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國中常態編班的教學困境與教學策略之研究---以八位教學優良教師的成功經驗為例

國中編班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教育單位,教育部雖三令五申要求學校必須實施「常態編班」,然而卻仍有「掛羊頭賣狗肉」變相編班或實施後教學成效不彰的現象。尤其近日公視「魔鏡」節目的播出,編班問題再度成為社會大眾關心矚目的焦點,甚至直接與中國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一起來深入探究國中常態編班教學問題。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常態編班中優良教師的教學困境與教學策略問題。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二:一、探討國中常態編班教學優良教師的教學困境;二、探討教學優良教師的有效教學策略,再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單位及教師參考,俾能解決常態編班的教學問題與提昇教師的教學成效。
本研究採質性方法為主,研究對象以台北縣國民中學現職教師,在教學方面曾獲POWER教師獎、師鐸獎、於杏壇芬芳錄受提名教師或經學校推薦的優良教師,其教學領域以學習標準差異大的四領域,如國文、英語、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各選取二位教師,共八位教師為研究對象來進行深入訪談研究。
本研究獲致的結論歸納如下:
一、國中常態編班的教學困境包括:「學生程度嚴重差異,影響教師教學成效」、「程度好與程度差的學生難以兼顧」、「教師教學時間不足」、「學生上課的多樣態挑戰教師的班級經營能力」、「學生注意力無法專心,扼殺學習興趣」、「弱勢學生放棄學習」、「犧牲資優學生的學習權益」。
二、針對國中常態編班的教學困境提出的教學策略包括:「教師於課前必須充分備課」、「必須與學生建立學習默契」、「無私的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引導學生參與每一個學習過程」、「教師應隨時擷取新知,並在教材教法上求新求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一樣的作業與評量」、「立即給予學生正面回饋」、「規劃學生能展現發揮的舞台」、「教師應投入更多時間與心思指導學生用心學習」、「以德感化,扮演學生學習路上的領航者」、「個別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可適時運用」。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及結論,分別就教師個人、學校、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進一步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911025
Creators劉淑芬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