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1
  • 1
  • Tagged with
  • 12
  • 12
  • 12
  • 12
  • 10
  • 10
  • 8
  • 7
  • 7
  • 7
  • 6
  • 6
  • 6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後冷戰時代中國新安全觀:以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為例

吳及齡, wu, chi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探討冷戰結束後,中共面對國際格局變化、國內情勢走向,及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升高下,國家安全觀相應的變動與演化,以及中共如何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運用其當前的國際地位,介入北韓核武危機的處理。 自冷戰結束後,中共所處的國際安全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使中共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共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威脅論」、「和平崛起」與「北京共識」等價值對立的論述,不時浮沈,對中共國家未來發展,既充滿希望,又滿佈疑懼;既企圖將中共融入世界,又害怕國力增強的中共,將挑戰當前國際權力結構,形成國際安全潛在的威脅,始終無法就中共崛起的定位達成一致共識。 在北韓核武危機問題上,中共藉召集六國多邊會談之機,進一步擴大其在亞太安全事務上之影響力及發言權,挑戰美國長久以來主導亞太安全事務的霸權地位。基本上而言,美中關係在當前國際新形勢下,雖有共同的利益--共同制約北韓發展核武及武器擴散,目前確是合作關係,但是兩國根本價值、利益都不相同,雙方關係改善只是暫時現象。 就中共而言,在美國與各國一再請託下出面斡旋北韓核武危機,亦有其本身的戰略考量與安全需求。從地緣政治上來說,北韓是中共東北邊界安全的緩衝地帶,朝鮮半島的形勢變化關係到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北韓核武問題處理不好,出現新的戰端,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共,不但影響經濟發展,也對中共成為新世紀的大國地位,造成衝擊。如果順利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危機,有利於杜絕美國勢力染指朝鮮半島,鞏固中共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對形塑中國的大國地位,具有重大的意義。 國家利益的界定決定其所欲採行的手段,在改革開放後,中共的國家安全概念及其實現手段是以中共國家發展利益為主要訴求。當前中共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和政治安全鬥爭,而是以綜合國力大小高低為主題。如何建構一個和平穩定的週邊環境,以利中共從事經濟建設,以達成提昇綜合國力的國家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安定自是成為中共國家安全的核心,50年代建政之初,韓戰即使中共東北邊境陷入危險境地,對甫建政立國的中共,影響至為深遠;而當前的北韓核武危機在經過十餘年的周折,仍未得到最終的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再度成為中國安全的一大隱憂,新安全觀是中共應對北韓核武危機的指導準則。
2

