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87
  • 454
  • 31
  • 4
  • 2
  • 2
  • Tagged with
  • 493
  • 493
  • 148
  • 121
  • 110
  • 97
  • 94
  • 87
  • 86
  • 85
  • 84
  • 78
  • 76
  • 73
  • 7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全球化國家角色之分析

周柄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家在全球化這個特定情境中角色的變化和政策作為的影響能力,因此在緒論中首先就全球化這個情靜坐出界定,但為使本研究不在此陷入爭辯全球化是否真的存在、發生的泥沼中,所以透過對各種不同領域內跨國流動的人、事、物的描述,來直接對目前耳熟能詳的全球化概念與以說明、論證,而這種以全球為範圍的社會變動帶來的是跨國社會空間的重整,也同時出現多元力量在結構中進行互動,這種互動可以經由三個社會生活領域進行追溯,它們是:(一)經濟:為貨物與有形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所作的社會安排;(二)文化:為符號生產、交換和表達所做的社會安排;(三)政治:為權力的集中與應用所作的社會安排。而這三個領域的相對有效性也會隨著歷史和地理的不同改變,某領域內較有效的社會安排可能滲透並修正其他領域的安排。因此本研究將全球化社會變動中經濟、文化與政治三大領域作為分析的方向,並以市場力量、文化與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影響分別作為研究主軸,探討國家在結構中的互動過程;而且社會變動的力量不僅存在於國家內部,同時也超越了國界,可以透過了解社會力量的分布與作用來解釋世界結構,社會力量既然可超越國界,就對國際政治產生影響力,包括對外交政策和決策過程,因此全球結構可說是國際的社會力量與國家內部社會力量間作用的結果;同時,各種的意識型態則是社會力量與權力形態相連結的環節。另外傳統國際關係中西發利亞式的認知在全球化的變動中遇到解釋上的侷限與挑戰,也提供了本研究進行的動機。 本論文的第二章為文獻分析與基本概念:由於國際關係的研究產生了典範位移(paradigm shifting),這也衝擊到對傳統國家的角色的看法,分成兩種互相對立的觀點:一方指稱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之下,主權國家的政治角色將逐漸衰弱式微;另一方則指稱為了因應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風險和競爭壓力,主權國家在未來的發展舞台上,仍將扮演相當重要且關鍵的政治角色。所以首先,本論文分別在經濟、文化、政治層面上針對當前與本論文有關的相關學術研究,作文獻的回顧與探討,以期有助於釐清本論文的研究基礎與方向。其次,對於幾個基本概念:「全球化社會變動」、「國家主權和自主性」以及「現代和後現代」作一界定,並試圖將其中的互動關係作一整理,繼之提出本論文在進行研究時是採取何種切入的觀點。 第三章到第五章:依據本論文之研究途徑所述,依次討論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變遷動力、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內結構變化與全球化進程中的國際結構變化,每章皆僅扣著全球化社會變動中經濟、文化與政治三大領域作為分析的方向,並以市場力量、文化與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影響分別作為代表三大領域的研究主軸,藉以探討與國家角色在結構中的互動過程。在每章末並附有本章小節,作為每章的結論。 第六章為結論:對之前數章的研究結果作一總體性的陳述,提出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並檢視是否完成先前設定的研究目標,提出檢討與自我期許。
2

論中山學說中的「國家」理論

劉佩怡, LIU, PEI-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美國的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最高法院處理反戰言論訟案之研究

