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兩漢黃老思想研究

黃老思想在中國學術史上是一個重要課題,也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然而其真實面貌久已湮沒不彰。由於書闕有間,缺乏可以明確判定黃老思想的資料,致使黃老思想的研究,未受到學術界重視。自民國六十二年底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相關久已亡佚的資料,黃老思想重新被探討,一時之間異彩紛呈,不僅彌補了古代思想史的許多缺頁,也修正了思想史上的若干重要問題。可以說黃老思想的研究是近幾年的「顯學」。
這些研究有一共通性,大體是集中於戰國至漢初的研究,而對於漢武帝以後的黃老思想則少見全面性論述,其中又以討論黃老思想治術的各種面相與漢初政治的關係為大宗。根究原因,在於學者認為武帝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黃老之學衰落,在思想的進展上繳了白卷,連帶的也引不起研究者的興趣。另一個則是黃老與道家常糾葛不清,研究者常以道家這一大共名統攝黃老,尤其將漢代道家視為以老莊為中心,甚至黃老與老莊不別,以至於兩漢黃老思想全面性的研究仍有可為。再者,認為東漢以後,黃老思想由學術性質轉為宗教性質的黃老道,屬道教研究的範圍,研究者則將之斷為兩橛,一分為二,而未能細究彼此的相關性。
鑑於這些問題,本文對兩漢黃老思想做一整理與分析,藉此瞭解黃老在兩漢表現的特點與影響。
本論文除第一章緒論,第七章結論之外,分五章論述兩漢黃老思想的核心論題在各階段顯現的情形。
第二章探討黃老形上之道的理論特點與發展。《淮南子》與王充可代表前後階段的思想傾向。
第三章探討黃老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文武並用的治國根本原則、無為之治的理想、法治的理論革新、不廢用兵的軍事思想。
第四章探討黃老養生思想。從《淮南子》與《河上公老子注》的觀察,可以看到這一方面的思想變化。
第五章探討黃老思想在現實面的功用。黃老思想不單是史書記載在漢初政治彰顯其作用而已,往後各階段多少仍受其影響,而且黃老思想除了用諸政治之外,作為個人修養、行事準則,對兩漢士人也有很深的影響。
第六章討論黃老道教典籍中的黃老思想,由此瞭解黃老思想轉為宗教性質後的改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6151504
Creators鄭國瑞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