後冷戰時期北韓研發核武之意義與影響:1993─2003

歐陽文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3年年初與1994年北韓核武危機似有雷同之處,都是北韓打核武牌,迫使美國解決伊拉克問題,同時無暇兼顧東北亞地區,也是金正日慣用的戰爭邊緣(Brinkmanship)做法,利用研發大規模武器或從事作戰準備,要求直接談判,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互相外交承認,以換取北韓停止發展核子武器計畫,從以獲得相關的經濟援助。隨著蘇聯政權解體,東歐各國和平落幕的局面並未擴散到東北亞地區,北韓趁著冷戰結束之際,大舉研發核武動作,對東北亞地區構成重大影響,也從孤立無援的弱國擠身成為談判大國。畢竟東北亞地區複雜的局勢與中東地區不同,周邊強權看法、主張亦不同,增加處理上的難度。 第一次北韓核武危機以來,透過日內瓦協議架構(Agreed Framework)和KEDO的運作,日本首相小泉還於2002年9月首度訪問北韓商談雙方建交事宜,使東北亞暫時獲得安全與穩定。然而,由於美國布希總統點名北韓為「邪惡軸心」,再加上美軍進攻伊拉克的行動,使平壤產生威脅感,深恐美國出兵發動第二次韓戰,因而利用美國集中精力對付伊拉克之際,重新啟動核電廠到試射飛彈,乘機以核武敲詐美國,並以威脅南韓和日本進行要挾,一時東北亞情勢有如三溫暖般急熱急冷,這也是北韓在第一次核武危機後,嘗到甜頭的代價,試圖在美國分身乏術之際,再來一次看看。朝鮮半島的穩定攸關東北亞地區安定,若以冷戰期間的思維考量,似圖以經濟制裁與圍堵政策欲想解決北韓問題,在金正日靈活的外交手段及戰爭邊緣的策略下,短期看到成果極為不易。北韓的問題不僅是核子問題,亦有生化武器、飛彈研發、武器輸出等嫌疑。因此,只要北韓的意圖不明朗,那麼,北韓的威脅對東北亞地區將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南韓、日本受限與美國訂定條約關係,無法發展長程飛彈,然北韓一再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導彈飛彈,甚至還發射飛彈從日本領空飛越,普遍提醒日本、南韓民眾,國防事務應該要注意,提高警覺才是正確選擇,也激發東北亞各國對區域安全的重視。 美國正透過以軍事全球化的方式,進行全球性的軍事收編。這種以美國為主導,以軍事力量為工具,以全球為客體的軍事全球化,在打倒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與剷除伊拉克海珊政權達到頂峰。但遇到東北亞的北韓,美國的軍事力量便遇到挫折,原因在於東北亞的權力版圖太過於複雜,各方的勢力與利益均在其中,特別是北韓可能擁有核子武器,而美國也表示,美國可以同時進行兩場戰爭,短期間戰爭的恐怖陰影正籠罩著東北亞地區。現階段俄羅斯、中共、日本、南韓並不想與北韓之間有任何的衝突發生,因為維持區域內的穩定和平,才助於各國的經濟發展,若有任何的衝突或戰爭發生,對東北亞各國均會造成重大傷害。美國未嘗不是以經濟的角度,來看整個區域相關的情事,其實美國在東北亞利益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幾乎完全相同,就保護美國本土不受武器攻擊而言,美國主要憂心的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漫無張法的擴散,在東北亞地區,擁有核武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共、北韓在內,潛在的威脅是其他沒有核武國家錐心之痛。以北韓核武、導彈發展的現況,其投射技術與命中公算逐年都在進步,連美國本土也被受威脅,更加深東北亞各國的擔心。 南北韓與朝鮮半島周邊四強―美、日、中、俄,透過談判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危機,美國與東北亞各國對北韓核武問題各有不同看法與立場,要在短期內形成一致共識實非易事。關鍵的因素在於美國與北韓的態度,美國政府首要條件是強烈要求北韓放棄發展核武,不可擁有、不可輸出、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當北韓同意之後,再談關係正常化及經援之事。而北韓則要求美國先同意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保障北韓政權的安全後,在討論對北韓核武設施檢查問題,雙方針峰相對互不讓步,陷入僵局在所難免。美國布希總統曾表示,「如果北韓放棄核武發展計畫的話,美國會在多方框架下,向北韓提出書面安全保障提案」。這顯示中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凱利,這段時間來回穿梭於北京、平壤、漢城、東京,希望第二次六邊會談儘速能實施,然美國與北韓立場不同,尚需共同努力以赴。 總結來說,北韓慣用「戰爭邊緣」政策,步步均在險中求勝,但大都能為平壤獲取不少的政治及經濟利益。東北亞地區在冷戰結束10餘年後,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本地區缺乏類似北約組織的集體防衛體系,及有效解決區域問題的多邊安全對話機制,六邊會談的重要宣示,不管其談判成果如何,在首創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的先例,與會各國若能把握契機,共同努力推動建立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的正式機制,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問題,必然較為樂觀。兩岸關係應著眼於「戰略性」、「結構性」層次的問題,尋求長期解決的方案。究竟應該定位為「國家對國家」之間,或「政府對政府」「政黨對政黨」等主體的競爭,這是存在兩岸各自內部之間一直有很大的爭議,也是雙方形成共同「國家利益」的重大障礙。在政治上,中華民國是民主法治國家,因此,當主流民意認為應該放棄戒急用忍政策,政府當局就應該改採務實可行的路線,擴大執政的合法性基礎(九二共識、新中間路線、四不加一個沒有、經發會共識、國統綱領)。經過分析中華民國的「國家利益」,兩岸未來的「統獨」立場,將取決於兩岸雙方能否有意識「共同利益」的真諦,尋求國家利益的「平行一致」?若然,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將會持續和平落幕,最終邁向統一;否則,兩岸關係繼續長期「零和對抗」、「利益衝突」,臺海雙方終究不免一戰。
3

