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家與金融改革-----金管會自主性與能力之探討 / State and Financial Reform潘彥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台灣開始邁向民主化期間,社會上普遍認為政府的管制是不正確的,整個社會瀰漫著自由化的思維,在金融體系方面也逐步解除金融壓抑轉向金融自由化的發展,但是在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由於突然之間缺乏有效的監理,整個台灣金融體制開始發生一連串的金融問題,如彰化四信、國票案、地下金融、非法吸金等事件。再加上隨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造成了「本土型金融風暴」。這些事件造成了台灣國內一堆企業受到傷害而倒地不起,而這些倒地的企業,很多都是透過特殊的「政商關係」從銀行中獲得了高額貸款,然後再將這些錢拿去操作財務槓桿。但在發生如上述的金融事件後,這些企業或私人財務操作失靈導致破產,而這樣的操作失敗連帶的也就衝擊到銀行,致使銀行產生了一大筆的呆帳,使得整個金融體系產生了很大問題。
而金管會正是為了改革金融體系弊端所成立的國家機關,金管會被賦予「獨立機關」的職能,但是卻在實際政治運作中喪失了其獨立自主性及能力。本文藉由探討金管會成立以來的諸多政策制訂與執行的面向,透過Breton的七種政府模式以及Najam的策略互動觀點來分析金管會的自主性與能力為何呈現一種低落的狀態。
|
2 |
從金融體系變革看中國大陸國家體制轉變:影響金融制度變革的政治因素之分析 /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state system in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ystem change崔明海, Choi Myeong-Ha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中國金融體制變革、貨幣金融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時,把著眼點放在國家自主性程度。亦即,在國家政治體系內的權威結構問題上,中央級政治行為者間以及不同層級的政治行為者間擁有多少一致性、統一性?各行為者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他們之間的互動又如何?;在國家與社會互動問題上,國家是否受社會特殊利益之制約?若國家受社會的制約,其制約對國家的金融政策制定與執行有多大影響?國家能否有效維持向社會滲透的能力、政策執行一貫性的能力,亦即,國家是否維持「有滲透力的協商」?總體來講,面對許多相關利益主體的力量,國家(中央政府)到底是否處於優勢地位,以主動地推行金融制度改革或運用金融資源的策略性分配?中央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能運用自己的政治權威去推動已決定的政策目標而得到原先的預期效果?
本文認為,雖然中央尚未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潛在金融風險,不過,至少在政治體系內部層面,亦即「中央政府─中央銀行─地方分行」這一垂直關係(vertical line)上,國家某種程度上已確保制度上的基礎,保持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統一性、一致性。過去實踐表明,信貸貨幣數量的擴張其實取決於政府部門對黨的經濟綱領的具體化程度、地方政府與地方分行勾結程度、各分支行的尋租活動等。然而,至今這種情形已不存在。不過,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上,亦即「國家銀行─國有企業」這一橫向關係(horizontal line)上,國家尚未找出一條出路維持向社會滲透的能力、政策執行一貫性的能力(「有滲透力的協商」)。於是,中國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實際上受到了社會的制約,國家的自主性(state autonomy)還是有限的。
第一章 導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文獻回顧與檢討 /4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二章 改革前金融體系的基本特徵
改革前金融體系的功能 /17
「統存統貸」的信貸管理體制 /19
改革前金融組織體系對省(市)分行的權威途徑 /20
第三章 金融體系的初步變化(1979-1984)
政經合作與「調整」 /27
信貸管理「統存統貸」轉為「差額包干」 /28
金融體系結構的分化 /29
中央銀行體制的誕生 /30
資金分配機制的變化 /32
小結 /36
第四章 領導菁英的分歧與第二波金融改革(1984-1988)
經濟政策路線分歧與金融權限下放 /39
經濟政策路線的分歧 /39
信貸資金管理的地方化 /41
「實貸實存」的信貸管理體制 /43
金融資源的橫向流向 /45
信貸資金管理的被政治化 /46
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周期的作用 /46
信貸管理的被政治化 /47
地方政府的介入 /53
擴張金融組織規模的衝動 /53
地方分支行對地方政府的隸屬 /55
地區間經濟結構趨同 /58
地區間金融結構趨同 /59
小結 /60
第五章「治理整頓」與鄧小平南巡後的新變化(1988-1993)
「治理整頓」與信貸總規模管理 /62
信貸總規模管理 /62
「治理整頓」政策的可行性 /65
「南巡講話」與信貸總規模管理的失效 /69
「南巡講話」 /69
信貸規模管理的失效 /73
第六章 中國金融改革的第三波浪潮與新部暑(1994- )
朱鎔基兼任央行行長在政治經濟上的意義 /79
新的金融改革基本格局 /81
中央銀行職能的強化 /83
政策性銀行的成立 /86
專業銀行的商業化 /89
改革的困境 /92
中央─地方關係 /92
國有企業資金陷阱 /97
第七章 結論 /108
參考文獻 /114
|
3 |
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分析陳慧敏, Chen, Hu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強調以國家中心論的觀點 並從新國家主義的研究途徑 分析臺灣地區國家與勞工之間關係 運用該新國家主義的兩個概念 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 以之比較臺灣地區不同勞工政策在自主性及能力之高低演變本論文參考諾丁傑的國家自主性類型觀點 並約化為兩個重點 一國家偏好如何強化進而取代社會導向 導向公共政策 二當前述兩者偏好不一致時 國家如何轉化社會偏好?透過國家與勞工團體對事業單位關場歇業政策及引進外勞政策兩項勞工政策偏好做論證以取得國家自主性程度評估 並進而與國家能力做關連性比較 是否國家自主性高低與國家能力強弱有必然關係 而最主要不同於以往研究論點 在不能忽略國家中心論者的論點亦即必須觀察國家在政策上的自主性 以及其執行政策的能力 避免僅以社會中心論的單面向研究途徑 而獲致對研究議題更正確及深刻的了解
|
4 |