戴煙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今世界上的獨立國家,無論是民主的或獨裁的,除了一小部分外,大都擁有一部成文憲法,憲法的內容大同小異,所以一個國家究竟是為民主或為獨裁,不能以有無制定成文憲法這項標準來予評斷,而應以憲法適用的實質表現加以審視認定。所謂憲法適用的實質表現有三種涵義,(一)憲法文字上的規定,(二)當權者執行憲法的精神,(三)憲法文字在因應內外在環境需要,在適用上所顯現的實質意義。任何名之為民主政體者,憲法之制定必在保障民權,規範政權,建立共識的政治運作程序。雖然憲法上的文字條款,一般人皆認為不應輕言更改,但不輕言更改絕非蕭規曹隨的一成不變,任何良法美意都會因時代差距而變質,因此優良的憲政體制皆須推陳出新,以符合人民的需求。本文便是以美國最高法院處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及越戰之反戰言論訟案為素材,一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有關言論自由規定實施之狀況,以及變遷之歷程。全文計分八章二十二節,十餘萬字,玆簡述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概述言論自由社會價值,以及為何須予限制之理論;並且解釋研究取向設定之理由。 第二章,歷年來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而抑制言論自由措施略論。旨在介紹美國聯邦政府於戰時、平時管制危害國家安全言論的直接性或間接性法令。 第三章,最高法院處理言論自由訟案所適用之原則。藉由這章將惡劣傾向原則、明顯而即刻危險原則,優先適用原則及衡平原則等有系統地介紹,並且概述理論上的完美原則。 第四章,兩次大戰中反戰言論訟案處理經緯。詳細敘述兩次大戰中主要反戰言論訟案爭訟之原由,最高法院裁案之立論,以及最後之結果。 第五章,兩次大戰中反戰言論訟案理論評析。推敲最高法院前章各案裁決之主要原則,並予以評論;其次總結一九一七年間諜法與言論自由之理論性與實際性關係。 第六章,越戰中的象徵性言論訟案。說明言論自由因應時代環境產生的新面貌,運用於反戰言論後,所導致的爭論焦點和最後命運。 第七章,特殊身份的第一修正案的權力一反越戰的其它主要訟案。藉由深入探討議員、軍人身份享有言論自由限度之架構,將反越之其它訟案一氣呵成,並且順便烏瞰特殊身份言論自由爭訟之正反意見。 第八章,結論。扼要地說明本文研究心得。 由於筆者中途更換論文題目與指導教授,因此本文從擬訂題目、閱覽資料至撰寫文稿,僅為時七月餘,其中部分主要資料今年二月初方由美寄台,如今幸得完成,全賴荊知仁老師悉心地導與啟迪,並且不辭辛勞地於百忙中,逐句批閱,此份厚愛之情,令筆者永銘五內。此外,亦十分感謝胡述兆先生遠由美國為一位不相識的晚生收集資料;張治安老師的明智開導與頻頻關照之情;張福建學長的鼓勵;王蕙娟同學的協助;以及許玉玲學妹在準備研究所期間仍撥冗幫忙整理資料;研商艱澀之英文詞句。最後,僅以此文獻給我敬愛的父母和可愛的弟妹們。
4

東亞地區國家旅遊競爭力之研究

李翊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十幾年來,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消費者日漸重視休閒時間的運用,各類遊樂性質的服務業隨之崛起,其中又以旅遊業最為蓬勃發展,昔日以「自然美景」為號召的無煙囪工業,逐漸增添其他面向,如:以購物為主題,或是文化之旅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各國政府亦日漸重視這項產業的發展,除了帶來無限的商機外,更是有助於提升國際形象,從政府致力於各項宣傳,如:台灣政府邀請張惠妹擔任台灣觀光大使,香港政府邀請港星宣傳旅遊業;或是將旅遊活動納入國家發展政策之一,如:馬來西亞將2007年訂為旅遊年,與東南亞數國進行合作等等活動,試圖從競爭轉為合作,種種努力可見一斑。而2008年中國主辦奧運,可預見將產生的利潤之豐,對東亞諸國旅遊業的衝擊更是無法推估。本文目的為探討東亞九個經濟體(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中國及韓國)在國際旅遊觀光市場之相對競爭力及策略聯盟的運用,利用國際旅遊觀光統計資料,以兩階段消費決策模型為立論基礎,透過三階段最小平方法(3SLS)及迴歸分析,分別針對東亞九個經濟體,探究相對價格(以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主)、匯率及各個供給面變數,對主要來源國家觀光客─美國、日本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一)相對價格的影響視遊客的旅遊目的而有所差異。(二)相對匯率的影響,則視遊客的旅遊支出以來源國貨幣或當地國貨幣而有所不同。(三)供給面變數針對不同來源國及不同目的國確有其影響力,更甚者,會有完全反向的效果,為影響國際旅遊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上述結果,本文建議包括:(一)為提昇國際旅遊競爭力,目的國應針對不同來源國採行相應對之行銷策略。(二)價格及匯率調整未必是提昇國際旅遊競爭力的有效工具。
5

