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反對勢力與「台灣意識」之研究----民國七十六年九月至七十八年二月民進黨個案分析

本文主旨在探討民國七十六年九月至七十八年二月間,台獨意識與台灣地區政治反對
運動之關係,及其未來可能之發展。
首章為緒論,就本研究之範圍、相關的概念先作界定,另就相關文獻作一探討;並就
本研究所採「價值中立」研究取向、兼採歷史研究法中之「內在研究法」與「外在研
究法」交互運用,並著重於攻治發展之過程研究途徑作一說明,另以圖解說明本文之
研究架構。
第二章,由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思想論起,探討台灣地區近四百年來各階段政治反
對運動國家認同之異同,以釐析八○年代島內台獨意識之興起,實肇因於國際背景、
內部矛盾與海內外台灣人政治反對運動之交相幅湊所致。
第三章,探討台獨意識自「蔡許案」發生後,逐日喧騰及其在民進黨中演變之過程。
本章首就此階段民進黨派系之衍變作一分析,次論「蔡許案」後,該黨各派系對台獨
意識於該黨發展過程各階段中所抱持之態度,以明民進黨各派系台獨意識在目標與方
法上之異同。
第四章,析述台灣獨立運動必然面臨之困境。首就國內反台獨勢力析述,包括國民黨
、民青兩黨、夏潮聯誼會及中國統一聯盟對台獨運動之態度,並論中共政權現階段對
台灣獨立之態度。次論美日與歐洲各主要國家對台灣獨立之態度,以釐析台獨運動可
能之奧援與困境。
第五章結論,綜合以上各章所論,就政治反對之類型、意識型態對政治行為之影響,
及台獨意識促使民進黨二大派系同床異夢之現況,與台獨運動必然面臨國內之壓力與
國際之困境等面向,展望台獨運動之未來,不同手段、方法之台獨意識,極可能促使
民進黨在七十八年大選後步入既分且裂之境遇,新潮流系台獨運動亦將走入死胡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79
Creators林魏立, LIN, WEI-L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