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共建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一九一一年—一九二一年)劉柏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國共產黨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書舫上正式誕生。當初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個當時由十二個大多數為激進愛國青年所發起的幼稚組織,竟會在日後近代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掀起空前未有的軒然大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更料不到,它竟一步步地變質,最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殘暴、極權、專制、黑暗的赤色政權,造成近代中國的最大悲劇。本論文即在探討這個組織誕生時的時代背景及其前因後果,嘗試從這搖撼近代中國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出某些歷史的教訓,以做為我們民族未來發展的鏡鑑。
本論文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認為:近代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乃是為了解決近代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面臨的民族難題與危機而產生的;但是由於歷史認識錯誤以及赤色以帝國主義的介入,它一開始就走上歧路,在不可能的客觀歷史事實與條件下,勉強地發動共產革命,終不免於失敗乃至變質的命運。全篇共分為三章十六節,再加上一個結論。第一章「時代背景」,描述近代中國一運串變革與革命所畜鬥追求的中心目標,以及民初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特徵與梗概。作者認為:近代中國革命的中心環結,乃在打倒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重建一個統一、獨立、富強的新中國;民初中國政治的特徵是武力主義的盛行;而當時的經濟在列強經濟力與政治力的宰制下,呈岌岌可危的現象,幼稚的民族工業無法發展,整個農村經濟瀕於破產邊緣;當時的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的過渡階段,舊的社會結構開始產生急速的蛻變。第二章「五四運動與新青年的覺醒」,描述五四運動,這個當試對中國文化與思想從事根本變革的新文化運動,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在本章中,作者首先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發生於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的五四學生愛國事件作了明確的區分,並指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同時對新文化運動的萌芽、內容、及影響,與五四學生愛國事件的前因後果,作了精簡而明晰的敘述;在對整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中,作者認為:五四運動有它的貢獻,它重新喚醒了國人自義和團事變後幾已趨於消滅的民族主義情緒,它使國人擺脫傳統文化的死硬樊籠,使他們有勇氣重新檢討自已的文化,從事根本的變革,當試使中國從千年來歷史循環危機的命運中跳脫出來;但由於他們忽略了文化的延續性與根本變革的漸進性,無視於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可貴的優點,貿然地走入虛無主義式的全盤否定的態度,導致社會的解體,在思想的一片真空中,給予殘暴的共產生義以乘虛而入的機會。第三章「新青年的布爾什維克化與中共的建立」,描述五四運動後一部份新青年, 如何逐漸走入共產主義,最後建立共產黨的幾個里程碑。在本章中,作者認為:當初一部份新青年之趨向於共產主義革命,乃是出於民族主義的動機,並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強烈影響,但初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於克思主義,尤其對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主義,並沒有深刻的了解,對這些學說仍抱著強烈的人道主義的幻想,在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過程中,第三國際的代表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可以說,中共實際上只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螾蛉子而已。最後一部分是「結論:歷史的評價」,在這全篇論文的總結中,作者提出如下的觀點:近代中國有三個主要的民族難題,第一、如何打破帝國主義列強的政治力的壓迫與經濟力的剝削,爭取民族獨立,建立發達的工業生產社會,第二、如何擺脫舊文化的死硬樊籠,經由健全、穩定的方式,吸收西文化的優點,建立科學的、適合現時代的文化,第三、如何擺脫千年來專制政治的傳統,建立根深於社會基礎的民主政治制度與觀念;中國初期的共產主義者,為了解決上述的第一個民族難題,同時受到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竟貿然地拋棄民主政治,走向共產革命之路,由於客觀環境與條件的限制,注定了其失敗乃至變質的命運,而對民主政治的否定,使國人無法從中世紀式的對人之思想與精神的束縛與壓迫中解放出來,打破專制政治黑暗、沉重的桎梏。作者深信:為了解決我們民族近代的歷史難題,我們必須在一個統一、有效、開明的政府的領導之下,團結一致,經由教育與文化的方式,踏實地、一點一滴點,從社會的根本基礎上,對我們的文化從事穩健的、漸進的根本變革,吸收別人的優點,保持自己的長處,建立一個嶄新的二十世紀的新中國文化;並默默蓄積力量,發展外交,利用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一步步的重建我們的民族經濟;又須建立民主政治的深厚基礎,以之為反共大業的基本精神武器,打倒空前殘暴專制的毛共政權。
