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冷戰後中共地緣政治中的石油戰略

中共自1993年起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國內石油供需態勢產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石油自給的局面正式宣告結束。至2003年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面對國內石油供需矛盾不斷擴大、石油進口依存度逐年加深的局面,制定一套石油戰略已經成為中共的當務之急。在具體實踐上,中共石油戰略主要採取了「加強探勘開發國內石油」、「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體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開發替代性能源」、「多元化戰略」與「走出去戰略」等五項方針與措施。透過上述方向上的努力,中共面臨的「石油壓力」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減緩。
然而,在地緣政治上,冷戰後美國已將中共視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並在全球範圍內對中共進行戰略包圍與圍堵,中共漫長而脆弱的海上石油運輸線面臨著美國潛在的軍事威脅。如何解決在嚴峻、複雜的地緣形勢下,石油輸送線所面臨的軍事安全問題,是中共石油戰略長遠的核心目標。基於地緣政治與軍事安全的考量,採取鋪設陸路輸油管線的方式,逐步減少對海路石油運輸的依賴,似乎已成為中共根本解決「海洋困局」的唯一選擇,而中亞將是此一構想能否實現的關鍵區域。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253028
Creators張智崴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