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區域安全

蔡顯炎, TSAI,HSIEN-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冷戰結束之後,隨著蘇聯之垮台以及南韓與中共之建交,使得北韓在東北亞區域內之地位受到嚴重之衝擊,再加上經濟上之困難,使北韓為了本身安全以及政權之存續,引發了一連串的核武危機。北韓以核武牌作為談判之籌碼,為自身爭取到龐大的國家利益,獲取了其最需要的能源以及輕水式反應爐,並在談判過程中使美國做出了讓步。美國防止核子武器進一步之擴散,而對北韓採取紅蘿蔔加棍子政策,另一方面加強與盟國之聯繫,以期可順利解決核武危機。以現實主義來看北韓之外交策略,北韓透過核武的運作,成為區域內的主要行為者。 北韓核武危機期間雖經歷了柯林頓總統與小布希總統之北韓政策演變,但整體而言,仍持續朝對話與協商發展。「六方會談」主要係為解決北韓所引發之一連串的核武危機,所設立之一個多邊會談機制。中共持續在北韓核武問題上積極進行外交斡旋,說服各國參與北京的「六方會談」,使得會談成為實現東北亞區域各國之國家利益的角力場。而南北韓關係亦為區域內之重要變數。南北關係之演變,是朝鮮半島和平安全之主軸,今後兩韓是戰是合,顯然具有決定性之因素。四強對朝鮮半島雖有相當之影響力,卻無法改變雙方的真正意向。 美國希望各國藉此對北韓施壓,共同承擔對北韓談判之責任,共同來實現與對北韓的承諾與援助;中共則大力促成「六方會談」之舉辦,希望藉此奠定大國之地位以及逐漸掌控在東北亞區域的主導權,削弱美國與日本在東北亞之影響。日本則欲藉由會談重建其在東北亞式微之影響力,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後,將戰略重心由歐美地區轉向亞太地區,將北韓核武危機視為提升其國際地位的一個機會,扮演各國孤立北韓政策的平衡力量。南韓則是利用此次危機,提升對朝鮮半島事務的主導權。南韓延續陽光政策,並提升在區域之自主性與獨立性,在中共與日本於東亞地區權力之競逐間,增加自身之發言權與地位。雖然就當前情勢而言,南韓尚無脫離與美國軍事同盟之可能,未來東北亞區域之前景,南韓之策略將會為東北亞之權力平衡帶來何種衝擊,更是值得觀察。
4

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角色與展望 / China in Six-Party Talks: Role and Prospects

倪智琳, Kitty Noel Ng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後,朝鮮半島依舊是東北亞區域勢力的交會點,區內相關國家始終沒有放棄在該區的利益。在2002年北韓核武危機嚴重影響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從中協調舉辦了「三方會談」及六輪「六方會談」,與東北亞相關國家尋求和平解決對安全的憂慮,令北韓放棄核武計劃。在會談中,中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令人關注。 本論文透過回顧中國在六方會談與北韓核武危機中扮演的角色,探討中國的戰略和分析其他參與國對中國的評估。隨著中國國力的相對崛起,中國在北韓核武危機與六方會談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中國的東北亞政策採用現實主義的路線,維護北韓政權的存續,亦同時保障中國的安全利益﹔藉由主導六方會談去穩固區域現狀,以強化區域領導者角色,符合其最大的國家利益。 / After the Cold War, the conflict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still remain unsolvable over half century, the related countries have not given up its interests in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In 2002,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has brought up the serious security concern to the Northeast Asia. China has organized "Trilateral Talks" and "Six-Party Talks", hoping to find a peaceful solution through mediation. China had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Talk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ole and strategies of China in Six-Party Talks. China, as host of the Six-Party alks, played a vital role and had been engaged in more active diplomacy to defuse this crisis, leading its growing influence in the Northeast Asia. China has the potential both to guarantee North Korea's security, and to impose and enforce a denuclearization agreement.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Six-Party Talk is to eliminate the North Korea nuclear capability, stable the status quo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strengthen its influence in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
5

