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新疆民族關係脈絡下的錫伯文化變遷(1864-1884)-一個察布查爾的民族史研究

本研究回歸邊政研究對新疆少數民族研究的民族史研究傳統,以新疆伊犂察布查爾的錫伯民族為中心,以同治年間所爆發的「伊犂回變」至「新疆建省」這段期間為時間主軸,藉由歷史學之考證、變偽,以及歸納、比較、綜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來處理清朝滿漢文檔案、清朝官書、遊記、回憶錄、民間文獻、田野調查等材料,具體解決1. 清朝成立伊犂錫伯營的背景;2. 伊犂錫伯營的制度;3. 錫伯文化何時產生顯著變化;4. 錫伯文化變遷的內容,等四個研究問題。通過對前述四個議題的完整檢視,本研究得以重新解讀在「伊犂回變」至「新疆建省」這段期間,錫伯民族所持的立場,並進一步填補過去學界對這一歷史時期和歷史事件之研究的空白或是限制。建立在這些較為微觀的民族史研究基礎之上,本研究的研究旨趣,更是要藉此說明新疆各民族文化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現象,以及「你來我去,我來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種新疆民族關係,而抽離當前在「內部殖民」或「愛國主義」的二元對立觀點下,或是在民族識別脈絡下所形成「分族寫志」、「分族寫史」的這一既有思維邏輯,對新疆民族關係討論的限制。進而提供當前對新疆民族關係論述的另一種正面思考的方向,以為資鑑。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259001
Creators蔡仲岳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