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伯恩斯坦對馬克思的批判:修正主義與改革

本篇論文試圖以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問題的發現,以及相應於問題而提出的解決辦法為出發點,提出一個馬克思在實踐策略中「行動與法則」的衝突。透過這個衝突,重新回顧第二國際時,修正主義爭論中的「最終目標」問題。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將把伯恩斯坦對於「行動與法則」衝突的看法詮釋為對資本主義內在必然法則的放棄,從而提出社會主義原則取代崩潰的最終目標。由此將社會主義的實現脫離資本主義的必然法則,而將其基礎放在由社會主義原則所指導的當下、立即的行動上。
盧森堡則反對脫離最終目標。因為使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社會主義將以新的生產模式取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這樣的取代之所以能夠成立,必須建立在資本主義法則發展所造成的無產階級意識上。因此,放棄了崩潰的最終目標,無異放棄了社會主義的來臨。
最後,我將探討社會主義原則在去除了最終目標之後,可能產生的優點以及必須面臨的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1540071
Creators招承榆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