後冷戰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以「北韓核武危機」為例

盧敬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自一九七八年戮力實施「經濟改革」以來,其在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綜合國力已有大幅提昇之勢,並獲得了世界各國的極度重視與憂慮,致使近期有關「中國威脅論」或「中國即將崩潰」等各式論點已充斥於國際社會之間。而且在東亞地區存有「台海衝突」、「北韓核武危機」和「南沙群島主權爭議」等三個危機引爆點,都與中共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其中北韓在後冷戰時期所引發的核武議題,已成為區域威脅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北韓飛彈的試射更使得威脅的影響遍及全球。在東亞地區的危機中首推北韓核武問題最難掌握,且危險程度也最高。因此北韓發展核武對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無疑是一大挑戰,其目的就是要迫使美國進行雙邊會談,意圖藉此取得國際援助,以解決國內日益緊張的政治與經濟問題,並與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解除因被稱為「邪惡軸心」而產生的潛在威脅。 現階段中共在對外關係上仍是標榜「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以靈活的外交策略,追求成為世界強權為目標。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就是要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努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長期的、良好的國際環境,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因此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仍然是中共目前國際戰略的中心目標,而且經濟發展也是中共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中共建政以來的外交政策兼具了持續性與變革性,特別強調「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基本原則。 北韓核武危機是當前亞太地區安全局勢中的重點。在相關強權和國際社會皆主張透過談判解決之努力下,局勢將得到緩和。台灣應支持朝鮮半島非核化,支持和平對話解決。尤其在中共積極從事北韓核武危機協商工作之際,台灣應慎防中共藉機將兩岸問題納入協商範疇,以作為對美國或國際間談判的交換籌碼,而損及台灣應有的利益。兩岸協商已中斷多年,緊張情勢已日益嚴峻。當我們身處危機的熱點中,如果仍不以安全與穩定為施政之最終考量,展現外交工作的彈性與靈活,則將斷送數十年來勤奮建設的經貿成果。
6

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

陳光炳, Chen, kuang-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北韓以核武及導彈作為對抗美國的「護身符」,也是其突破外交困境及獲取 經濟援助的 「工具」,嚴重威脅國際不擴散建制與東北亞安全。中共曾協助北韓提前突破鈽提煉技術,另北韓自巴基斯坦迂迴獲取中共濃縮鈾技術,中共也曾提供北韓蠶式反艦導彈、飛毛腿B型防空導彈(SCUD-B)與技術援助,同意北韓參與東風61型(DF-61)導彈研發工作。中共在北韓核武及導彈發展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北韓分別於1993年及2002年發動核武危機,美國與相關國家籲請中共出面協助化解危機,中共則利用其在北韓核危機中的獨特地位與影響力,巧妙地將相關國家對中共的期望,轉而謀取其政經利益。在第一次北韓核武危機中,中共發揮勸和與促談作用,有助於雙方最終達成「框架協議」,就其所發揮的作用而言,勉強可稱為斡旋者及調停者。第二次北韓核危機中,在中共協調與斡旋下,假北京舉辦三邊會談與六邊會談,將危機導入和平解決的軌道。中共扮演會談的東道主、會議主席的角色、斡旋者與調停者的角色,有助於提高其國際地位的影響力。 中共正趁勢將其影響擴展到其他領域,而且結合其經濟實力來營造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外交環境,利用市場和經貿關係的巨大輻射力使國際社會日益向中國靠攏,一個新的國際外交與經濟核心正在北京形成。 / North Korea has used nuclear program and missiles as “amulet”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strument for acquiring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benefits. It obviously threats to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ern Asian. China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North Korea’s nuclear and missile programs. North Korea achieved breakthrough of plutonium refiner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hina and acquired China’s uranium enrichment technique through Pakistan. China also provided North Korea with Silkworm anti-vessel missiles, Scud-B missiles and other technical aids. China agreed North Korea to participate in China’s development of DF-61 missiles. Two nuclear crises were provoked by North Korea in 1993 and 2002, respectively.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nations concerned urged China to help resolve the crises. China took advantage of its distinctive position and influences to ga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first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China’s role can be viewed as “mediator” or “intervener” because of its influence on US and North Korea to achieve an “Agreed Framework” finally. With China’s coordination, the tri-party and sex-party talks help in Beijing led the second crisis to a peaceful resolution. China’s roles as host and chairman for the meetings, intervener and mediator have effectively demonstrated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China is exploiting any opportunities to extend its influence to other areas as well. By using its economic power, China is creating a favorable foreign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closer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A new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power is forming in Beijing.
7

北韓核武發展對中共國家安全影響之研究 / The study of North Korea`s nuclear weapons development`s influence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PRC