台灣地區行政革新經驗之深層解釋 / A Depper Explanation of Taiwan's Administrative reform Experience呂振興, Leu, Jenn S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四十餘年來,政治力一直主導國家發展的方向行政體系尤然。在我國民主政治逐漸成熟,社會日益開放下,威權體制所潛藏的諸多弊端一浮現,行政革新一詞,逐漸成為各界所重視的議題。行政革新(Administration Reform),就是針對公共行政的運作與政府的能力,有計劃的加以改革、創新而達成發展的目的。同時行政革新亦是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的一部分,應與社會的脈動相契合。從中央政府遷台以來,我國政治體制歷經剛性威權、柔性威權與民主轉型時期的蛻變,期間亦都有行政革新的推動,而政治力一直主導行政革新的方向。本文旨在探討我國各體制階段行政革新經驗的意涵,解釋行政革新的原因與所蘊含的意義。從理性面、政治力、制度面與社會力的理論探討,配合我國政治發展的實況,建構出本文的研究架構,做為分析、解釋本文的基礎。因為「行政體系不僅被期望完美,亦被期望具有社會性」,所以本文最後除了提出對我國現階段行政革新的具體建議外,更進一步建構出未來行政革新的架構—是理性面、制度面、政治力與社會力四者平衡互動,來共同從事行政革新的努力。
|
5 |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之研究: 以北京798藝術區個案為焦點 / A Study of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the Beijing 798 Art Zone劉姝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自2000年以來,確立發展文化產業的國家戰略,而政策的推動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相較於以往中國將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統治工具,中國文化產業政策具有經濟、文化和社會服務等綜合屬性。因此,本文以北京798藝術區為個案焦點,闡述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出台與落實,並以新國家主義理論中「國家能力」與「國家自主性」的概念,探討國家角色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為與作用。
在北京798藝術區個案中,本文梳理出中國文化產業園區市場化的趨勢,及文化產業園區政府與企業集團的合作管理模式。本文認為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除因全球文化產業風潮催生,也受到國家、企業集團與藝術家各自的意志選擇、能力展現、利益取向和三者互動所影響。
本文透過個案分析,進行對新國家主義的再詮釋,發現國家自主性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受制於國際、社會及藝術家壓力,國家能力的實現是利益權衡下的妥協。本文亦認為國家內部存在相異的利益取向,透過政府不同層次的互動,型塑著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發展。 / Since 2000, China’s national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is policy promotion. In the past, culture had been used by China as a tool for the governance with ideology. In comparison,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policies reflect a comprehensive feature of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al services. Thu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ase of the Beijing 798 Art Zone to e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policies regarding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xplore the achievements and influences of the role the country has been play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ate Capacity” and “State Autonomy” in the Neo-Statism Theory.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trend of marketiz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park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groups and the of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Beijing 798 Art Zone. This study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parks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ot only the wav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individual free-will choices, performances of capability, and profit orientations of the country, enterprise group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case analyses, this study re-interpreted the Neo-Statism and found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state autonomy is restrained by the pressure from the world, the society, and artis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tate capability is a compromise of the profit trade-off. This study also believed that the different profit orientations in the country have 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policies through the governments’ interac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
