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土地使用競爭之研究

台灣隨覂經濟的快遠成長,各產業對於土地方面的需求亦隨之增加,而在產業競爭的
情況下,土地使用型態常由地租來決定,能生產最高地租的用途,即取得該土地的使
用權,但農業生產乃屬於有機性生產,常受制於自然條件,故而競爭力薄弱,利潤偏
低,加上政府有關單位,對土地使用管制執行效果不彰,因此,常有土地遭受到變更
使用的情形發生,一般而言,可將之分為農業部門內之轉用,及農業與非農業部門間
之變更使用,前者因係挖掘為養魚池,或改為養豬場或養難場等用途,從而引起地層
下陷影響農村居住環境等問題,而後者則因變更為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或遊憩用地
,既破壞農業生產環境,同時亦嚴重影響農業發展,是以如何調和並避免前述土地使
用相互間之衝突,實有深入研究探討之必要。
玆扼要說明本論文研究之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
首先揭櫫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檢討有關之文獻,以確定研究之範圍,進而
就所收集之次級資料加以分析,並配以問卷調查分析法,做為本研究之實證;此外亦
繪製研究流程圖,俾便於瞭解本研究之基本理念與研究程序。
第二章、台灣土地使用競爭之原因與問題探討
本章首先透過文獻回顧與次級資料的分析,對農地使用現況,及現行農地使用管制之
相關法令加以瞭解,其次就造成農地轉用與變更使用之原因,分為內部之因素與外在
之誘因予以分析,並對使用競爭問題之形成加以探索,以便充分瞭解目前台灣農地使
用現況,及對使用競爭之問題與緣由深入探討。
第三章、土地使用競爭之實證分析
由問卷統計分析中,可看出台灣農地被轉用及變更使用其附近之農田,絕大部份者是
屬於中等則以上之農地,此顯示被轉用與變更使用之農地,大多數是位於優良農業區
;而轉用與變更使用後,對農村生產環境影響最大者,大抵是農地土質受污染,農產
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農地鹽份加重,及農地整體結構受破壞;至於對農村居住環
境影響最大者為生活用水之污染,惡臭味,噪音,地下水鹹化等。
第四章、土地使用競爭對農業與農村之影響
本章就農業部門內轉用,及農業與非農業部門間的變更使用,所造成之水污染,空氣
污染,噪音干擾,惡臭味,地層下陷,地下水鹹化,房屋龜裂,海水倒灌,河堤崩塌
,農作物減產,農產品品質惡化,地價上漲,農村居住環境惡化,農村人口外流等等
影響加以探究分析。
第五章、農地轉用與變更使用之防制對策
農地轉用與變更使用對農地生產環境,及農村居住環境,有許多不利之影響,故應研
擬防制策略,以減少農地轉用與變更使用,及減少其不利之影響,如:使用地下水,
應申請水權;工廠設立時,應繳納其設廠之土地面積之地價的一定成數,做為開發其
他地區農地之開發基金;除家庭式養豬戶 (五十頭以內) 外,養豬場需遠離住宅區五
○○公尺以上方准設立等。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分別就本文研究之課題,擇其重要的部份做一摘述,並提出可行性之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247
Creators林世民, LIN,SHI-M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