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劉焯、劉炫之經學

一、研究目的:南北朝之經學,以五經正義為匯歸。隋代之經學,在南北朝義疏之學走向唐代五經正義之學中,實具關鍵之地位。劉焯、劉炫二氏為隋代之大儒,五經正義中:詩經、書經、左傳等皆據二劉先生之著作為底本,加以刪削而成,故以「劉焯劉炫之經學」為題,探討此一幽隱之轉折。
二、研究文獻:史傳書錄記載劉焯之經學著作有三種,劉炫之經學著作有十三種,然於唐未間先後亡佚。今日有佚文可得者,劉焯僅尚書義疏一種;劉炫亦僅尚書述議、毛詩述議、春秋左氏傳述議、春秋規過、春秋攻昧、孝經述議等六種。歷來輯者若不謨、郡瑛、薛承宣、黃奭、馬國翰、陳熙晉等雖有輯本,然蒐集範圍過窄,所據底本非佳善,文孛迻錄有失真,故未稱完善,故必重輯其佚文,以求完備。
三、研究方法:劉焯劉炫之著作,今率皆亡佚,僅有典籍援引,故必藉由輯佚,重輯其佚文,又必透過經學史之觀點,將其定位,以探究其經學之底蘊,最後亦必將二氏之思想,置於思想史中見其卓識,故此題融入輯佚、史學、經學、哲學等之全程觀點。
四、研究內容與成果:(一)說明本題以劉焯劉炫作綜合研究之因,闡述本題研究之四項價值,檢討以往研究之成果,並陳述本題之主旨與研究方法。(二)說明劉焯劉炫所處之時代背景與學術風尚。(三)依史傳參證劉焯劉炫之生平,考輯其著作。(四)重輯劉焯劉炫經疏之佚文,計得尚書佚文一百一十條,毛詩佚文八十二條,春秋左傳佚文四百十十八條,孝經述議佚文一百九十一條,合計八百又一條。(五)分就尚書學、詩經學、春秋左傳學、孝經學等四章,依重輯之佚文,就其形式與內容全面
考察之,且評論其得失。(六)簡述本題論述之要點,二劉先生治經之特色與對經學之貢獻,並說明本題研究之不足與今後研究之方向。
經學(尚書-毛詩-左傳-孝經)-隋代-劉焯-劉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87
Creators陳金木, CHEN, JIN-M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