|
6 |
國家與社會衝突之研究-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之個案分析 / A Study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Analysis of the Case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龔之忻, Kung, Chih-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在80年代以後,由於面臨到政治上的解嚴、經濟上的後工業轉型以及社會的多元發展,國家機器不只在統治正當性及政權合法性遭到質疑,原本高度的自主性及強勢的能力也遭逢激烈的挑戰。當很強的國家遇上逐漸增強的民間社會時,國家的內在力量也許仍高,但是自主性降低,國家必須遷就民間社會的偏好,民間社會增加了表達意見的能力,及與國家談判議價的空間,國家機器超然自主於民間社會之上的情況已不復見。
「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正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個案。本案涉及交通、都市設計及景觀設計、古蹟保存與水利防洪等方面的專業判斷,而民間社會各部門基於自身的專業立場以及利益考量,對於此一問題的意見相當紛歧。再者,中山舊橋的拆遷自規劃至今已歷三任市長,然歷任市府的政策偏好皆不相同,並在後來衍生出中央與地方對於自治權限的認定爭議,更引發了中央與市府官員的公開論戰;總的來說,本案的爭議不僅存在於國家與社會當中,國家機器內部以及民間社會內部亦各自存有歧見。本論文即試圖透過對「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的分析與研究,從國家機器及民間社會在政策偏好的選擇,來瞭解國家機器內部、民間社會內部及國家與社會間三方面的衝突,再經由理論與實務的印證,探討解決這類衝突的可能。
本論文引介80年代興起於西方政治學界,將國家視為獨立變數的新國家主義的研究途徑,運用Nordlinger對於國家自主性類型及策略的分類,來瞭解國家機器在衝突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輔以利益團體的相關理論,藉以對於民間社會內部的衝突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
本論文在架構上共分為六章,首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並就相關文獻及分析個案作一回顧,最後提出研究架構、研究假設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紹研究途徑---新國家主義,並對於相關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再就利益團體的理論作一檢視。第三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內部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國家機器之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國家機器內部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四章從個案中討論社會各部門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社會各部門間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社會各部門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社會各部門間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五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分析,民意代表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六章為結論,綜整研究成果,對照研究假設,說明本論文的優、缺點,並提出解決國家與社會衝突的可能途徑。 / In later 80’s, du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the state has suffered great challenge from the civil society. When there come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very strong state and the growing civil society, the preference of the civil society should be respect, however,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is no longer existing.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is the typical example. All involved departments of the civil society hold quit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position as well as their own interests.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personal preference of three consecutive mayors give rise to not only the conflict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public debates between central and city officials. To sum up, the conflict not only exi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but also lies in the inside of the state, and the inside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is case.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rying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resolving the conflict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vidence.
