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7年兩岸開展民間交流及1991年兩岸進行事務性協商以來,兩岸的互動已累積了相當可觀的成績,但兩岸關係為何沒有進一步的開展?甚至還有倒退的現象發生?其關鍵點與中共當時領導人江澤民的對台政策有何關聯?
本文探討江澤民對台政策,範圍以江澤民對台重要言論、作法為主,輔以中共對台決策過程、特徵及兩岸關係概述等,期能以歷史制度主義中「制度變遷」的概念,研析江澤民對台政策之路徑及轉折點。
1993年6月後,江澤民成為中共對台政策的決策核心。此一時期的對台最高戰略指導原則是統一,而對台政策方針是承續鄧小平時期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1993年及2000年發表的對台白皮書,與1995年江澤民發表的「江八點」,是這一既定方針的總體表現。而其主要策略在政治方面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經濟方面是「以商圍政」、或「以商促政」,在軍事方面,不放棄武力犯台,在心理方面則是採取「文攻武嚇」的方式來嚇阻台灣走向獨立。
用歷史制度主義研析可得出:1993年發表之「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為對台政策路徑依賴而產生。1995年「江八點」應為江澤民正式主導對台政策後欲突破當時對台政策已顯現「內捲化」之結果。1995年「台海危機」可判斷中共以「革命化」方式修正對台政策,期改變當時之兩岸關係。2000年「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應為對台政策重新「演化」的開始。2002年「十六大政治報告」可判定為江政權對台政策「內捲化」的結果。
本文研究發現為:一、中共對台政策具「路徑依賴」特徵。二、「台獨議題」使「對台政策」產生制度變遷。三、「武力」為對台政策路徑自我強化的手段之一。四、對台政策走向「內捲化」。五、制度形成是內生的論點具說服力。六、歷史制度研究途徑可掌握制度變遷方向而非制度變遷結果。
研究建議為:一、兩岸問題應以政治智慧解決。二、以國家生存與發展為最優先考量。三、強化早期預警機制。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981005 |
Creators | 熊冠華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