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由國外年金制度私有化改革趨勢看我國國民年金之規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利國家興起,戰後經濟榮景帶動並加速各國的社會安全支出,然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卻逐漸成為政府財政的沈重負擔,高額的租稅與保費,打擊了人們的工作意願、降低了儲蓄率,進而阻礙資本形成,不利經濟成長,於是福利國家面臨了嚴苛的挑戰。1970年以來,福利思潮轉向,政府角色漸縮,國家財政無力支撐長期下老年人的經濟需求,各國政府為因應變局紛紛採行增加保費收入、減少給付支出的策略,但這些方法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故學者專家開始鼓吹一項新的解決對策,即公共年金保險制度的「私有化」。
在邁入21世紀的時刻,此股「私有化」的風潮正席捲世界各國,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趨勢,然而「私有化」並非意味著政府角色的全部移轉,而是將原本屬於政府的負擔,有系統地移轉到私部門的過程。由於各國原先存在的年金保險制度不同,所以遭遇問題後所採行的「私有化」改革方法也不同,如:美國正積極研擬以個人帳戶為基礎之社會安全制度私有化的改革策略;英國則藉由SERPS透過契約外包方式進行私有化;澳洲的私有化則是在1991年引進「政府委託、民間經營」的退休所得制度--「退休金保證」開始;拉丁美洲各國年金改革的基本特徵為利用「個人儲金式年金計畫」取代「社會保險式年金制度」。這些不同的「私有化」模式,對正在積極規畫國民年金制度的台灣而言,極具參考價值。
我國的國民年金制度自舊政府時代至今規畫了九年(民國82-90年),然不論是舊政府時期「業務分立、內涵整合」的國民年金,或新政府規畫的甲乙兩案,全為公營、單一機構管理的制度,與全球公共年金「私有化」改革趨勢相悖,引用一句來台參加研討會的歐洲學者所言:怎麼當所有國家都在苦思脫身之計時,台灣卻急著跳進去?前車之鑑由不得我們不加警惕。根據本文的分析,筆者建議未來的國民年金制度可以朝以下兩個方向修正:不整合現行職域社會保險之國民年金與整合現行職域保險之國民年金,希望藉此能為我國困境中的國民年金制度找到新的出路。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58
Creators李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