林彥廷, Lin, Yen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北韓研發核武與彈道飛彈對東北亞區域安全造成嚴重衝擊,自1994年以來的北韓核武危機至今仍未獲得解決。在2002年北韓承認持續發展核武後,中共在核武危機中擔任調解人的角色,分別舉行了「三方會談」以及六輪「六方會談」。中共希望透過多邊主義中的談判方式,和平地解決北韓核武發展問題,並提高自身在朝鮮半島議題上以及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但北韓至今仍未放棄核武發展,且從2006年以來一連串的核子試爆、長程火箭與飛彈試射使東北亞安全情勢極度惡化。 平心而論,中共目前是世界上對北韓影響力最大的國家。除了因為韓戰所建立的傳統「血盟關係」,以及在1961年兩國之間所締結之「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之外,近年來,中共也提供北韓大量的經濟援助,包括糧食、重油與其他的戰略性物資。但北韓自2006年以來的彈道飛彈試射與地下核武試爆,確實已經對中共的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北韓研發核武的問題若不解決,將會動搖現行「核不擴散」機制的權威與可信度,甚至造成東北亞區域各國,例如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競相研發核武的可能性,進而引發區域軍備競賽與核武擴散,對中共的國家安全造成損害。其次為北韓研發核武若引起美國的軍事先制攻擊,其難民問題對中共東北邊境所造成的威脅。最後則是北韓的核武研發與常規軍力對中共所造成的直接威脅。此外,北韓研發核武也對中共在於1996年出台之「新安全觀」造成衝擊,尤其中共官方在未來評估東北亞區域安全問題時,勢必將對「新安全觀」作一定程度的修正。在中共的綜合國力以及在亞太地區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前提下,中共將藉由北韓這根國際政治權力槓桿,與美國共同形塑未來朝鮮半島的全新權力格局。本研究即欲探討做為北韓傳統支持者與核武危機調停者的中共,如何處理北韓研發核武對其國家安全所造成之威脅。 關鍵詞:中共、朝鮮半島、北韓核武危機、新安全觀、彈道飛彈、軍備競賽 / North Korea developed nuclear weapons and ballistic missiles pose a serious impact on Northeast Asia, since 1994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has yet to be resolved. North Korea admitted in 2002, continued to develop nuclear weapons, PRC in the nuclear crisis as a mediator, were held “tripartite talks” and “six-party talks.”PRC hopes of multilateralism in the negotiation and peaceful resolution of North Korea's nuclear issue and improve their own issu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influence. But North Korea has yet to give up nuclear weapons development and since 2006 a series of nuclear tests, long-range rocket and ballistic missile launch to worse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In all fairness, the PRC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greatest influence on North Korea's state. Apart from the tradition established by the Korean War "clan relation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1961, concluded the “Sino-Korean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treaty”, the recent years, and that China provides North Korea substantial economic aid, including food, heavy oil and other strategic materials. But North Korea since 2006 ballistic missile and nuclear test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of PRC. This study anticipates exploring the trend and change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Policy and New Security Concept of PRC. The main research goal: to discuss North Korea`s traditional supporter and mediator, PRC, and how to handle North Korea'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posed to their own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s. Keyword: PRC, Korean Peninsula,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New Security Concept, Ballistic Missiles, the Arms Race.
8

中共「新安全觀」下的朝鮮半島外交政策:以「六方會談」為例 /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Foreign Policy in Korean Peninsula: The Case of Six-Party Talks