面對一個如此高度敏感的問題,作者為使個人主觀的情感與立場不影響到選材、敘述、與立論的客觀,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將全篇論文嚴格地區分為事實的陳述與論點的發揮兩部分;在事實的陳述部分,作者根據確實的史料,以絕對冷靜、客觀的態度,將其以井然有序、簡潔明晰的結構組織起來,擺在讀者面前,畫量不夾雜任何個人的好惡與觀點;在論點的發揮部份,作者以其個人的學養、價值標準、與基本信念,對上述事實發表個人的感想與評論。本篇論文採用歷史研究法,即以大量歷史材料為基礎,尋找出這段史實的發展脈絡及各階段的主要特征,考察其日後的歷史發展,經由歷史的□溯,找出當初的造因,最後根據個人的學養成認識,得出某種結論。
本篇論文的大部分資料採自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圖書館與社會資料中心。該兩處的豐富藏書,尤其是其存有的原始資料,使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
本論文在寫作過程中,承蒙恩師沈雲龍教授殷切指導與鼓勵,並承所主任曹伯一教授殷殷教誨,又蒙同窗好友張一桂、周春風、 張蓬生等同學的全力提供資料和相互切磋,在此一併感謝 。當然本篇論文所有的文字與觀點的責任,由作者一人負擔。
|
2 |
馬克思的'轉化問題'史豐榮, SHI, FENG-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3 |
馬克思主義(Marxism)法律概念的批判性研究曾建元, ZENG, JIAN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張辨明作為官方意識形態與作為社會理論的兩種馬克思主義,以便尋繹出以馬
克思主義為分析方法進行法律研究的可能性。本論文各章論旨如下:
第一章:係就馬克思一生與法律有關的思想事業作一總覽;
第二章:嘗試整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典範。筆者將之歸類為四個次級範疇,分別為1
作為馬克思主觀社會關懷起點的人學與異化論;2 基於其人本主義而用以從事客觀社
會觀察的歷史唯物主義;3 對於批判對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4 作為消除資本主義
異化現象手段的階級鬥爭;
第三章:係以「財產關係式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一述句,於闡述柯亨、柯林斯、史
東三氏的理論過程當中,試圖澄清法律的本質,以驗證歷史唯物主義對於法律現象的
分析與解釋功能;
第四章:探討資本主義的法權形式如何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實踐之中型成的問題。
筆者則將切點放置在商品交換的行為,並分析馬克思的法價值論,同時認為資本主義
法價值之內化到人們的法律意識之中,主要乃依靠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社會化功能;
第五張:本章探討以法律改革作為階級鬥爭目標的可行性。法律鬥爭之所以可能,是
因為法律本質上即具有相對獨立性,統治階級內部宗派間的利益衝突也為階級鬥爭創
造了有利的形勢。本章乃接著介紹英國勞動法制、法國第二共和憲政法制、與德國一
八四八革命法律鬥爭的經驗。最後則批判無產階級專正之理想政體巴黎公社置缺乏實
行民主的可行性;
第六章:最後本文則藉由探討馬克思主義最受爭議的法律消亡問題,比較自由主義的
社會契約論,重新肯定法律對於人權維護的重要性。
|
4 |
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葉品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族問題一直是馬克思主義所面臨的一大難題。面對20世紀以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標舉著「工人無祖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彷彿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因統獨爭議而幾近撕裂的台灣社會即為一例。在台灣,民族認同問題似乎早已取代階級問題,每每成為社會衝突的一大原因。因此,馬克思主義究竟如何看待民族問題?即成為本篇論文所欲探討的主題。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與民族主義並非如想像般處於對立的兩極。馬克思主義者雖然認為階級衝突是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將面臨的社會矛盾,但他們並不否認民族問題的重要。對他們而言,民族主義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可能有其進步性,此時任何的社會主義者都應支持這種民族運動。但多數的民族主義往往是反動的,社會主義者與這些運動不僅要保持距離,更應該批判之。至於進步與否,需要社會主義者依具體的社會條件進行分析,這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唯有對民族問題進行了正確的理解,社會主義者才能與民眾站在一起。藉由馬克思、列寧與鮑爾等人對民族問題的分析,可以發現,他們的確指出了一些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問題。
對台灣的無產階級而言,只有認清所有民族的無產階級面臨著共同的問題,才能團結無產階級一起奮鬥;從「無產階級」的立場出發,才有可能化解「民族問題」並將其轉化成階級間的衝突,而後者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正矛盾。台灣的「統一」或「獨立」不應成為絕對的目標,它們都應放在「階級衝突」下來思考。唯有跳脫「民族主義」的立場,以「無產階級階級」的角度來思考,台灣的民族問題才能獲得解決。