兩岸國家賠償制度改革之動態分析

孫銘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國家賠償法制改革之動態分析為研究課題,有關國家賠償法制之建置沿革、國家賠償責任理論演進及構成要件分析等基本法理並非探討核心,不擬分析論述。故於本章直接分析兩岸之國家賠償法修法草案,並就異同之處提出比較。 其次,將歸納整理目前國家賠償法理上之爭點,台灣部分如:何謂「行使公權力」、「怠於執行職務」之定義及「公有公共設施」之範圍等;大陸部分如:單一歸責原則之檢討、賠償範圍之界定及賠償程序之改進等。以上皆為重要爭點,除可反映兩岸國家賠償法適用之現狀,並以資檢討修法草案是否正視渠等來自學界之建議,可否解決相關問題。 再次,係以國家賠償相關判決之整理與分析為主要內容,遴選對象即以述之各項爭點為主,逐項檢視實務界對學界之回應,俾利檢討實務與學理之落差,進而分析修法草案統合雙方見解之程度。 最後,藉由修法草案之介紹、學理爭點之分析及相關判決之整理,大體呈現出兩岸國家賠償制度之不同面貌與各自亟待解決之問題。然台灣地區之修法草案是否真能反映現行運作上之癥結,是否足以解決相關問題,將承續前揭論述,深入檢討台灣修法草案之優劣,並擬提出修法建議。
6

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分析

管中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九三年七月,有線電視法在各方力量的角逐下完成立法,九七年二月交通部頒發了第一張有線電視系統的營運執照,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正式走入了合法營運的階段。然而,有線電視的萌芽至今超過三十年的時間,該媒介在台灣發展的型態,隨著歷史情境的不同而多所變化,此過程中包括國家、市民社會甚至國際經濟在內的各類力量,都企圖對其有所影響與控制。本文除了透過歷史資料來了解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以及國家機器在面對社會轉變時所採取的態度,同時也將有線電視視為社區的公共論壇,作為活絡地方文化,凝聚社區意識的基石,並以此標準來檢視國家機器所展現的行動,是否符合媒介公共領域的規範。 本文認為,國家、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之間是一種相互滲透的動態關係,國家為公權力的執行機關,透過行政、立法、軍事等機構,以監督和管理民間社會,另一方面,市民社會不但是國家權力的來源,同時亦當經由各種公共的管道來表達自身意見。而媒介是公共領域的一環,意見形成的論壇,因此,國家必須對其有所保障,提供韌度化的空間及法律的保障,讓不同意見與文化者得以平等享用此一公共領域。 本研究發現,在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各種力量都會影響國家機器的作為,對有線電視的度態亦是如此。國民黨早期為能有效的控制國家機器,因此將媒介視為意識型態的工具,同時也因其對於媒介有較大的控制力,以及傳播政策缺乏長遠及公共性的規劃,因而對新興傳播科技-有線電視取漠視態度。但隨著第四台普及率的上升,社會力量的興起,國家機器開始重視有線電視系統存在的問題,展開各項的取締行動,並著手規劃有線電視的未來發展,最後有線電視法在各方的角力下完成立法。九三年後國家對有線電視的態度亦有所改變,隨著國家發展的需要,將該媒體視為經濟性的產品,採取放任的態度,企圖營造一個自由化的投資環境,以利國內外資本的投資。 然而,從國家機器規劃有線電視發展的歷程來看,如何使其發揮社區公共性的特質,並非其規劃的目標與原則。早期規劃與取締的目的主要在於有效的控制非法第四台的發展,同時防止政治反對人士將第四台當作異議言論的出口,另一方面,則是配合電信發展的需要,使其成為電信事業的一部份。而有線電視法的立法過程,也突顯出各個角逐團體希望能滿足其在政治與經濟上利益的目的。從目前有線電視的發展來看,有線電視的放任態度也成了國家在傳播政策規劃的一部份,主要在於配合「亞太媒體中心」自由化的政策,將其當作可讓渡的資源,建構通暢的投資管道,以藉此掌握進軍國際市場的高利潤產業。 本文也提出對有線電視未來規劃的看法,首先在本質上需確立有線電視為社區公共領域,在產業結構的規範上,則需保障經營者的多元組成,限制政黨與外資經營的比例,並防止媒介經營的壟斷。另外,在節目內容規範方面,最重要的是公民文化的體現,以及公益頻道的實施,初期應由國家機器主動提供獎勵措施,並在媒體及學校教育中大力宣傳,使民眾得以得知此一訊息並方便使用,如此有線電視的社區公共性才有發揮的可能。
7

