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土地稅制之比較研究賴明福, Lai, Ming-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土地稅之課征,在我國除了稅收目的外,尚兼負有達成平均地權之任務,故除財政目
的外尚有社會政策之目的。加之在台灣地區,工商業發展迅速,人口激增,都市地價
乃急劇上漲,造成投機之風甚熾,故土地稅制之重要性,廣為各方矚目。本文之主要
目的乃在從事中外土地稅制之比較研究,提出結論,以期有助於我國稅制之更臻完善
。
本論文分五章十八節,約八萬餘言。第一章純為理論之探討,並闡述土地稅之觀念。
第二章就我國現行制度及稅收情況加以分析。第三章分別就美、英、日、法、德、義
諸國之制度作一介紹。第四章則就我國與各國之制度加以比較評估。第五章就研究心
得,對我國現行制度所存問題提出討論並建議改進辦法。
|
2 |
現行稅制土地所得重複課稅問題改進之研究李惠如, Lee, Hui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個國家的土地政策攸關人民權益甚鉅,小至個人安身立命,大至社會財富分配;而與土地相關的課稅政策及租稅效果之影響,輕至租稅公平,重至經濟發展,實為稅政之重要議題!
我國對於土地交易之增值所得課徵土地增值稅,且為避免重複課稅,所得稅法規定個人及營利事業出售土地之所得免稅,營業稅法亦規定出售土地免徵營業稅。在實施兩稅合一後,雖消弭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間重複課稅之問題,但在土地增值稅與所得稅間的重複課稅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主要原因在於實質之出售土地交易被以非土地所得之不同名目計入綜合所得稅中造成重複課稅。本研究重點乃在探討出售土地交易所得之相關課稅問題,個人綜合所得稅為最終之稅負,土地交易所得歸屬至個人時能否不應因交易型態或課稅主體不同而有不同之租稅負擔,並整理其中致使重複課稅或對課稅見解有異之相關規定,研究避免重複課稅之可能方案。
本研究首先就我國土地交易所得課稅制度進行介紹及檢討,整理相關法令規章及解釋函令之課稅規範;再者,探討實務上與土地交易有關之稅務訴訟實例,並對相關案例進行整理;最後就目前實務上稅務爭議議題進行探討,並建議解決重複課稅之方法,以供日後土地交易所得課稅政策擬定之可行參考做法。
關鍵字: 土地交易所得、土地增值稅、兩稅合一、土地稅制
|
3 |
韓國綜合土地稅之研究宋琬培, Song, Wan-P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韓國從1960年代至今,土地政策的重點在於促進經濟成長的基礎上,使土地利用的效率極大化為目的。但是在此過程中所顯示出的局部性的地價上漲與以此為目的之投極性交易,漸漸招致財富分配與土地壟斷問題。因而最近國民與論及學者、專家成為一體,要在社會正義及國民和諧層面上,解除因土地的不平等要素,此乃是現今對土地問題的一般性認識。
為了因應1990年代日趨增加的土地需求,要設立長期性的綜合土地利用計劃,以促進土地利用之效率。因此1989年韓國政府在土地政策上導入綜合土地稅制,以抑制土地投機與穩定地價,並增進土地利用之效率。
本研究以上述的狀況為背景,就綜合土地稅制理論根據以及租稅政策目的,分析其具體內容,以發掘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之方向。
本研究的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探究綜合土地稅制度之導入與施行根據及其租稅理論。
第三章,重點在於綜合土地稅實施背景之探討,並討論綜合土地稅之租稅政策目的。同時,與主要國家的土地保有課稅制度作為比較分析。
第四章,分析現行綜合土地稅之實際內容,包括課稅對象、納稅義務人、稅率等。
第五章,提示綜合土地稅實際施行的問題焦點。
第六章,總結本文的論點,並提出建議。
|
4 |
現行土地稅制對市地利用的影響許嘉贊, Xu, Jia-Z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主旨,在探討現行土地稅制對市地利用之影響,為現行土地稅制提供具體
改進意見,以抑制地價暴漲,防止土地投機,促進市地合理利用,進而達成地盡其利
、地利共享的平均地權政策目標。全文編為一冊,計九萬餘言,共分六章二十一節。
以內空劃分,飲食三大部份:第一、二章為導論;第三、、六章為本論;第六章為結
論。現謹將各章節提要述之於後:
第一章為結論,首言本文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並對研究範圍加以界定,次論本文研
究方法與研究項目,以明全文梗概;第二章則對平均地權土地稅制與市地利用的意義
與目標加以闡釋,並論及地價對市地利用的影響;第三、四章則分別就地價稅制與土
地增值稅制加以說明,並對現行稅制結構與課征績效進行分析,以明了其能否達成促
進市地利用的功能?第五章乃針對現行空地限期使用措施加以檢討,並就現行加征空
地稅與照價收買手段對促進土地利用的功能加以分析;第六章則為本文結論與建議,
乃提供具體意見俾建立一套更完善的土地稅制,以達成地盡其利的政策目標。
|
Page generated in 0.01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