|
5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研究-以中共在延安時期為例魏澤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6 |
瞿秋白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簡金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7 |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之哲學反省范姜琇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對於哲學的革命性解說也顯示在他對於經濟的解說之中,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當中指出黑格爾唯心論所理解的國家概念,僅是將國家視為如同仲裁個人利益衝突的更高理性,是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但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本身存在著階級的分劃,經濟活動之中存在著人對人的壓迫,這個概念式存在的國家反以公共的善為名,實際上卻只是既得利益階級的利用工具。這種國家概念只是虛偽的國家概念。唯有「否定既存的哲學」,否定現存哲學世界的世界觀,才能夠使得現存世界與概念吻合,德國哲學的主要缺陷就在於:「它認為不消滅哲學本身,就能使哲學變成現實」;因此馬克思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哲學,就不能消滅哲學」 。柯西Karl Korsch (1886~1961)認為對馬克思而言,這種對哲學的「批判」之意義也同樣適用於對經濟之批判,因此他仿照馬克思的話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經濟,就不能消滅經濟」 。馬克思就如他在《資本論》中所說的,旨在揭發當代經濟的奧秘,同時亦欲對之前的經濟學家的經濟理論進行革命。
經濟的本身,一方面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因為人類面對著一個不爭的事實,即:我們必須透過我們人類的勞動,改變大自然的形式,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延續我們的生命;經濟學家始終都必須承認經濟是基於一個自然的現實活動,因此從未有一個經濟學家否認,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根本泉源。
另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僅僅以其自我的勞動,來滿足維繫自我生存的物質需求。因此,交易是經濟的自然現象,經濟活動本身必然是透過交易的這項社會行為達到其實現。此外,面對著自然的資源,人的需求是無限的,但是資源卻是有限;所以經濟活動的本身,它必然也是一個物質的分配系統,就如同經濟學家薩穆爾遜(Paul A.Samuelson)定義經濟理論為:「分析社會及其成員如何決定、使用其有限的生產質料,生產各種物質,藉諸或不藉諸貨幣,分配與社會中之個人與群體,以滿足其現今與將來需求。經濟學分析成本與效益,以改善社會的生產與分配系統」 。
價值是一個極為抽象的名詞,但是在具體的經濟現象與活動當中,卻是具象的。它可以指涉人的創造物質的勞動,可以指涉物質對於人的需求的可能;它也可以作為分配系統的根據,所以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必須要對價值在經濟現象當中之具象有所說明以及解釋。馬克思也不例外,從經濟思想史的理解當中,馬克思以其勞動價值學說建構他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石,同時也以此作為建構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基礎。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以「再見馬克思」為題,似乎說明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但是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Giddens)認為,馬克思所謂的「一個幽靈在歐洲徘徊」,這個他稱之為幽靈的社會主義,之所以仍在歐洲徘徊,是因為我們不能簡單地放棄那些推動他們前進的價值和理想,因為這些價值和理想中,有一些是我們社會與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美好生活中所不可少的 。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乃是對於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價值解說之革命,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繼承。在其《剩餘價值理論史》的鉅作當中,馬克思對於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亞當斯密(Adam Smith),以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價值論述多所批評,所以本論文的第一章將論述他們的價值理論,以瞭解這些經濟思想家們對於價值概念的論述,以及馬克思對於這種價值論述的批評,藉此瞭解價值理論的歷史發展,並從中釐清問題之脈絡,以利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作一個基礎的理解。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繼承,同時也是一種改革,因此在第二章中企圖延續第一章的論述呈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之內容及其涵義,並說明馬克思對於這種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