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主義之比較 / Comparison of genocides under Hitler and Stalin regimes

趙威, Chao, Victo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文係對希特勒與史達林治下種族滅絕之比較。此二政權皆宣稱欲建立新世界,並將人類之謬誤改正;其手段及結果即為屠殺。 文中就以下項目進行比較:其元首即位前之生平、種族理論,以及種族滅絕之史實。其中就國家社會主義方面,以生存空間四論為核心,並以生存空間如何調整土地良善比四論來檢測德國和蘇聯當時的種族滅絕情形;另外有生命之泉的相關研究。文末則針對種族滅絕之理由及原因進行討論,並以如何預防種族滅絕提出方法。 / This article is a comparison of genocides under Hitler and Stalin regimes. Both regimes has a goal to establish a new order and tries to correct to false of human nature, which resulted in a mean of mass killing. In the article these genocides are compared in several dimension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talitarian leader before they came to power, the basic theory on races, and the fact of history and the genocides. The four means of adjusting population to fit the Lebensraum is introduced under the chapter of National Socialism, and used to examine the genocides of Hitler and Stalin regimes.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reason and the cause of the genocides has been examined and a conclusion of how to prevent future possible genocides has been made.
8

台灣是否應成立國家主權基金之探討 / The appropriateness for Taiwan to establish SWF

謝明妤, Hsieh, Mi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探討台灣是否應成立國家主權基金,以及提出相關實施方法。首先針對國家主權基金的緣起、歷史沿革、以及特色等做基本介紹,再藉由個案研究,冀望透過分析他國國家主權基金之經營方式,獲得有利資料,有助於研究台灣是否適合成立SWF,以及如何實施之建議。 / Because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ince 2007, the financial subcommittee under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 addressed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Sovereign Wealth Fund (SWF) of Taiwan in 2008, in order to integrate resources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and to stimulate domestic econom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omments regarding this issue are controversial and there are few people in Taiwan who understand SWF.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if it is appropriate for Taiwan to establish SWF, and the best process to establish SWF if it is”. In Chapter II, I will introduce what is SWF. SWF is a government-owned investment vehicle, which has already shown up since 1953 but be only noticed these years due to its dramatic growth. The importance of SWF is the impacts that SWF brings, including both the good sides (financial stabilization) and the bad sides (exacerbating market volatility and lacking of transparency). Also, the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of the bad impacts and the relative regulation system are the most critical concerns for SWF host countries and recipient countries. In Chapter III, I use six criteria (Background, Funding Purpose, Scale, Source, Investment Policy, and Governance) to analysis six SWFs (GIC, Singapore Temasek, CIC, ADIA, Norway GPF, and KIC);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appropriateness for Taiwan to set up SWF, and the way how to establish if it is appropriate. The result of this analysis is posted in the end of this study (Chapter IV)--Taiwan definitely has the capability to establish its own SWF, and the whole society will benefit from it: 1. Background (1) Taiwan holds huge amounts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2) It is hard to find good objectives to invest overseas. (3) Taiwan domestic market needs capital injection to stimulate the domestic economy 2. Funding Purpose (1) Mana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more efficiently and seek for better investment return; and (2) Inject capital domestically to prompt industry upgrading or transforming; in order to stimulate country development. 3. Scale It should depends on how much does it take for SWF’s investment portfolio, or for the policy of upgrading domestic industry. 4. Sourc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the best sources for funding SWF. Considering Taiwan is not the member of IMF and may need mor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gainst hot money attacks, I use two way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absolutely sufficient as the source for SWF. 5. Investment Policy (1) Put more weights on domestic investments. (2) Follow government industry policy, to invest capital in the future blue-chip industry. (3) Invest in those industries that Taiwan familiar with or good at. 6. Governance (1) Establish another company to manage the assets of SWF which were entrusted by government. (2) Let external funds managers stand an appropriate proportion in all managers. (3) Make the specific regulation about Taiwan SWF. (4) Bottom-up periodic report mechanism and the up-down authorization system.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suggestion above can only be done and be implemented by an integrity entity or government. Only when Taiwanese government takes preparation well beforehand, the advantages of SWF can be seen completely.
9

