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平等權與受益權之釋憲案論司法院大法官之釋憲功能許焜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憲法解釋之目的在於澄清憲法文字上的疑義、補充憲法之缺漏、違憲立法之審查及排除憲法適用上之障礙,因此,憲法解釋是促使憲政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除了各成文憲法國家普遍採用釋憲制度外,我國憲法中亦明定司法院大法官為我國最高釋憲權威機構,職司憲法解釋及統一解釋法律命令之權。
自民國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司法院大法官舉行第一次會議以來,至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止,大法官計完成三二五號解釋案,本研究將其中涉及人民平等權與受益權之解釋案,篩檢出五十二件,作為本文研究分析的標的。
希望透過大法官會議之產物-解釋案內容之分析、歸納與演繹,來闡明我國憲法中有關人民平等權與受益權條文之實際意涵及精神,期使憲政之理論與實務能相結合,並收互補之效。
本文並希望經由憲法解釋之結果及影響,審視司法院大法官是否扮演好「憲法之維護者」角色,達成釋憲機關解決憲法疑義及爭議、補充憲法與法令、貫徹憲法之優越性及保障人民權利之功能。
本文共分五章十四節,全文約計十三萬言。茲將各章節要旨說明如下:
第一章「導論」,旨在敘明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與限制。並就我國釋憲制度之演變,予以概略分析、檢討。
第二章「憲法解釋案中平等權的探討與評析」,是就平等權之憲法規定、學者看法及實務上之憲法解釋分別論述,以釐清平等權之實質內涵與精神。
第三章「憲法解釋案中受益權的探討與評析」,則偏重受益權之意涵評述及解釋案之內容分析,以闡明大法官保障人民訴訟權益之原則與貢獻。
第四章「平等權與受益權解釋案的整體分析」,在於評述平等權與受益權之解釋案後,歸納演繹大法官之解釋方法、原則及特色,並述明解釋之影響及功能。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乃總括全文論述,綜合本文研究結論,並提出多項建議,擬供相關機關參酌改進。
|
2 |
透過保健檢視德沃金平等理論 / An inspection of Dworkin’s theory of equality through health李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一個平等理論所要處理的都是不公平。德沃金藉其具原創性的拍賣會與保險市場思想範例以構建平等一概念,其中最可貴者在於其理論擺脫以量定義平等的窠臼。而藉保健檢視德沃金理論後,我認為對人的平等考量與敏於志向、鈍於稟賦兩項原則是非常值得任何平等理論奉為圭臬者;但其理論中仍有未能全身而退、通過保健檢視的部分。至於可取德沃金理論而代之的平等理論,我目前推薦沈恩的能力取徑,因為它從一個動態的面向來考量平等,而這可能比德沃金的理論前提更貼近事實。 / Every egalitarian theory copes with unfairness. R. Dworkin uses his very original auction and insurance market to build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without using any concept of being equal in quantity. By the inspection through health to Dworkin’s theory of equality, I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principles worth adopting in a theory of equality, which are the “equal concern among individuals” and “being ambition sensitive and endowment insensitive.” Others did not pass the inspection through health. As to another theory of equality instead of Dworkin’s, I presently recommend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which concerns equality from a dynamic aspect of freedom, which might be corresponding more to the fact than the premises of Dworkin’s.
|
3 |
德沃金(Ronald Dworkin)自由主義式平等理論之研究廖正睦, Liao, Zheng-M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4 |
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研究張為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於釐清平均地權之主要目標及四大方法之平等概念,並建構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體系。其次並探討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詮釋,以及比較平均地權與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異同,以及檢視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現況。
經本研究歸納有關平等概念概念之文獻後,歸納出平等概念原則至少應考慮到立足點平等、能力原則、救助原則。而平均地權之平等概念,包括了「追求立足點的平等」、「以公平合理的方法達到立足點的平等」、以及「以漲價歸公達成救助原則」。惟在實行「漲價歸公」時,由於無法明確劃分土地漲價何者應歸公、何者應歸私之部分,故平均地權在按「能力原則」平等保障私人努力之成果的平等原則上,似仍有不足之處。
再者,西方學說平等中,功利主義乃注重「效益」及「最大多數人的幸福」,而平等原則只是達成上述目的之道德原則,亦即功利主義並未給予平等原則一明確之定義。自由主義者則較注重「能力原則」之平等維護,但並不注重「立足點的平等」及對弱勢者的協助。社群主義者之平等概念則是認為不同對象對於何為平等之主張亦會不同,故亦應因人、因事、因物而採取適當之平等原則。因此,社群主義之平等概念較為能兼顧社會不同對象之平等概念,而予以兼顧之。
