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非政府組織與京都議定書

冷戰的結束,兩強的對峙不再,多數國家在行動上更具彈性,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也於此取得了發展的機會。當各國聚焦於國內事務的同時,全球化的腳步又使其無法置身於國際事務之外,許多看似是一國內部的問題,實已成為全球性的共同問題,環境問題於此時在各個場合中再度被突顯出來,特別是氣候變化的相關議題,更與全球每一份子休戚相關。非政府組織在這一系列的進程中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除了共同參與制訂相關規範,並透過實際的作為形塑大眾的環境意識,更將成為了國際規範的重要監督者。此外,NGO不但是其在數量上與質量上的快速增長,其活動策略與方式更值得注目。本文將以《京都議定書》的形成與談判來觀察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並從《京都議定書》中的重要機制─彈性機制、碳匯(sink)與遵約系統(compliance) 檢視非政府組織是否能影響,以及如何影響這些機制的制定,最後則討論非政府組織在環境議題的展望,期盼爲當前日漸嚴峻的地球暖化問題尋求出路。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30041
Creators朱肇維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