國家與金融改革-----金管會自主性與能力之探討 / State and Financial Reform

潘彥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台灣開始邁向民主化期間,社會上普遍認為政府的管制是不正確的,整個社會瀰漫著自由化的思維,在金融體系方面也逐步解除金融壓抑轉向金融自由化的發展,但是在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由於突然之間缺乏有效的監理,整個台灣金融體制開始發生一連串的金融問題,如彰化四信、國票案、地下金融、非法吸金等事件。再加上隨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造成了「本土型金融風暴」。這些事件造成了台灣國內一堆企業受到傷害而倒地不起,而這些倒地的企業,很多都是透過特殊的「政商關係」從銀行中獲得了高額貸款,然後再將這些錢拿去操作財務槓桿。但在發生如上述的金融事件後,這些企業或私人財務操作失靈導致破產,而這樣的操作失敗連帶的也就衝擊到銀行,致使銀行產生了一大筆的呆帳,使得整個金融體系產生了很大問題。 而金管會正是為了改革金融體系弊端所成立的國家機關,金管會被賦予「獨立機關」的職能,但是卻在實際政治運作中喪失了其獨立自主性及能力。本文藉由探討金管會成立以來的諸多政策制訂與執行的面向,透過Breton的七種政府模式以及Najam的策略互動觀點來分析金管會的自主性與能力為何呈現一種低落的狀態。
10

影響台灣廠商直接投資於工業化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決定因素--以資訊電子工業為例 / The determinants of Taiwan compan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ward industrialized 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electronic industries

劉桂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往國內研究多國籍企業之對外投資,多以單一國家或特定區域進行探討,較少針對各國之間的區位選擇問題做全方面的研究。本文將針對我國主流產業之資訊電子工業廠商,其對外投資時所擁有的專屬優勢,及被投資國具備的區位優勢,依不同開發型態國家,進行各國之間投資區位選擇因素之探討。期以研究結果,供未來欲對外投資之台灣資訊電子工業廠商,藉以選擇最適切的投資地區,有效且經濟的利用資源。本論文利用2006年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之資料(有效樣本計759家),分析2006年台灣製造業廠商,在總營業額、全年研發支出總額、當地所投資之行業、勞力密集度、資本密集度、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便利技術與技能之取得、利用當地最惠國待遇及優惠關稅、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及配合國外客戶要求等條件不同的情況下,會傾向投資於何種開發型態的國家。本研究使用Probit迴歸模型,運用Eviews軟體設定計量模型實證,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廠商的全年研發支出總額越高,及為便利技術與技能之取得,會傾向往工業化國家投資;如廠商的勞力密集度越高,及為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會不傾向往工業化國家投資。

Page generated in 0.02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