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3
  • 39
  • 4
  • Tagged with
  • 43
  • 43
  • 43
  • 43
  • 18
  • 17
  • 16
  • 16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冷戰前後台灣地緣政治

尹者江, Yin, Che-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在這複雜且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充滿了各種大小不同的挑戰。自17世紀台灣經由西方海權東來而進入了國際社會,分別由不同的政權治理一段時間,其作為均由統治者決定,不同的政體即有不同的企圖與思維,不同的企圖與思維既改變了台灣的處境與命運。是基於何種因素,才導致此種現象?是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台灣的命運?是強權爭奪利益決定了台灣的命運?抑或是有其他因素呢?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下,我們應如何看我們所處的國際局勢,要如何透過台灣歷史上地緣政治的發展,來探索冷戰前、後台灣的地緣政治的改變,在此一變化中,是否有其可遵循的脈絡?藉以找出一條開拓國家發展的生存空間。 研究地緣政治須瞭解,此處所指的「政治」這一概念,是指「單一國家與其餘國家間的相互關係。換言之,在區域地理及政治環境和他們所構成部份的物質世界及人類整體之間,存在更爲廣泛的關係」。再加上地緣的因素,使地緣政治已成為各國制訂國防和外交,甚至在內政等政策的一項重要依據。各種地緣政治理論的研究,雖然都是以地理環境為基礎,但分析的依據重點有所不同。過去多從歷史、政治、軍事等方面考慮。冷戰後,在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環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也日益重要。 回顧台灣在早期歷史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地緣政治地位,受國際局勢及台灣對區域或世界的影響。台灣在16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回到中國懷抱前,一直是一個無主體性政權統治之地。台灣的統治主體由明、清的北京、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至日本的東京,其一切地緣政治作為皆視其主體政權的利益與政策而定,台灣是毫無喙啄的餘地。這些對台灣具有主體性統治的政權,除中國外,皆與台灣為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傳統風俗習慣,因此,一直把台灣視為其爭取利益之地,對台的建設,亦是以母國利益為導向。四百年前台灣因靠近中國的地緣位置而受到世人的注意,從此以後開始了東西海權圍繞著台灣而展開的互動,台灣的歸屬就在每一次的互動最後上升到戰爭的階段之後被決定了。 在冷戰時期,台灣雖被納入了美國圍堵共產集團的前鋒島鏈中,但美國的主要作為仍是以此一島鏈對抗具有陸權之利欲向海洋發展的共產集團,是封鎖大陸陸權向海洋發展的一種圍堵陸權的思維。而當時台灣一切的努力,是為了要運用外國勢力協助確保台灣安全,準備反攻大陸,要回到大陸上,認為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與希望均在大陸,台灣只是一個暫棲之地。一切作為仍以大陸為主體,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忽略了此時中華民國的主體及政權影響所及僅止於台灣地區,應站在台灣島上以海權的眼光來看未來的發展,利用台灣所具有的海權之利,向海洋延伸,發展貿易,藉以厚植國力,加強與週邊國家的關係、互賴的程度,提升我國家在區域內,甚至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並充份運用國際局勢,結合週邊國家的利益,擬訂適切的地緣政治作為,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在適切的發展方向上。 由於世界地緣政治及亞太地緣政治形勢的變遷,經濟全球化、新科技的發展、民主與人權的抬頭,衝擊了冷戰後的地緣政治,亦衝擊了台灣的地緣政治。全球化與新科技的發展,使得一個以全球做為範圍的市場更形緊密,資金的往來可以無視國界的存在,導致傳統國家主權的鬆動,國家在參與國際活動時甚至必須適度交出主權、國家疆界已再不顯而易見。在此一改變下台灣最好的策略,就是將台灣開放的社會和民間旺盛生命力的優勢儘量發揮,並儘速加入全球化,將自已與全球緊密的連結在一起,暫時擱置代表中國的主權爭議,讓台灣成為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成員、多國公司、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舞台,以為台灣累積維特台灣安全所需的能量,則台灣的國家權力必將會相對擴大,在國際間國家的權力增大,對國家安全亦多一分保障,更進而可能獲得所望之主權。台灣應利用此一機會,可不必然的依循著海、陸權的思維模式,確立國家主體位置,重新規劃與定位台灣在全球的角色。運用民主的普世價值與中國的王道精神,為台灣價值取得戰略制高點,發揮台灣海洋性格彰顯台灣主體性特色,以充實台灣的實力。 經由地緣政治的發展與冷戰前、後台灣地緣政治比較研究發現,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經由地緣政治的發展與冷戰前、後台灣地緣政治比較研究發現,人權、環保議題與經濟、科技發展,已超越國家主權,成為地緣政治要素下的一項。就全球化的地緣政治而言,給予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台灣或許無法擺脫因地理位置,成為強權體系在地緣政治運作上佈局的歷史宿命,但卻可掌握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與在東亞地緣上中轉的重要性,利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優勢,自我定位,在強權體系的地緣政治運作上成為互利的中介,而非其運作的工具。因此,在全球化發展下的地緣政治,台灣具有何種機會,則應從地緣政治的要素上加以觀察。
2

