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羅爾斯的人觀探析劉煥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麥金泰爾論德性的社群 / MacIntyre on Virtuous Community黃昭榮, Huang, Chao-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討當代美國哲學家麥金泰爾(1929-)的政治思想。麥金泰爾以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來構築他心中理想的政治社群。並據此批駁自由主義所建構的政治社群。本研究擬藉此論爭以深入討論政治社群的本質。而整個研究是奠基在麥金泰爾後期(1981-)的著作。全文共分四章,分別略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旨在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並概述麥金泰爾政治思想的
背景以及他的哲學研究方法。
第二章 麥金泰爾對現代性的批判麥金泰爾以亞里斯多德傳統的目的論觀點,批判啟蒙以來整個現代性的發展。本章討論麥金泰爾對現代性獨特的理解。 第三章 麥金泰爾的德性理論構築一個德性的社群是麥金泰爾思想的中心。因此對德性的探討成為他理論的基礎。本章討論麥金泰爾的古典德性理論以及德性的三個核心環節,進而論述此一德性理論的政治社會基礎。
第四章 政治社群的重建主導現帶社會的自由主義所引發的問題是麥金泰爾批評的重心所在。因此本章藉由麥金泰爾與自由主義之間的爭論來探討政治社群的重建問題。並且對麥金泰爾的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作一評估。 結論 筆者綜合前面討論提出三個值得注意的論點
|
3 |
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研究張為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於釐清平均地權之主要目標及四大方法之平等概念,並建構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體系。其次並探討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詮釋,以及比較平均地權與西方學說平等概念之異同,以及檢視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現況。
經本研究歸納有關平等概念概念之文獻後,歸納出平等概念原則至少應考慮到立足點平等、能力原則、救助原則。而平均地權之平等概念,包括了「追求立足點的平等」、「以公平合理的方法達到立足點的平等」、以及「以漲價歸公達成救助原則」。惟在實行「漲價歸公」時,由於無法明確劃分土地漲價何者應歸公、何者應歸私之部分,故平均地權在按「能力原則」平等保障私人努力之成果的平等原則上,似仍有不足之處。
再者,西方學說平等中,功利主義乃注重「效益」及「最大多數人的幸福」,而平等原則只是達成上述目的之道德原則,亦即功利主義並未給予平等原則一明確之定義。自由主義者則較注重「能力原則」之平等維護,但並不注重「立足點的平等」及對弱勢者的協助。社群主義者之平等概念則是認為不同對象對於何為平等之主張亦會不同,故亦應因人、因事、因物而採取適當之平等原則。因此,社群主義之平等概念較為能兼顧社會不同對象之平等概念,而予以兼顧之。
而現行政策落實平均地權平等概念之檢視方面,雖然「平均地權條例」之內容,仍是按照平均地權四大方法之名稱以制定各項政策,但是檢視各項政策之內容後,則政策之實行現況仍未達成平均地權追求「地盡其利」、「地利共享」之使用土地、分配地利之「立足點平等」,以及冀求「漲價歸公」負起照顧弱勢以促其達到立足點平等之目的。
由於土地同時具有私人財產與為人類生活資源之特性,於在制定土地政策時,實應先界定土地究應視為生活資源或是私人資產。如此才能決定應以資源公開、平等使用,抑或是個人資產應平等維護之平等原則觀點來制定公平平等之土地政策。
|
4 |
從印度人民黨的崛起論晚近印度的政教關係張世強, Chang Shih-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印度乃全球最大民主政體,本研究係以晚近印度政壇發展,作為探論主題。印度在憲法上是一個世俗國家,但在印度晚近的發展中,「印度教民族主義」配合著「國民志願服務隊」(RSS)、「印度人民黨」(BJP)、「世界宗教大會」(VHP)等組織的宣傳效應,卻產生了阿瑜陀之爭,並使得印度調合教派政治的努力,受到嚴重的考驗。印度民主政體的特殊發展經驗,也向西方對自由民主政體與民族主義所抱持的普世性假定,提出了強烈地挑戰。
出現於殖民時期與晚近民主國家中的民族主義浪潮與宗教運動,警醒了許多西方觀察者。本研究企圖將宗教社群主義的議題,放在印度教傳統實踐與歷史發展的脈絡中從事考察,而避免將這類涉及認同與社群意識的問題,過度化約成社會與經濟的決定論觀點,或是政治與社經利益的呈現。宗教社群意識的政治化,確為印度製造了社群衝突,但根深柢固的仇恨意識,則來自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間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
透過印度民族主義與印度教徒民族主義之間關係的探討,本研究將把宗教社群衝突的問題置放在一個較寬廣的政治、宗教及歷史的脈絡中。藉由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在印度發生衝突的例子,揭示宗教社群議題如何表現於社會與歷史的面向之上。本研究試圖提供對於印度政治不同的觀察角度,俾益於我們對後殖民時期印度民主政體發展的理解。最後,本研究也企圖評析右派印度人民黨,如何藉由古代印度教精神的宣揚,而獲致廣泛的民眾認同並在近十年中快速崛起。 / The theme of this thesis turns our attention to recent events in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 India. India is constitutionally a secular state. Bu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dia in the form of Hindu nationalism, propagated and propagandized with great effects by such organizations as the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 the 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 the Vishwa Hindu Parishad (VHP), and that generated the Ayodhya temple dispute, are putting India’s capacity to negotiate a viable relation between a unified polity and sectarian religio-politics severely to the test. The Indian experiences of democracy thus challenge several of the widely held assumptions about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western trajectory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nationalism.
