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文革後中共對藏政策研究

西藏乃位於中國西南一處高原區域,因據高嶺建瓴之位置,遂具極高之戰略價值。自
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便引起蘇英之覬覦。待中國共產黨崛起,利用《對和平解放西藏
辦法的協議》( 即十七條協議) 之統戰手法,藉機控制西藏此一戰略要地。由於西藏
為藏族聚居地區,其族自古以來即篤信佛教,並自元代以迄清代逐漸形成其「政教合
一」之特殊政治制度,因此其傳統生活便處處瀰漫著濃鬱宗教氣氛,加上其地理環境
獨特––四周高山聳立、交通阻絕,乾寒風大,因而外界不易深入了解,遂稱之為「
神秘之鄉」、「不楞思議之域」、「香格里拉」等多種嚮往美名。本論文即採內容分
析、政策分析研究方法針對中共自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西藏所實施
之「放寬、開放、休養、生息」政策,予以評估。全文共計: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第二節 西藏地區概述
;第三節 中共少數民族政策之演變。
第二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目標:第一節 政治文化之統合;第二節 邊防之鞏固;第
三節 經濟開發與建設;第四節 緩和海外壓力。
第三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執行:第一節 執行之方針與策略;第二節 執行之方式;
第三節 執行之情形;第四節 執行之成效。
第四章文革後對藏政策之得失與影響:第一節 政策之利與得;第二節 政策之影響
;第三節 政策之弊與失;第四節 海內外之反應。
第五章結論:中共於「文革」後於西藏所實施之政策,主要在經濟改革方面大力著手
,亦確實產生某些成效,然而在執行上卻仍與藏族習慣、心理背道而馳,加以達賴喇
嘛於海外之影響,以致中共與藏族間之關係仍存在著衝突,故於一九八八年始發生拉
薩大規模示威遊行之情形,故其對藏政策並未真正解決西藏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62
Creators李永裕, LI,YONG-Y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