中印關係中的地緣政治因素研究

張文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印兩國均位處亞洲,同屬四大文明古國,有著長遠的交往歷史;在18、19世紀均曾因西方帝國主義侵略,而成為殖民或半殖民國家。因此,中、印兩國人民在文化歷史及國家民族意識上,有著相同的認知背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印度為最早宣布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1954年6月,中國總理周恩來應邀訪問印度,6月28日中、印發表聯合聲明,共同倡導將「和平共處五原則」作為指導國際關係的準則,使得中印關係在1950年代中期以前,享有一段發展的蜜月期。然而,由於歷史遺留下的邊界問題,及傳統地緣戰略思維的衝突,導致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爆發,整個冷戰期間,中、印各自拉攏地緣政治助手,形成相互對峙局面。 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格局,呈現的是美國一超下的多極(uni-multipolar)局面。中國在對外政策上,除了重視與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穩定關係外,也注重協調與俄羅斯、歐洲大國、日本、印度及其他地區大國的關係。同此時間,印度政府亦多方發展與大國的關係,力爭在世界多極化的過程中,使印度從「次重量級」上升為「重量級」,以便有朝一日能躋身「多極」的行列。在雙方領導人均有改善彼此關係意願的基礎上,中、印就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的根本因素-邊界問題,進行多次對話協商。兩國領導人經由多次的互訪,於2005年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兩國2007年的貿易額已達到387億美元,以單一國家而言,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近年中、印的經濟崛起,許多學者從戰略或經濟的觀點,對中印關係未來發展提出看法,其中有持中印對手論者,認為中、印將因為戰略上的競爭而無可避免成為對手;亦有持中印合作論者,認為中、印在經濟利益的趨使下,將成為合作夥伴。事實上,認為中、印未來無論是戰略的競爭對手,抑或是經濟的合作夥件,其中都不免涉及地緣政治因素。近年,許多學者及兩國領導階層,分析中、印兩國在國家發展上,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認為兩國的交往及未來的發展,將是有合作更有競爭,也就是中印競合論的觀點。惟由於兩國同樣面對嚴峻的能源安全情勢,未來中、印雙方在戰略資源方面的競合,究竟是競爭大於合作,還是合作大於競爭,將是影響中印關係未來發展的關鍵變數。
3

中亞新舊勢力的競爭:以天然氣為例 / Old and rising players in Central Asia:The case of natural gas

盧明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led to the creation of five new states in Central Asia. These states: Kazakhstan, Uzbekistan,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and Kyrgyzstan, have become both the object of international rivalrie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rces of new political forces as they act to enlarge their independence in world poli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new and old forces in terms of natural gas in Central Asia. This thesis shows conditions and obstacles of Central Asian States (CAS) to develop their own energy sector.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ose states in Central Asia which possess significant stocks of hydrocarbons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export oil and gas: Kazakhstan, Turkmenistan and Uzbekistan. Furthermore,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erspectives by means of a geopolitical approach. /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led to the creation of five new states in Central Asia. These states: Kazakhstan, Uzbekistan,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and Kyrgyzstan, have become both the object of international rivalrie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rces of new political forces as they act to enlarge their independence in world poli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new and old forces in terms of natural gas in Central Asia. This thesis shows conditions and obstacles of Central Asian States (CAS) to develop their own energy sector.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ose states in Central Asia which possess significant stocks of hydrocarbons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export oil and gas: Kazakhstan, Turkmenistan and Uzbekistan. Furthermore,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erspectives by means of a geopolitical approach.
4

