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Tagged with
  • 9
  • 9
  • 9
  • 9
  • 7
  • 6
  • 6
  • 5
  • 5
  • 5
  • 5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全面實施平均地權非都市土地規定地價之研究-以台北縣為研究對象

董德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民生主義土地政策係以實施平均地權,促進土地利用,增進人民福利,建設安和樂利的社會為目標。惟自民國四十三年制定「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四十五年擇定台灣地區的主要都市試行規定地價,至五十九年正式在台北市等五十九地區的都市土地辦理規定地價,以迄爾後之逐次擴大實施範圍,二十餘年來,其實施區域不過全省一百二十八地區之十七萬九千餘公頃都市土地而已。雖云都市平均地權之實施,對於防止都市土地之壟斷、投機,發生了不少抑制作用,同時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的收入,對於發展地方建設、增進社會福利等亦具有重大貢獻,然以實施範圍究僅限於都市土地,致上項效果未能擴及全面,而近年來,台灣由於經濟之快速發展、都市範圍擴大、都市外土地地價亦急速上漲,但此諸地區因未舉辦規定地價,致漲價大多歸私,遂成為土地投機壟斷者謀取暴利之溫床,不僅破壞地利共享之原則,抑且與民生主義土地政策之理想顯有違背。 政府有鑑於此,乃決定全面實施平均地權,就全省尚未規定地價之土地,舉辦全面性之規定地價,為便於執行,並將「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修正為「平均地權條例」,於六十六年二月二日公布施行,同年三月、全面平均地權規定地價工作在全省各縣市正式展開。 按實施平均地權之具體辦法有四:即「規定地價」、「照價徵稅」、「照價收買」及「漲價歸公」,其中「規定地價」一項為基礎工作,亦為首要工作,蓋不規定地價,即無從實施照價徵稅、照價收買及漲價歸公、平均地權實際等於落空,且地價規定是否公平合理,亦關係土地所有權人之稅負與權益,必須審慎將事。本文爰本此旨,就此次全面實施平均地權辦理非都市土地規定地價工作予以探討,並以台北縣為研究對象。故文中除敘述平均地權及規定地價之理論外,主要仍著重於辦理規定地價之作業方法,實際工作程序以及實施成效等之研討。全文分四章,其各章內容要點略如下述: 第一章首先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範圍;次述有關平均地權之理論基礎與平均地權之土地制度。 第二章對於全面實施平均地權緣起、法令依據及台北縣辦理平均地權之工作概況作扼要介紹,並論述規定地價之意義、重要性及其應用之評價方法。 第三章著重規定地價作業程序與成果之研討,一方面對於規定地價工作程序與方法及非都市土地規定地價工作成交予以分析、比較,進而對全面實施平均地權規定地價作業試為評議。 第四章對於非都市土地規定地價工作,予以檢討並提出改進意見,以作今後之參考。
2

土地稅制之比較研究

賴明福, Lai, Ming-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土地稅之課征,在我國除了稅收目的外,尚兼負有達成平均地權之任務,故除財政目 的外尚有社會政策之目的。加之在台灣地區,工商業發展迅速,人口激增,都市地價 乃急劇上漲,造成投機之風甚熾,故土地稅制之重要性,廣為各方矚目。本文之主要 目的乃在從事中外土地稅制之比較研究,提出結論,以期有助於我國稅制之更臻完善 。 本論文分五章十八節,約八萬餘言。第一章純為理論之探討,並闡述土地稅之觀念。 第二章就我國現行制度及稅收情況加以分析。第三章分別就美、英、日、法、德、義 諸國之制度作一介紹。第四章則就我國與各國之制度加以比較評估。第五章就研究心 得,對我國現行制度所存問題提出討論並建議改進辦法。
3

都市平均地權實施績效之評估

陳郁芬, Chen, Yu-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說明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及步驟。 第二章 民生主義土地制度之本質:闡明平均地權之理論基礎及台灣實施都市平均 地權之政策目標。 第三章 實施都市平均地權之立法:對於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之制訂及修正加以 說明、比較。並對此一立法有否達成政策理想的要求,做一分析。 第四章 都市平均地權實施績效之評估:就條例的規定,舉其要點(如實施地區、 重新規定地價、照價收買的執行…等)評估其實際上執行的情形,及因此 導生之問題。 第五章 影響都市平均地權實施績效之因素分析:從政策目標、立法、執行及成果 各層面去檢討問題的產生與影響,並提出改進意見。 第六章 結論。對各章重要論點做一總的歸納,亦即對本文意識表示之總結。
4

勞工平價住宅政策可行性之評估-以發展許可制分析 / The Evaluation on Feasibility of Low Cost Housing for Laborers --Based o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ermission" ,which is considerated to be adopted by the authorities.

