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0年代發展的“福利經濟學”認為政府的經濟角色只是在市場失靈(market fail
ure)時介入,推行經濟管制、補貼等公共政策,以達到社會福利的極大化,政府並不
帶任何政治色彩;但事實上,假如政府是中性的工具,那將違反“理性經濟人”的假
設;J.E.Alt和K.A.Chry-stal(1983 PP.28-30) 指出政府的經濟功能包括:生產性、
汲取性和保護性的功能。另外,D.Easton認為“政治是社會價值權威的分配”,準此
欲研究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須考慮政治--經濟的互動性,因此本文擬從公共選擇的架
構--先將政治市場的主要成員:(1)官僚政治(2)民意代表(立法者) (3)利益團體定
位清楚以探討管制政策的形成及影響,分析政府的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富有擴展性,此乃本文的目的之一。
其次,公共選擇理論是要建立與市場理論類似的模型,用以說明公共財在民主社會下
所決定的生產及分配過程,其基本概念包括政治市場所有參與者的各種動機及利益。
由於所有政府機構的立法、行政、管制都屬於公共財,因此本文嘗試評估這些機構達
成社會最適結果的程度,使財政政府能更加務實,此亦本文欲達成之目標。
最後,依A.Prest 看法,管制政策會造成隱蔽性賦稅,但如何估計,尚有技術方面的
困難,但本文擬由管制的競租理論作單一產業隱蔽性賦稅的估計,提供決策者參考的
依據。
本文除了第一章為緒論外,第二章為研究架構:以公共選擇理論為基礎,第三章則介
紹各種管制的經濟理論;第四章則說明隱蔽性賦稅的定義及影響,並說明估計的方法
;第五章利用台灣地區的資料嘗試對公務人員做賄賂行為的實證分析;第六章為結論
。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810 |
Creators | 簡美霎, JIAN,MEI-SHA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