當代中共空軍戰略演變及其對臺海地緣政治之影響

王長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政治以地緣為首要,空權對地緣政治具有關鍵性影響,本文依據地緣政治及空權相關理論推演出國家空權武力平衡線的公式: 空權武力=F(空對空武力;面對空武力;面對面武力;空對面武力) 據此得到中共與臺灣國家空權武力優勢範圍,作為闡釋臺灣地緣政治的理論基礎。 臺灣首要威脅來自中共,中共空軍戰略轉變對臺灣具有重要影響,中共受到國內外、主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空軍戰略由「國土防空」大幅轉變為「攻防兼備」,並確立中共攻佔臺灣、抵抗美日的作戰目標。 「攻防兼備」空軍戰略的涵義:對應較強的敵國是採取積極防禦的策略;對弱勢的敵國卻是以攻擊來要脅。中共空軍戰略的轉變突顯臺灣地緣政治價值,對臺灣政治與軍事上造成嚴重衝擊,臺灣
5

冷戰後中國與中亞五國安全合作關係之研究

張惠卿, Chang, Hu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90年代初,中亞地區情勢的改變,對鄰近的中國而言難免會對安全環境產 生影響。新興的五個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塔 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及土庫曼斯坦將在中國安全環境上 扮演何種角色,亦受關注。 本文研究目的主探討中國與中亞國家於安全合作上的展望。文中以現實主 義性質的地緣政治為研究途徑,分項說明彼此安全合作實踐情形、檢視實 踐成果,了解其間中國的優勢與限制。 促成彼此安全合作的原因是謀求國家安全,這其中包含新疆民族問題,而 對中國而言,由於中國與中亞地區相鄰,因此還需防範各強權在中亞地區 的勢力佈署,其中,中國特別關注美國的影響力。 基於安全考量,中國與中亞國家展開軍事、政治、經濟等近乎全面的合作 交流,其中,中共又將上海合作組織視為彼此安全合作的代表。軍事上, 建立信心建立措施,希望取得互信基礎;政治上,各部門領導人互訪頻繁 ,期營造互動良好的氣氛;經濟上,中共更力促展開包括能源開採、投資 在內的各項經貿合作,期藉由經貿交流,穩固與中亞國家的各項安全合作 關係。至於中共大力推動、且企圖朝經貿合作為主軸的上海合作組織,則 被中共視為是彼此合作的代表。 然而,中國與中亞國家雖有交流之實,但實際成果經檢視後卻未盡如人意 ,無論於軍事、政治、經濟,甚至是中共引以為傲的上海合作組織均存有 限制,箇中原因則與各國勢力介入、中國實力尚不足、彼此發展存有差異 相關。 總體而言,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安全合作關係,有兩項較值得注意的現象: 一、雖安全合作頻仍,但實質效果卻有限;二、在有限的實質效果中,企 圖轉以經貿合作為主軸的上海合作組織,經優劣勢分析後,或許是彼此未 來合作較可期待的機會點。亦即至目前為止,中國對中亞國家的吸引力仍 有限,未來彼此安全合作展望如何,則有賴中國能否成為中亞國家對外關 係中不可或缺的國家。
6