楊名豪, Yang, Ming 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2002年朝核危機引發後,中共居中折衝尊俎,舉辦「三方會談」及數輪「六方會談」,使朝核危機相關諸國得以齊聚北京協商處理朝核問題,揭開朝鮮半島歷史之新頁。中共雖非當事國,然涉入與影響之程度均較前次危機為深,其政策及角色皆有研究之必要。「新安全觀」提出迄今已近十年,做為中共國際關係的「理論」,直接指導其外交政策,其意涵著重於與冷戰思維的差異,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及對「非傳統安全」的關照為其理論核心,在實踐上則以多邊安全合作為最要,而近歲於朝鮮半島發展之多邊安全合作正為「六方會談」。是故,本論文冀望能從「新安全觀」意涵在「六方會談」的實踐與挑戰,探析中共朝鮮半島政策之走向。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一)詮釋中共「新安全觀」的動機與意涵;(二)具體呈現中共與各國在朝核問題的立場及互動作為;(三)評估「新安全觀」在「六方會談」中的實踐與挑戰,並分析其朝鮮半島政策取向。 / 「新安全觀」在「六方會談」中體現於以下幾項作為:(一)穿梭籌辦歷輪會談;(二)戮力於會談制度化;(三)保障參與各方權益。然而,「新安全觀」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最值得關切者有冷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軍事同盟、朝核危機當事兩國的立場分歧、「中國威脅論」的陰影等。大體上,中共對於朝核問題的政策立場有三:(一)朝鮮半島非核化;(二)區域的和平與穩定;(三)以外交談判解決。此外,還強調在解決朝核問題的同時,必須照顧到北韓的生存利益,而為因應諸多挑戰,中共的朝鮮半島政策可能將朝以下方向發展:(一)擴大多邊安全合作;(二)鞏固大國共同利益;(三)強化南韓合作關係;(四)引導北韓經濟改革。因此,就現階段政策取向而言,中共應會並用多邊與雙邊外交途徑,在朝鮮半島持續勸和促談,扮演多重建設性角色,而「新安全觀」若要被徹底落實,將取決於中共的國家利益能否持續與「新安全觀」所訴諸的理念相結合。 / This study anticipates exploring the trend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Policy of China by underst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NSC) in the Six-Party Talks. The main research goal includes: to interpret the motivation and meaning of NSC, to present China’s position and behavior with other nations in terms of 2002 North Korea nuclear issue, and to evaluate the practice and challenge of NSC in Six-Party Talks. In the past rounds, NSC has been embodied in holding meetings, endeavoring to institutionalize, and ensuring the right and interest of all participants. Even so, NSC has been confronted some challenge in the meantime; embracing the military alliances remained from the cold war era, the gap between North Korea and United States, and so-called “China Threat.” / Briefly speaking, China has three positions in 2002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Denuclearization,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solutions through the negotiation in Korean Peninsula. China also emphasizes that every decision dealing with the crisis should be given consideration to North Korea’s interest. It is highly likely to blossom into what follows for the sake of replying these challenges: To extend multilateral corpor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common interest with other powers,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with South Korea, and to guide North Korea to reform its economy. Therefore, China might use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approach simultaneously; continue to mediate and to play a multip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ve way.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NSC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combining with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ideal of NSC.
9

東北亞地區多邊對話機制之研究 / A Study on Northeast Asia Multilateral Dialogue Mechanism

王韋婷, Wang, Wei-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區皆有定期、頻繁的區域對話,對話內容廣泛,不再是過去國家安全、區域安全傳統定義下的「安全對話」。然而區域對話風氣的盛行,在東北亞地區卻嗅不到一絲絲這樣的氣息。東北亞地區由於本身的歷史特殊性與地緣政治的特性,在國際關係上始終是各國利益的錯綜複雜的區域。 東北亞地區國際政治衝突點主要為:領土糾紛、北韓核武危機、中日關係、日人綁架事件。北韓核武危機背後的動機主要是冷戰為結束之前,美國在南韓部署戰術核武瞄準北韓,北韓基於安全考量,於是發展核武計畫,另一原因則是針對日本,北韓視日本為安全威脅,基於歷史因素,北韓將其核武計畫背後目標對準日本。 冷戰結束後的新安全環境,應該要以區域安全考量為核心,東北亞地區主要的安全形勢是美國仍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安全主導者,同時美日聯盟是區域內重要的安全安排,隨者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中國將在東北亞地區扮演重要角色。多邊協商與合作是解決東北亞地區安全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定期舉多邊對話更可增加行為者之間的了解與互信,多邊主義可以解決區域內危機。東北亞地區多邊合作經驗豐富,雖然多半是非正式的二軌多邊對話經驗,不過非正式的對話多邊機制剛好符合亞太地區的特色,差異性大的亞太國家,或者是在冷戰痕跡深刻的東北亞地區,都以應養成對話習慣,針對區域內的危機熱點例如北韓問題、中日歷史爭議、中美關係、中日東海油源紛爭、日俄領土爭議等問題,都可以藉著多邊對話機制建立信心措施。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六邊會談正好替東北亞國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雖然目前六邊會談是以解決北韓核武危機為主要,不過在六邊會談裡參與成員對等,並且六邊會談也沒有抹煞美國雙邊同盟的功能,日後東北亞國家應可以以六邊會談為基礎,討論更多區域內安全議題,促進東北亞地區的對話。東北亞地區多邊對話機制的發展可以融入冷戰結束後的新興安全觀念。如此一來反而有利既存的六邊會談進一步發展。 / There is EU as a multilateral forum in Europe. There is ASEAN in Southeast Asia for Asia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policies of each country and get better transparency.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Northeast Asia countries have always been complicated and uncertain. However, there is no multilateral dialogue in Northeast Asia. To study the multilateral dialogue mechanis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Multilateralism. And because of the unique security situation in Northeast Asia after Cold War, we have also to take the cooperative security, common security and comprehensive security into consideration. Thus, we can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multilateral dialogue mechanism in Northeast Asia. A multilateral dialogue mechanism is a dialoguing forum that three or more countrie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under some principles, with habits of practicing, without agenda limits, no participation limit, in order to solve security problems and reduce confrontations. The second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happened in 2002. The first Six-Party Talks began in 2003 and has hold for four times until now. Six-Party Talks can be viewed as a foundation of multilateral mechanism in Northeast Asia, despite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As long as Six-Party Talks keeps meeting, it is an achievement of dialogue for Northeast Asia countries. Six-Party Talks makes it possible that solving the crisis in a peaceful way and taking the diplomatic way to engage with DPRK. The Japan-US Alliance is the key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Northeast Asia. Basically,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US and Asia Pacific countries have become a “wheel”. The hub of USA is a key factor of developing a multilateral mechanism or not. To develop a multilateral mechanism in Northeast Asia must cooperate with US and not against its interests in Pacific Asia. Also, Northeast Asia countries have to build their mutual confidence and interests dependence.
10