楊冀華, Yang, Chi-Hwa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針對勞工平價住宅政策如何可行?此一議題,指出現今台灣地區房地產價格不合理原因之一肇使於土地開發制度之缺失所釀致之開發利益分配不公問題。因此在住宅問題上,強調應從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此一巷面向切入,並注入活化土地使用規劃與管制制度之因素,建立發展許可制,俾使土地開發利益能夠合理分配,對遏止住宅價格狂飆及建立勞工平價住宅政策有相當助益。本論文企圖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來論證『建立發展許可制,健全回饋系統,使土地開發利益合理分配,勞工平價住宅政策才有實踐可能』。此一命題之正確性,在理論方面探討英、美兩國開發管制理念及制度,以開發利益分配,融合中山先生平均地權理論,探討國內土地開發管制缺失。實務方面,分析發展許可制中回饋負擔之運用,並結合農地釋出方案,為勞工平價住宅政策在用地取得及價位合理提供可行性評估及實踐辦法。
5

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研究

張為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於釐清平均地權之主要目標及四大方法之平等概念,並建構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體系。其次並探討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詮釋,以及比較平均地權與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異同,以及檢視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現況。   經本研究歸納有關平等概念概念之文獻後,歸納出平等概念原則至少應考慮到立足點平等、能力原則、救助原則。而平均地權之平等概念,包括了「追求立足點的平等」、「以公平合理的方法達到立足點的平等」、以及「以漲價歸公達成救助原則」。惟在實行「漲價歸公」時,由於無法明確劃分土地漲價何者應歸公、何者應歸私之部分,故平均地權在按「能力原則」平等保障私人努力之成果的平等原則上,似仍有不足之處。   再者,西方學說平等中,功利主義乃注重「效益」及「最大多數人的幸福」,而平等原則只是達成上述目的之道德原則,亦即功利主義並未給予平等原則一明確之定義。自由主義者則較注重「能力原則」之平等維護,但並不注重「立足點的平等」及對弱勢者的協助。社群主義者之平等概念則是認為不同對象對於何為平等之主張亦會不同,故亦應因人、因事、因物而採取適當之平等原則。因此,社群主義之平等概念較為能兼顧社會不同對象之平等概念,而予以兼顧之。   而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檢視方面,雖然「平均地權條例」之內容,仍是按照平均地權四大方法之名稱以制定各項政策,但是檢視各項政策之內容後,則政策之實行現況仍未達成平均地權追求「地盡其利」、「地利共享」之使用土地、分配地利之「立足點平等」,以及冀求「漲價歸公」負起照顧弱勢以促其達到立足點平等之目的。   由於土地同時具有私人財產與為人類生活資源之特性,於在制定土地政策時,實應先界定土地究應視為生活資源或是私人資產。如此才能決定應以資源公開、平等使用,抑或是個人資產應平等維護之平等原則觀點來制定公平平等之土地政策。
6

現行土地稅制對市地利用的影響

許嘉贊, Xu, Jia-Z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主旨,在探討現行土地稅制對市地利用之影響,為現行土地稅制提供具體 改進意見,以抑制地價暴漲,防止土地投機,促進市地合理利用,進而達成地盡其利 、地利共享的平均地權政策目標。全文編為一冊,計九萬餘言,共分六章二十一節。 以內空劃分,飲食三大部份:第一、二章為導論;第三、、六章為本論;第六章為結 論。現謹將各章節提要述之於後: 第一章為結論,首言本文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並對研究範圍加以界定,次論本文研 究方法與研究項目,以明全文梗概;第二章則對平均地權土地稅制與市地利用的意義 與目標加以闡釋,並論及地價對市地利用的影響;第三、四章則分別就地價稅制與土 地增值稅制加以說明,並對現行稅制結構與課征績效進行分析,以明了其能否達成促 進市地利用的功能?第五章乃針對現行空地限期使用措施加以檢討,並就現行加征空 地稅與照價收買手段對促進土地利用的功能加以分析;第六章則為本文結論與建議, 乃提供具體意見俾建立一套更完善的土地稅制,以達成地盡其利的政策目標。
7

現行土地稅制對農地利用之影響

蘇惠群, Su, Hui-Q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現行土地稅制對農地利用之影響,亦即土地稅是否充分發揮其功能, 以達「地盡其利」與「地利共享」之平均地權土地政策理想。 各章節之內容陳述如後: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對研究範圍加以界定,並提出本文之 研究方法。 第二章則對平均地權土地稅制之精神、農地利用之意義與特性以及現階段之農地政策 加以闡釋。 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別就田賦、土地增值稅與荒地稅三者之意義與特性加以說明,並對 稅制內容與促進農地利用之功能進行分析與檢討。 第六章為結論,並提出具體改進意見,俾建立更完善之土地稅制。
8

土地稅與地方公共財源選擇之研究 / Study on Land Taxes and the Choice of Revenue for Local Public Goods

