觀點
(1)INSTRUMENTAL MODEL ,(2)ARBITER MODEL ,(3)FUNCTIONAL APPROACH
第三章 青年馬克思的國家觀
(一)博士論文(1841):自我意識的能動原理
(二)萊茵報時期(1842-43):理性國家(黑格爾哲學)
(三)巴黎時期(1843-1845)
(1)唯物主義的政治國家二元論(政治國家為人民抽象的公民生活與市民社會的私
人自利生活的分裂)及(2)人類的解放(二元論的揚棄)
第四章 歷史唯主義的形成與基本原理
(一)市民社會是國家和法的基礎和前提(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3)
(二)德意志意識型態(1846)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歷史唯物主莪的出發點(人,人的活動及其物質生活條件)
•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經濟結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三)基本原理概述
第五章 無產階級專政
(一)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
(二)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與任務
(三)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形式
(四)國家的消亡(無產階級專政的目的)
第六章 共產主義
(一)異化論(1844年巴黎手稿)
(二)共產黨宣言(1848)
(三)哥達綱領批判(1875)
(四)試比較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
註釋及參考書目。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629
Creators黃代珩, HUANG, DAI-H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