911後台灣安全環境研究

陳子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911恐怖攻擊事件,對世人造成無與倫比的震憾與驚駭,對世局形成絕無僅有的影響與衝擊。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作為一個關心國家前途的公民,整個國際局勢的發展自不能置身事外,須儘早掌握身為小國的生存安全自處之道,以開拓國家未來發展的願景。 基於上述思維,作者以新現實主義華爾茲的國際政治體系理論的觀點切入,藉由文獻回顧,觀察911後台灣安全環境時,各家學者分別從國際安全、亞太區域、台海安全環境層面切入,發現每個環節對台灣安全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相關因素卻又相互牽連,交叉影響,唯有將三個介面相連結,方可一窺台灣安全環境的全貌。 在新世紀的國際環境,國際體系結構下美中戰略互動,才是影響台灣安全的重要結構性因素。如果美中聯合反恐愈是成功,台灣付出的代價也愈是昂貴,台灣絕對不可輕忽911事件提供中美在反恐上絕無僅有的合作契機,反恐戰爭越久,中共扮演的角色愈形重要,美國就可能傾向中共的一邊,應切忌使台灣問題成為美中關係反恐的籌碼。 世界格局的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美中日三國的互動關係更決定了東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安全環境。對東北亞情勢而言,911後美國支持日本承擔更多區域安全責任,是比較有利於台灣對抗中共的戰略威脅,如何強化台日關係具有重大實質意義。北韓核武飛彈危機,台灣應當注意美日同盟對北韓問題處理的動向;美國是否以台灣利益作為交換與中共合作的籌碼;又萬一在朝鮮半島擦槍走火,台灣尤須對中共藉機武力犯台預作防範。對東南亞情勢而言,政經整合趨勢已是強權角逐的利益所在,台灣卻無對話空間,對於台灣整體安全影響深遠。 911後台灣安全環境,美國與中共的互動存在於台灣戰略布局首要考量的決定性因素。相對於身處亞太形勢中的台灣而言,美中台三邊關係對台灣安全具有決定性地位。美中台三邊無法構成等邊三角形的對等關係,美中關係與美國因素對台灣安全更具有關鍵性影響。911後美國兩岸政策已向中共修正,兩岸關係政冷經熱,政府間僵持對立,而非傳統性安全威脅對台灣已形成潛在隱憂。整體而言,911後的台海安全環境已出現對台灣不利的走勢,而保持現狀不僅符合國際反恐訴求,也是台灣最佳的戰略選擇,關鍵轉捩點在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 關鍵字: 九一一 反恐 台灣 生存安全 國際體系 美國全球戰略 中共新安全觀 美日同盟 北韓核武危機 東協 美中台關係 武力犯台 非傳統性安全威脅

Page generated in 0.02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