而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檢視方面,雖然「平均地權條例」之內容,仍是按照平均地權四大方法之名稱以制定各項政策,但是檢視各項政策之內容後,則政策之實行現況仍未達成平均地權追求「地盡其利」、「地利共享」之使用土地、分配地利之「立足點平等」,以及冀求「漲價歸公」負起照顧弱勢以促其達到立足點平等之目的。
由於土地同時具有私人財產與為人類生活資源之特性,於在制定土地政策時,實應先界定土地究應視為生活資源或是私人資產。如此才能決定應以資源公開、平等使用,抑或是個人資產應平等維護之平等原則觀點來制定公平平等之土地政策。
|
5 |
台北市政府兩性工作平權發展之研究孟繁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時代變遷、教育日漸普及,女性教育水準的提高、進入工作職場的人數也日趨增加,因此兩性工作平權成為近年重要的議題之一。相較於其他國家以及國際組織,我國的兩性工作平權算是發展的較晚,一直到了二OO一年才通過了「兩性工作平等法」,這也才使得我國的兩性工作平權邁入另一個里程碑。本文透過研究國內外的文獻將兩性工作平權的發展及台北市兩性工作平權的情形予以介紹,除了深入介紹兩性工作平等法外,並與美、英、日等其他國家的兩性工作平權的措施或是制度做一比較,希望可以從其他國家的經驗當中,得到截長補短的效果。再輔以台北市政府員工及主管的深度訪談,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了解台北市政府內人員對於兩性工作平權的看法以及親身的經驗。希望可以藉由實證的結果,得知理論與實務的差異。最後則是對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以及台北市政府的兩性工作平權提出建言,以期我國的兩性工作平權能夠達到更為平等的境界。
|
6 |
德沃金與藍騰論仇恨言論 / Dworkin and Langton on hate speech張原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德沃金(Ronald Dworkin)提出了權利觀點(right-based view),主張政府不能管制仇恨言論(hate speech),權利觀點要求政府必須做到「平等尊重」(equal concern)與「平等關懷」(equal respect)每一位公民,使每位公民都因為獲得「關懷」與「尊重」而相互「平等」,若是政府管制仇恨言論,則政府便沒有做到平等尊重與平等關懷每一位公民,因此,政府不能管制仇恨言論。
藍騰(Rae Langton)為德沃金整理出了論證架構,然而卻主張:德沃金的權利觀點所得出的結論並非如同德沃金所說的「政府不應該管制仇恨言論」,而應該是「政府應該管制仇恨言論」。
為何德沃金與藍騰從同樣的論證架構與權利觀點出發,卻推導出兩種完全相反的結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於本文將主張藍騰所整理出來的論證架構其實尚未涉及德沃金的權利觀點,並且我會引用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與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的概念,說明為何德沃金與藍騰對「政府應不應該管制仇恨言論」此議題的結論會有如此差異,最後我將證明德沃金的觀點較有道理。
|
7 |
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研究葉惠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井敏珠博士
研 究 生:葉惠鳳
論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輔導方案」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輔導成效。並根據團體輔導成效進行方案評估與修正,以做為日後高中職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之教材。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採用參與觀察法與訪談法,以多元方法搜集相關資料,期能對研究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對象為某高職一、二年級學生共八名,進行為期七次(實際六次),每次150分鐘的團體輔導活動。
研究發現:一、達成團體部份目標:經過小團體輔導活動,成員能對媒體性別訊息進行察覺、批判及省思,輔導方案未能有效達到影響或建立成員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目標,但能強化成員原本正確之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並促進成員在性別觀念之自我瞭解;同時活動內容有助於成員增進性別平等之相關知識。二、單元成效方面:成員能發現並批判大眾傳播媒體偏差之性別訊息,包括羅曼史小說及漫畫中偏差的兩性特質、性別角色及男強女弱不平等的兩性互動關係之描述、女性身體和專業展現之錯誤聯結;但對於電視廣告、童話故事及流行音樂中偏差的兩性互動、兩性特質及性別角色之刻板印象,與女性身體商品化之迷思覺察度不足。因此,有關「身體意象」、「兩性互動」、「性別內涵」、「兩性交往」之單元活動成效較佳;「性別刻板印象」之單元成效不顯著。三、成員最常接觸或使用的媒體為電視及網際網路,認為「小說」、「漫畫」及「網路」中最常出現偏差的性別訊息,對這類訊息多抱持不接受、避免收看的態度。四、輔導方案轉化為一般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建議獲得成員贊同。
根據本研究結果,針對輔導工作,包括小團體輔導、班級輔導、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因應不同性別設計適合之教學活動,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性別平等教育團體、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
|
8 |
