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天安門事件之研究

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在近代中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它
的爆發有著深刻的人民反叛根源和歷史背景,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一個事件
。因此,本論文試圖透過各種可靠的權威性資料及研究途徑,探討該事件的來龍去脈
、政治意義及政治影響,進而獲致通盤的、客觀的清楚理解。
在對「天安門事件」從研究之前,對中國的天安門廣場歷史必須先有一審清晰的鳥瞰
、如此才能鑑往知來,並瞭解它特有的精神及政治象徵。其次,對「天安門事件」的
背景亦須加以探討,此凡分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探究一九四九年∼一九七六年中共領
導階層的衝突基線(包括權力鬥爭、派系鬥爭、路線鬥爭、毛澤東思想等等);第二
部份是研究一九四九年∼一九七六年中共在野反對派的鬥爭主線(包括政治反對的類
型、形成原因、實踐形式、政治訴求等等)。
第三,則詳細討論爆發「天安門事件」的近因、導火線、鬥爭過程。
第四,是對「天安門事件」的總評價,它們包括:「人民革命」的正確性、周鄧路線
與毛江路線、曲折的「平反昭雪」過程,論西方左翼「中國通」的不通、天安門事件
的世界性歷史地位等等。
接著,談「天安門事件」的政治影響,裡面論及毛澤東的「功過」、「實踐派」與「
凡是派」的問題、青民民主運動躍登政治舞台、「四個現代化」與「民主化」的困境
等等。至於鄧小平在中共權力鬥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當亦在討論之列。
結論是以「天安門事件」為主,對中共極權統治作一質的清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575
Creators洪金立, HONG, JIN-L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