陳國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包括土地稅之地方租稅結構,在經濟面的最適條件,並論平均地權的理想、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率與公平,能否經由我國現行中央和地方租稅的劃分形態下之土地稅制實現,與土地稅制度之改進等問題。 從人口分派至各地的效率觀點,地方稅制之安排,應使個人不論定居於任何行政區,均可獲得相同的「財政淨效益」。如地方公共財具有敵對性,地租單一稅並不能有效內化移民對地方財政之衝擊。另一方面,此一概念也與國民之財政待遇水平公平的條件一致。從總體之經濟效率與公平角度,地方自主之稅制選擇,至少不應擴大地方間財政淨效益的差異。 本研究試以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模式,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對土地稅制之選擇,結果未能顯著解釋台灣省各縣(市)在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相對調整幅度差異。同時地方財政自主性不足,地方土地稅努力也與其所獲補助顯著負相關。由於土地政策及國民福利有其全國之一致性,而地方財政有其特殊性,設計地方土地稅制應考慮全國之標準及因地制宜。為消除關於土地增值稅租稅性質及稅收歸屬之爭議,本研究建議雙軌課稅制度。 /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optimum conditions of local tax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land tax. Such issues as whether the ideal of Equalization of Land Rights and the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land use c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land tax system under the current tax assignment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Taiwan, and ways of improving land tax are studied as well.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stributing total population across jurisdictions efficiently, the arrangement of local tax should make one, regardless of which jurisdiction he resides in, receive the same “net fiscal residuum”(NFC). If local public goods are rival, single local tax to land rent can not effectively internalize the fiscal impact brought by immigrants. On the other hand, equal NFC is consistent with conditions for the horizontal equity of fiscal treatment to citizens. With a view to the entir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the tax choices made by local governments at least should not widen differences of NFC between jurisdictions. In this study, the model of minimum political cost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how local governments in Taiwan choose between types of land taxes. But the result of multiple regression could not explain significantly the discrepancy of relative ratio of adjusting rate of Announced Land Price to adjusting rate of Announced Land Current Value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in Taiwan province. In the meantime, the local fiscal position lacks independence. Local land tax efforts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eceived grants. Because it’s necessary for the national consistency of land policy and social welfare, plus the particularity of local finance,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district discrepanc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designing local land tax system. In order to eliminate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and where the tax revenue belongs to, a parallel tax system is suggested.
9

我國漲價歸公之正義概念研究─以華爾澤之正義理論為觀點 / A study on the conception of justice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belonging to the public in Taiw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ichael Walzer's theory of justice

蕭佑嘉, Siao,You J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平均地權之四大實施辦法中,漲價歸公為最重要的手段與精神,其實施之成果係決定平均地權成敗之關鍵。為求社會共享土地自然增值,必須徹底實行漲價歸公,因為土地價值增漲如能徵收歸公,地利共享之正義理想即可實現。惟回顧過去國內文獻有關漲價歸公之研究,缺乏哲學觀念上之探討,亦缺乏從漲價歸公所注重社會正義及分配正義之概念來研究漲價歸公。   基此,本文希望藉由探討西方哲學有關正義學說之觀點與內涵,尋找適合檢視我國漲價歸公之西方正義概念,並進而從西方正義哲學觀點來研究我國漲價歸公理論。另外,藉由對孫中山先生相關言論與評論的探討,針對漲價歸公精神進行真意探究與觀念釐清,冀圖化解國人對漲價歸公之誤解。本文亦希望透過研究漲價歸公理論探求強調社會互助的正義概念,以供我國未來實施漲價歸公相關政策作為參考。   經由本文研究可歸納出以下結論:一、漲價歸公深具以全民利益為依歸的思想、社會互助的關懷及社會群體正義之「義務論」特質。二、談論漲價歸公之分配正義時,對土地增值利益進行分派,也必須對土地增值利益的「物品性質」進行「定義」(土地增值的定義,為特殊的土地增值利益亦或一般資本利得),才能夠進行後續的資源「分配」(如藉由課稅來進行資源的分配)。三、土地增值稅減半、永久調降所造成的不正義的最大原因,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壟斷」,而是對土地增值利益物品定義的「支配」。四、國家和政治權力除非有重大及正當的理由,否則必須盡可能地避免干涉各社群或是領域內的分配行為(如漲價歸公的方式)。五、土地增值利益係就非屬私人改良的部分應予歸公,因其具有「社會互助」、「社會正義」與「分配正義」的精神,故漲價歸公之分配領域中,要以「需要原則」之分配型態來處理土地增值利益。六、漲價歸公之土地增值利益要如何區分公、私產權,在理論上可達到,但在實務上卻是相當難以實現,因為我們絕對不知道在哪裡建立一種區分是合適的、是客觀的,因為它沒有一個天生的位置。

Page generated in 0.05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