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後冷戰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以「北韓核武危機」為例

中共自一九七八年戮力實施「經濟改革」以來,其在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綜合國力已有大幅提昇之勢,並獲得了世界各國的極度重視與憂慮,致使近期有關「中國威脅論」或「中國即將崩潰」等各式論點已充斥於國際社會之間。而且在東亞地區存有「台海衝突」、「北韓核武危機」和「南沙群島主權爭議」等三個危機引爆點,都與中共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其中北韓在後冷戰時期所引發的核武議題,已成為區域威脅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北韓飛彈的試射更使得威脅的影響遍及全球。在東亞地區的危機中首推北韓核武問題最難掌握,且危險程度也最高。因此北韓發展核武對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無疑是一大挑戰,其目的就是要迫使美國進行雙邊會談,意圖藉此取得國際援助,以解決國內日益緊張的政治與經濟問題,並與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解除因被稱為「邪惡軸心」而產生的潛在威脅。
現階段中共在對外關係上仍是標榜「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以靈活的外交策略,追求成為世界強權為目標。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就是要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努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長期的、良好的國際環境,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因此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仍然是中共目前國際戰略的中心目標,而且經濟發展也是中共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中共建政以來的外交政策兼具了持續性與變革性,特別強調「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基本原則。
北韓核武危機是當前亞太地區安全局勢中的重點。在相關強權和國際社會皆主張透過談判解決之努力下,局勢將得到緩和。台灣應支持朝鮮半島非核化,支持和平對話解決。尤其在中共積極從事北韓核武危機協商工作之際,台灣應慎防中共藉機將兩岸問題納入協商範疇,以作為對美國或國際間談判的交換籌碼,而損及台灣應有的利益。兩岸協商已中斷多年,緊張情勢已日益嚴峻。當我們身處危機的熱點中,如果仍不以安全與穩定為施政之最終考量,展現外交工作的彈性與靈活,則將斷送數十年來勤奮建設的經貿成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9220251
Creators盧敬銘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