中國社會主義平等權之研究—從階級出發蔡炳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要探討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政府在推動社會平等所做的努力過程和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經過人民革命成立的國家,自古以來,在所有發生政治革命的歷史中,追求平等永遠都是醞釀革命運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革命成功後,新政府也必然將推動平等權視為最優先的施政之一。但是每個經由革命建立的國家對推動平等權所採的方式各有不同,結果也有差異。專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形如何,是本文在各式各樣討論平等問題文章中的不同點。
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為藍圖施政的,因此本文主要是利用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階級觀點來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平等權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將人類社會的結構區分成下層結構和上層結構,概括而言,經濟制度領域屬於下層結構,政治法律制度領域屬於上層結構,依其平等理論,一個平等社會不僅只是在政治法律面的建設上,更必須在經濟制度層面上達成「生產資料公有,最後消滅階級」的目標。
綜觀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的歷史,可以因領導人的主要政策差異而分成毛澤東執政時期和鄧小平以後的改革開放時期,由這兩個時期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政府從建國至今在推動社會平等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達成效果以及對平等權的觀點和推動方式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經由這一段歷史經過的探討,觀察出社會主義平等權理論如何在中國大陸被實際運用、面對實際情況的修正,以及預測未來中國大陸在一方面持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引進資本主義的各種制度,一方面又要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下,應如何履行當年對中國人民建設一個社會主義平等社會的承諾。
|
9 |
自由主義之正義與平等理論--其思想發展軌跡初探蔡錫清, Tsai, Hs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幾個世紀以來,西方政治社會思想家竭盡心智所追求的不外乎自由與平等兩大核心價值。自由主義作為西方世界思想的主流,有其悠久的歷史與傳統,面臨時代的演進和環境變遷的挑戰,自由主義思想迄今雖然屹立不搖,但是沿著歷史發展的軌跡,可以發現歷代的自由主義思想家,也針對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嘗試著作出新的詮釋,以讓自由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依然能夠對新的時代發揮引導的作用。
一九九○年代以來,以經濟自由主義為主導力量的全球化浪潮席捲全世界,經貿自由化發展的結果,卻造成貧富差距日益懸殊之「M型社會」的來臨。當社會正義與公平再度成為普遍關注的嚴肅課題之時,自由主義對於平等的價值究竟抱持何種觀點,乃成為亟待釐清之焦點。本研究依循近代自由主義思想之歷史沿革,探索古典自由主義以及功利主義之平等觀點。
觀照古典自由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平等思想之後,本研究簡要地引述當代自由主義式平等主義思想家羅爾斯的正義理論,以及另一位自由主義大師德沃金的平等理論概念,以揭示其公平正義原則與平等理念所啟發的道德價值,對於國家社會努力方向的指引。
從自由主義平等思想之演變,吾人可以清晰地發現:沒有平等作為基礎的自由,很可能徒擁高貴之名,卻產生卑劣之結果。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時代,對處於歷史關鍵十字路口的台灣而言,既有危機也是難得的契機。在追求個人自由與國家經濟成長的同時,唯有兼顧社會公平並且給予全體國民平等的關注與尊重,作為一個世代相繼的社會合作體系,人民的安居樂業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實現的可能。
|
10 |
康有為的民主觀:試以《大同書》為論許淑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於《大同書》的解釋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將《大同書》視為近代中國經典的「烏托邦」文集,視為是康有為脫離現實、充滿幻想的文集,並不具有實踐性。二是將《大同書》視為是康有為欺騙大眾,阻礙革命的退縮表現,是一本為政治目的服務的書籍。中國在鴉片戰爭後,門戶洞開,快速地與西方文化交流。中國雖然經歷了辛亥革命,快速地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並沒有因此而邁入西方民主之途,反而形成了共產中國。民主發展在中國一直受到阻礙,中國人至今也仍為真正了解民主意義;到底中國社會缺乏了民主發展的哪些條件,導致中國人無法遽行民主。
康有為在《大同書》中詳細地寫出他所目見的社會問題,他突破國界的侷限性,以世界化的角度試圖解決問題。對照康有為在實際的政改後,筆者發現他的民主理念與《大同書》所採的宗旨、步驟有其一致性。因此,筆者以為《大同書》並非是康有為空想之作;相反地,是康有為最深層的改革藍圖。《大同書》的意義在於,他表現出康有為對於後世發展的真知灼見,也表現出康有為融合中西思想的獨特性。
從《大同書》中可以發現中國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的侷限性以及問題所在,康有為不單只是指出問題,他更以實際且具實現性的方法,指出該如何解決。《大同書》是一本極為理想化的書籍,卻也是一本極具爭議性的書籍。多位學者均指出《大同書》影響毛澤東很深,也影響了日後毛澤東對於人民公社的理念和設計。這樣一本重要的書籍,當然不能只將它視為是空想之書,要了解近代中國的歷史發展,《大同書》是不可忽略的。《大同書》可引領我們看到中國社會的問題,也可更進一步了解康有為對於民主的解釋,以及他的政治理念。
|
Page generated in 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