後冷戰時期中共「週邊關係」發展之研究

周德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九九○年代初期,由於蘇聯解體導致國際體系結構產生劇變,致使「兩極體系」演變為「一超多強」型態。美國雖成為全球獨強,但亞太地區卻因蘇聯解體,權力平衡出現不穩定的局勢。此時,中共卻因「改革開放」專注經濟發展,綜合國力逐漸增強,並漸漸的取代俄羅斯在亞洲的地緣政治利益,以致「中共崛起」逐漸成為亞洲的區域強權,致使西方各國感受到「中國威脅論」的壓力。 中共的地緣環境國土遼闊,有2萬多公里的大陸邊界線,並與15 個國家相鄰,有1.8萬公里的海岸線與6 個國家相鄰,可謂陸海兼備,且其部分週邊國家乃區域或全球性的強權國家,如美、俄、日、印等國。因此,中共必然重視其地緣政治利益,積極發展週邊關係,以建立成為區域大國的地緣戰略為目標。拿破崙曾說,「瞭解一個國家的地理,就可以瞭解其外交政策。」故中共近年來一系列的「週邊關係」發展與行為變化,會對亞太地區及我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有何影響,實值得我們注意觀察與瞭解。 冷戰結束後,「地緣政治」進一步擺脫了狹隘的地理因素束縛,進入了研究地理環境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文化關係的階段,因此這一形容詞仍為學者與政治人物所重視。如它使人們聯想到波斯灣的石油供給、分佈不均的戰略礦產、各大陸的農業潛力、險要的海上通道、日益減少的自然資源等等,均可意識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因此,現階段要瞭解中共的對外行為,筆者試圖以地緣政治的觀點切入分析中共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政策上的「週邊關係」發展,來探討中共在後冷戰時期的國際環境地位。 由於後冷戰時期世界新秩序的重組,國際關係轉向「以經濟競爭取代軍事對抗;以談判合作化解敵對衝突」之區域合作與多邊會談的和解氣氛中。正符合中共的國際新秩序觀,即「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一切分歧和爭端」,「通過對話協商增加相互瞭解信任,通過多邊、雙邊協調合作逐步解決彼此間的矛盾和問題」。因此,中共對外的「週邊關係」發展,經個人研究認為是中共在歷經國內、外環境的變遷,藉由經濟改革,全力發展經濟,厚植綜合國力,調整對外政策,透過對話與合作方式,化解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而且「週邊關係」更可以說是中共結合西方和中國固有的地緣政治與中共毛、鄧、江三代領導人的對外思想,辯證發展出具有以國家利益、民族意識及地緣政治的「中國特色外交政策」,以營造和平穩定安全的「週邊關係」環境,使中共在多極化世界中,已建立成為區域「一極」的大國地位,並積極朝向經濟大國的方向努力,提昇綜合國力,爭取國際地位。 關鍵詞:週邊關係、地緣政治、大國外交、新安全觀
7