如前所述,經濟活動必然包含物質的分配系統,或是稱之為「經濟秩序/制度」,馬克思以勞動價值理論作為基點,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多所批評,本論文嘗試在第三章中說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分析在資本主義之資本積累、再生產的模式下,將形成供需不均衡的生產過剩問題。以及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將如何因著這樣的內在生產關係,工人之勞動與生產工具的相分離,而資本家如何在掌握資本、掌握生產工具的情形下,進行階級的剝削,乃致引發資本主義的種種危機。
任何一種社會理論不但需要一種理論的一貫性,同時也考驗其可實踐性,因為社會的主體是「人」,要解釋人的社會行為,便必須要對人之自由的行為的社會定位有所說明,在第四章當中,本論文之研究議題,所謂「哲學探討」之意義,便是在於說明馬克思在經濟制度當中的人之定位問題;除了說明馬克思自黑格爾及費爾巴哈處所繼承而來的人的本質理論觀點,並說明馬克思對他們的理論的批評與改進。加以反省人的本質在勞動異化的情形下,工人與資本家所扮演的剝削者與被剝削的角色是如何進行的,以作為本論文的結論。
|
8 |
馬克思「意識型態」概念之研究林琳文, LIN, LI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馬克思的「意識型態」概念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要探討:在馬克思的理解中
,意識型態的存在如何可能,因何可能,為何可能等問題。本文計劃以六章的篇幅,
凡十萬字來說明這些問題。
在論文架構上,本文將先以導論界定研究的對象、動機、方法與架構。其次,本文要
釐清馬克思意識型態概念的形成背景,包括此項概念所承襲的批判傳統與哲學根源等
。然後,隨著馬克思想的成長與發展,本文將考察其意識型態概念的成長軌跡與形成
過程。
不過,本文的真正主題還是在於馬克思此項概念的內含。本文將依循馬克思的理解方
式,考察意識型態如何發生、如何建構、如何取得世俗基礎,如何在共產主義運動中
解消等問題。期能還其概念原貌。
如同馬克思慣常以批判姿態清算意識型態引起的迷亂一般,馬克思此項概念所引起的
世界迷亂,也應予以廓清。因此,意識型態概念在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與功能,這個
概念在馬克思之後的發展等,都將屬於本文的檢證範圍。
最後,在對於馬克思意識型態概念的理解與檢證的基礎上,本文將提出若干看法作為
結論。
|
9 |
馬克思異化理論之分析--政治構想的基因楊慧玲, YANG,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概論馬克思異化理論產生之歷史背景及研究異化理論之意義何在。第二
章異化的原因。說明階級壓迫、勞動分工及私有財產為造成異化的原因。第三章析論
異化的勞動。客體化和佔有為勞動理論之核心,客體化及佔有因異化的原因而失去基
本質,故呈現異化之勞動。第四章討論異化之現象。異化勞動之下呈現出自己、與他
人、與自己的產品及自然之間產生異化的現象。第五章分析克服異化之道。其方案有
共產主義之革命及勞動本體之實踐。第六章結語。說明異化所提示之意義及吾人對異
化應有之認識。
|
10 |
中國社會主義平等權之研究—從階級出發蔡炳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要探討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推動社會平等所做的努力過程和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經過人民革命成立的國家,自古以來,在所有發生政治革命的歷史中,追求平等永遠都是醞釀革命運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革命成功後,新政府也必然將推動平等權視為最優先的施政之一。但是每個經由革命建立的國家對推動平等權所採的方式各有不同,結果也有差異。專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形如何,是本文在各式各樣討論平等問題文章中的不同點。
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為藍圖施政的,因此本文主要是利用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階級觀點來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平等權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將人類社會的結構區分成下層結構和上層結構,概括而言,經濟制度領域屬於下層結構,政治法律制度領域屬於上層結構,依其平等理論,一個平等社會不僅只是在政治法律面的建設上,更必須在經濟制度層面上達成「生產資料公有,最後消滅階級」的目標。
綜觀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的歷史,可以因領導人的主要政策差異而分成毛澤東執政時期和鄧小平以後的改革開放時期,由這兩個時期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政府從建國至今在推動社會平等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達成效果以及對平等權的觀點和推動方式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經由這一段歷史經過的探討,觀察出社會主義平等權理論如何在中國大陸被實際運用、面對實際情況的修正,以及預測未來中國大陸在一方面持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引進資本主義的各種制度,一方面又要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下,應如何履行當年對中國人民建設一個社會主義平等社會的承諾。
|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