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非營利組織團隊經營與政府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灣清潔發展機制專業協會為例 / Non-profi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eam,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Study - as an example of Taiwan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隨著社會的進步,非營利組織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之角色愈顯重要,非營利組織在美國是最大的雇主。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引發一場全球結社革命,形成與公部門和私部門鼎足而立的第三部門。我國自1987年解嚴以來,政治力釋放,人民團體法規的訂定加上社會多元的發展,非營利組織的成立可說是方興未艾,其活動包括社會服務、政策倡導、教育文化、工商發展與醫療衛生等多項範疇,對國家社會之影響可謂至鉅。由於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展現了民間豐沛的社會力量,一股由下而上的社會力量就此展開,在政治、社會、文化與教育等多種層面之影響下,在全台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地設立。成為居民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及形塑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場所,亦擴大非營利組織影響之層面。

  Drucker稱二十一世紀為社會福利事業的世紀,非營利組織未來十年之三大挑戰:(1)能因應轉變的領導者(2)多樣化地生活與促進多樣化(3)合作、聯盟和夥伴關係。其中第二項挑戰包括通往成長、知識的取得和發展的可能性,並將我們國家各個種族所有領域的經理人、全體教師與學生、管理團隊、工作者和顧客結合在一起。團隊建立之管理方式在今日已成為普遍且廣受矚目的管理策略,因此,非營利組織團隊之研究,將益顯重要,Drucker在《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一書中,亦談到機構愈成功,就愈需要建立起團隊。

  綜上述,本研究以台灣CDM專業協會的行政團隊發展為研究對象,再進行實務對象的選擇,進行深入探究,了解上述行政團隊,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情形、運作績效及其管理;同時瞭解在非營利組織中,偶爾會運用團隊的概念,那麼這個團隊是否是理論上「團隊」,如果不符合理論上團隊的定義,該如何運用團隊建立的步驟來建立真正的團隊,以及適合的種類;其次,如何形塑成高績效團隊,以增進團隊績效。

  本研究經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等方式,整理出如下的研究結論與發展:
  1.台灣CDM專業協會行政團隊的經營的專業性。
  2.在團隊的發展過程中,台灣CDM專業協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困境,
促使組織做出制度變革或調整的動力。
  3.台灣CDM專業協會的經營方面,以及在協助與促成議題的推動方面也頗
有貢獻,至於在經營的困境主要是人的問題,反應在因人設事以及成
員對台灣CDM專業協會角色與定位之摸索等。
  4.台灣CDM專業協會對於行政團隊的管理是傾向一種自我管理的尊重心
態,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比較不是權威式領導。另外,績效管理這部分在
台灣CDM專業協會是比較鬆散的,可能與非營利組織對於「績效」這兩
個字比較敏感有關。在激勵管理這部分,未來台灣CDM專業協會領導者
應該深思如何讓工作變得更有意義、更具激發性。
  5.從台灣CDM專業協會領導權、決策、目標、互賴程度、合作情形、意見
表達、責任歸屬、權限、整體氣氛、績效衡量等面向來看是否符合團隊
之定義,其中台灣CDM專業協會有些是不太符合,如同Montebello與
Buzzotta兩人所言,團隊概念在今日常被普遍地誤解,許多自稱為團
隊的組織充其量只是同一組織、工作下的人群組合而已。
  6.如何灌輸及教育大家對於團隊的認識,也是未來實施前的先決條件。至
於團隊建立的步驟可從清晰的目標與使命、團隊文化的型塑、領導者與
成員的支持、因素考量、選擇適當的成員、相關的訓練與活動、團隊會
議等方面著手進行。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現任秘書長對於台灣CDM專業協
會的誕生頗有貢獻,從一個理念化為真正的行動,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
角色。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362008
Creators董彥良, Tung, Yen-Li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