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 / A Study of Hsu Hsueh-yi's Shih yuan pien t'i

許學夷,字伯清,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於崇禎六年(1633)。其以復古派的立場,歷四十年光陰所著成之《詩源辯體》,是一部體大思精的論詩著作,惜因此書傳世甚稀,《四庫全書》又未予著錄,使得這部詩歌批評史上的罕見的鉅製沈寂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幾年方才逐漸受到重視。實則《詩源辯體》是明代復古派反擊公安、竟陵二派的總結性論著,其系統之井然,篇幅之龐大,都是宋代以來的詩話傳統所未見的,且是書詳論《詩經》以降的中國歷代詩歌之源流發展,並兼評歷代詩論和詩選集,實質上即是一部完整的詩歌史和簡易的詩歌批評史,其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容我們忽視。本文以許學夷的《詩源辯體》為研究對象,論文內容除了〈引言〉之外,總計分成七章:第一章〈許學夷其人其事〉與第二章〈詩源辯體的成書〉,先針對許學夷的生平經歷和《詩源辯體》的成書狀況作一番基本的說明,這兩章是屬於外緣問題的探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為〈詩史觀──詩歌演變歷史的詮釋〉、〈辨體論──詩歌體裁與家數的辨析〉、〈創作論──復古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以及〈批評研究──理論、實際與批評史〉,這四章則是依據《詩源辯體》的內容和性質,來研究其核心的理論;第七章〈結論〉,則從許學夷詩論的承先啟後以及《詩源辯體》一書的的價值、研究展望等幾個方面,為全文提出最後的總結。《詩源辯體》原本即是系統嚴謹的論著,本文透過個人的詮釋方式,為其書建構另種面貌的理論體系,希望這樣的研究能夠闡發許學夷詩論的精髓,並還給其書一個合理的文學史地位。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560
Creators謝明陽, Hsieh, Ming Y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