In this thesis, Nordlinger’s classification of the state autonomy and strategy, one approach of Neo-statism theory, is used to discuss the role that the state plays in the conflicts. In additi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is applied for more persuasive explication as civil socie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1, including the mo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case, the analytic framework,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2, including the approach of the research--- Neo-statism, to explicate the main related conception, and explain the primary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Chapter 3,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inner conflicts in the state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at how the preferences of the state is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state,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4,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inner conflicts of the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o how the preferences of each department of society are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civil society,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5,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e analysis of above, the role the legislators played, and how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Chapter 6, comparing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sta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suggesting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re made as the conclusion.
|
7 |
從台灣紡織業的外移與轉型論國家角色楊炯洋, Yang, Chiung-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是台灣紡織業在外移與轉型的過程中,國家機關所扮演的角色,並探究在過去與現在不同的階段中國家的角色是否有所變化,研究範圍是台灣的上市紡織公司。而本文所指的外移是在國外擁有生產線;而轉型則包括了紡織業的轉業或轉投資,以及進行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
紡織業是國民政府遷台後,首先發展的重要產業,而紡織業之所以能夠發展,除了大陸來台的紡織資本外,因為紡織業具有創匯快的特性,因此政府提供了保護與優惠的措施,加上美援的因素都使得台灣紡織業在1950年代之後得以發展,而這也是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由國家機關帶短產業發展的實例。
但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紡織業面臨了各項生產成本的提高與工時減少,及資金不易取得等不利因素,國外的保護主義亦使得出口受到阻礙,使得台灣紡織業的獲利空間和競爭力逐漸遭到壓縮,面臨這樣的困境,台灣紡織業選擇的是將生產線外移或從事於轉業或轉投資,以及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藉以增加獲利空間。而本文所討論的重點即是在於面對台灣紡織業的困境、外移以及轉型的過程當中,國家機關所提出的輔導與協助措施,探究這些措施對於台灣紡織業的發展是否有所助益,以及給予正面的效果?在目前紡織業的發展上國家是否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的研究發現:面臨紡織業發展上的困境,以及外移轉型的選擇,國家機關即使提供了若干的政策及計畫,可是成效卻是有限。本文認為,紡織業外移轉型的選擇與國家角色的式微是全球化趨勢的表徵,因為全球化使得國家能力與國家自主性減弱,無法如過去以強國家(Strong State)的型態保護與協助產業的成長;相較於廠商經過了國家機關過去的保護與協助以及資本積累的過程,可以運用比較利益尋求低廉的生產成本,或開拓市場等因素進行跨國的投資;進行轉業或轉投資也是廠商為尋求獲利而進行的自發性策略,並不需要國家機關的協助;在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方面,雖然國家提供了諸多輔導與協助計畫和措施,亦有部分成效,但仍無法徹底改變台灣紡織業偏重製造但研發能力薄弱的生產結構。對照於過去台灣國家機關的角色,發現目前國家機關的角色在產業發展中有弱化的現象。
最後,本文將針對研究出的結果,提出研究發現及研究建議,認為在目前的國家機關不可能再扮演領導產業發展的角色,也無法扮演管制者的角色,而是作為輔導者與支持者的角色,提供產業發展良好的投資環境,協助方式上則是在不違反市場原則下,協助業者提升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
8 |
馬克思論國家與國家自主性--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的論述整合 / Marx on "State" and "State Autonomy": An Integration of the Doctrines of "Parasite State"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陳榮彬, Jung-bin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誤解,馬克思的哲學往往被視為一種「經濟決定論」的主張--經濟決定了社會、文化與政治等一切其他領域;此一誤解之必然結果是:「馬克思的國家學說」也被當作國家理論中最典型的「工具主義」--國家是資產階級用來進行階級宰制的工具。為了釐清這點,本論文之作者嘗試性地自「歷史社會學」的角度切入,說明馬克思的研究進路
其實與當代一般歷史社會學學者的研究進路無異,都是自歷史傳承與社會脈絡等眾多複雜的面向來了解「國家自主是否自主」的多種可能性:國家既不是現代資產階級手中的簡單工具,也不是能夠完全獨立於社會之外的政治實體。其次,自馬克思國家學說本身的哲學基礎,即所謂「歷史唯物論」看來,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係也非單向決定的因果關係,而是呈現著
多種不同面向的辯證互動關係,因此也造成了馬克思有關國家自主性的學說中之兩種不同論述:「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本文從馬克思論國家的本質、起源及其與社會的關係開始說起,再逐步論及「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這兩種論述中的各種「國家」類型,包括「東方專制主義」、「專制君主制」、「波拿巴主義的國家」、「工具國家在英國
」以及「工具性的國家在法國」等,可以說完整地梳理出馬克思國家學說的發展脈絡,並充分說明它其實就是一種有關國家的歷史社會學。
目 錄
第一章 序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2
一之一:國家研究的歷史發展………………………………………002
一之二:馬克思主義與國家研究……………………………………005
第二節 論題形成的脈絡…………………………………010
二之一:馬克思論「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011