The rise of strong nationalist and religious movement in colonial era and newly democratic countries alarms many western observers. Rather than reducing the problems of identity or communal consciousness to social-economic determinism, or a strictly matter of political and social-economic interest, this thesis places the emergence of Communalism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ndu traditional and historical praxis. The politicization of communal consciousness did create communal problems in India, but the fundamental intricacy remains the deep-seated animosity between Hindus and Muslims created by history.
By presen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an nationalism and Hindu nationalism, this thesis situates communal conflicts in its larger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historic contexts. Using example of Hindu-Muslim conflict in India, the issue of Communalism with social-historical context will be explored. This thesis tried to offers fresh insights into Indian politics and, by focusing on Ayodhya dispute, adv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in the post-colonial India. This thesis analyzes Indian receptivity to the right-wing Hindu nationalism party and its political wing, the BJP, which claims to create a polity based on ancient Hindu culture. This thesis is also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sudden rise of BJP in the last decade.
|
5 |
我國漲價歸公之正義概念研究─以華爾澤之正義理論為觀點 / A study on the conception of justice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 belonging to the public in Taiw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ichael Walzer's theory of justice蕭佑嘉, Siao,You J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平均地權之四大實施辦法中,漲價歸公為最重要的手段與精神,其實施之成果係決定平均地權成敗之關鍵。為求社會共享土地自然增值,必須徹底實行漲價歸公,因為土地價值增漲如能徵收歸公,地利共享之正義理想即可實現。惟回顧過去國內文獻有關漲價歸公之研究,缺乏哲學觀念上之探討,亦缺乏從漲價歸公所注重社會正義及分配正義之概念來研究漲價歸公。
基此,本文希望藉由探討西方哲學有關正義學說之觀點與內涵,尋找適合檢視我國漲價歸公之西方正義概念,並進而從西方正義哲學觀點來研究我國漲價歸公理論。另外,藉由對孫中山先生相關言論與評論的探討,針對漲價歸公精神進行真意探究與觀念釐清,冀圖化解國人對漲價歸公之誤解。本文亦希望透過研究漲價歸公理論探求強調社會互助的正義概念,以供我國未來實施漲價歸公相關政策作為參考。
經由本文研究可歸納出以下結論:一、漲價歸公深具以全民利益為依歸的思想、社會互助的關懷及社會群體正義之「義務論」特質。二、談論漲價歸公之分配正義時,對土地增值利益進行分派,也必須對土地增值利益的「物品性質」進行「定義」(土地增值的定義,為特殊的土地增值利益亦或一般資本利得),才能夠進行後續的資源「分配」(如藉由課稅來進行資源的分配)。三、土地增值稅減半、永久調降所造成的不正義的最大原因,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壟斷」,而是對土地增值利益物品定義的「支配」。四、國家和政治權力除非有重大及正當的理由,否則必須盡可能地避免干涉各社群或是領域內的分配行為(如漲價歸公的方式)。五、土地增值利益係就非屬私人改良的部分應予歸公,因其具有「社會互助」、「社會正義」與「分配正義」的精神,故漲價歸公之分配領域中,要以「需要原則」之分配型態來處理土地增值利益。六、漲價歸公之土地增值利益要如何區分公、私產權,在理論上可達到,但在實務上卻是相當難以實現,因為我們絕對不知道在哪裡建立一種區分是合適的、是客觀的,因為它沒有一個天生的位置。
|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