二之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與國家研究…………………………019
第三節 研究進路的問題…………………………………025
三之一:歷史社會學的研究進路與國家研究………………………026
三之二:馬克思與「以國家為中心」的國家研究進路………………035
第四節 論述架構與研究限制…………………………041
四之一:論述架構……………………………………………………040
四之二:研究限制……………………………………………………047
第二章 歷史唯物論與國家
第一節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058
一之一:歷史唯物論與「經濟決定論」………………………………058
一之二:歷史唯物論與整體性觀點…………………………………063
第二節 馬克思論述人類歷史的發展………………072
二之一:分工、所有制與歷史………………………………073
二之二: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的形式…………………………………080
第三節 小結…………………………………………………085
第三章 寄生性國家
第一節 東方專制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089
一之一:東方專制主義與「亞細亞生產模式」的概念………………089
一之二:東方專制主義國家自主性的形成…………………………095
第二節 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中的專制君主制…100
二之一:專制君主制的歷史背景……………………………………100
二之二:專制君主制中的階級關係與國家自主性…………………105
第三節 波拿巴主義與法國歷史………………………110
三之一:法國歷史中的國家傳統……………………………………110
三之二:波拿巴主義的階級、意識形態因素與國家自主性………116
第四節 小結…………………………………………………122
第四章 工具性國家
第一節 資產階級與工具性國家………………………127
一之一:資產階級的形成……………………………………………127
一之二:資產階級與工具性的現代國家……………………………132
第二節 工具性國家在英國與法國…………………138
二之一:英國資產階級工具性國家的形成…………………………138
二之二:法國資產階級工具性國家的形成…………………………143
第三節 小結…………………………………………………148
第五章 總結與評估
參考文獻…………………………………………………………154
人名索引…………………………………………………………163
主題索引…………………………………………………………170 / For many decades, Marxian philosophy was usually misunderstood as a doctrine that is primarily "economically determinstic", ie., economy determines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pheres. What is the corollary of this misunderstanding is that Marxian Doctrines on the State ha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ypes of Instrumentalism among the theories of the state and that state is the instrument of class domination in the hands of the capitalis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is long-term mis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ry to find his revelation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to demonstrate the Marxian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is no different from the approaches of many Historical Sociologists. Historical Sociology has shown its constant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e possibilities of state aut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social context. According to this viewpoint, state is neither the simple instrument in the hands of the capitalists, nor a political entity that can be totally isolated from the society. Secondly, in the light of Marxi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economy is not an one-way causation. A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the Marxian doctrines of the stat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kes it clear that politics and economy are mutually and dialectically interactive, and this vigorous interaction provides us the two possible doctrines of the state, that is, parasite state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 This thesis started from the formulations of the nature, origin of the state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society, then the author gradually focus upon a "typology" of the state which can be shown in the two Marxian state doctrines, these types including "Oriental Despotism", "Absolutism", "Bonapartism", "Instrumentalist State in England",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 in France". The author not only gave an overall expo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an doctrines of the state, he also sufficiently proved that the doctrines constitute in fact some kind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state.
|
9 |
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高素真, Kao, Su-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國家主義為政治學研究途徑之新途徑 係針對國家自主性高低與國家能
力強弱 進行動態之研究 舉凡國家內部歷史演變過程 不同政策產出 以及
國際間政治 經濟 文化等各方面之互動影響 均為新國家主義之研究範疇
本論文經由觀察國家偏好轉移趨勢 探究我國實行民主化前後階段之國家
自主性程度與國家能力展現 檢視我國文官考選制度之演進 逐一闡釋並輾
轉剖析新國家主義與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期以宏觀超
然的角度 結合理論與實務 嘗試評估現代國家文官體系發展 進而提出個
人意見 藉以促進我國文官考選制度得以更公正公平 公開 為本論文之研
究重點
|
Page generated in 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