中共南亞戰略目標與發展之探討

范春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後,全球地緣政治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一是印度洋成為世界海權的「心臟」,二是中國和印度崛起為歐亞大陸上新的地緣權勢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國的安全戰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緣政治視角下,圍繞印度洋海權之爭,三國在印度洋極力締造均勢,並為自己謀求最大的戰略利益。 近幾年美國才赫然發現,一直被忽視的印度其實是南亞安定的基石。不但是全球最大民主國,更是中東、中亞、南亞間的樞紐,一能替民主世界穩住這塊戰略板塊,二能攔阻回教基本教義及恐怖主義。尤其中共崛起態勢森然,印度既能用來抗衡中共,又沒有真把美國比下去的實力或野心,是美國最合適的戰略夥伴?所以美國決心要與印度建立結盟關係,這將使南亞在未來數十年間的合縱連橫關係趨於複雜。 中共為保障經濟發展和能源運輸安全,為了突破「麻六甲」海峽,只有直面印度洋才能真正達到長期的戰略目的。21世纪的中共大戰略必須依托大陸,面向海洋,一出太平洋,二出印度洋。但對於外人把手伸進亞洲次大陸周圍,難免要讓印度神經緊繃。中共正在改變此前向巴基斯坦一邊倒的南亞戰略,轉而採取一種同樣重視對印關係的平衡外交。 美日防務指針和印度的印度洋戰略在威脅中共經濟發展方面不謀而合,客觀上已形成左右中共對外經濟命脈、制約中共海洋經濟發展的力量。無論是主觀願望,還是客觀現實,印度洋戰略因素的發展及其互動,是中共未來安全穩定不可忽視的因素。 關鍵詞:印度洋、地緣政治、能源、安全、麻六甲 / After cold war, global geopolitics has had two radical changes. First is the Indian Ocean becomes the heart of the world sea power; Second is China and India rise as a new power center of geopolitics in Eurasia. Thus, the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America, China and India has focused on the Indian Oce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politics, surrounded by the competition of the sea power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three nations create a power balance vigorously and seek the best strategic benefit for itself. In recent years, the America has suddenly realized that India which has been ignored all the time turns out to b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outh Asia’s stability. It is not only the biggest commonwealth of the world, but also the key position among Middle East, Central Asia and South Asia. It can stand firm this strategic tectonic plate for the democratic world, and also detain the Islam basic religious doctrine and the terrorism. Especially when China rises the situation to be dense, India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strategy partner to the America, for its use to contend with China and lack with real power and ambition to look down upon the America. Therefore, the America has determined to form an alliance with India, which will make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of South Asia more complicated in the future decades. For the long-term strategic purpose, China can only face directly the India Ocean and breakthrough Malacca to ass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The main strategy of China in 21st century must rely on mainland and face the ocean. One is the Pacific Ocean, and the other is the Indian Ocean. However, for those bystanders who put their hands around the Asian subcontinent, it would unavoidably cause India in a state of nerves. China is changing the South Asia strategy, which used to favor Pakistan all the way, and turns into take a balanced diplomacy which puts equal emphasis on India. The defense principles of the America and Japan hold the same view with India’s strategy of the Indian Ocean in threaten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it has become a power to influence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lifeline and restri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cean. Regardless of the subjective desire or the objective reality,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of the strategic factors in the Indian Ocean is a noticeable factor to China’s futur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Key word:the Indian Ocean,Geopolitics, Energy, Security, Malacca
8

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

金佑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歷代領導人的東南亞安全觀、安全戰略目標與政策,若以地緣政治途徑分析,可發現與鄰國動向或周邊事態發展存在密切關連。本論文先簡要回顧毛澤東、鄧小平、以及江澤民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認知與安全戰略目標。接續的研究焦點,即鎖定在胡錦濤時期展開後,中共會如何評估該區域的地緣政治安全形勢?順勢而定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安全戰略與政策內容則為何?而東南亞區域主體-東協國家、基於反恐訴求而強化與東南亞關係的美國、以及東南亞最大的海外援助國家-日本,這些區域主要行為者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議題上,又會對中共的安全戰略與政策引發何樣的機遇和挑戰? 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受到東南亞海域(如麻六甲海峽、南海)位置與資源、東協整合進程、以及美日兩國之勢力部署等,有關地理格局和地緣政治因素之交互作用。在針對相關因素的評估參酌之下,中共確立以「和」為先戰略以及政治「睦鄰」、軍事「安鄰」、經濟「富鄰」之政策方針,深化與東協國家的交流及聯繫,以圖經濟實力與友好形象的連帶提升,進而推展對區域事務的影響力。惟當中共的戰略及政策執行,面對東協國家、美國、日本等區域主要行為者,就有關東南亞穩定與繁榮之促進,儘管似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交集,並為中國國力增長創造有利機遇;政治影響力的消長、經貿較勁、能源競逐、軍事威脅,諸般因素的糾葛拉扯和連鎖效應,卻亦形成嚴峻挑戰。鑑往知來,十七大後仍由胡錦濤持續主政的中共,在深化與東協國家合作以求實現互利共贏的背後,競奪區域主導權的別有居心企圖,為海域開發或掌控而擦槍走火的軍事張力,這些對中共安全戰略形成質疑及挑戰的議題,恐怕才是外界鎂光燈之實質聚焦所在。
9

中國與美國在朝核六方會談之策略研究-地緣政治角度的分析 / The strategies of China and the U.S. In the six-party talks concerning North Korea's nuclear dispute: a geopolitical analysis

孫爾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全球地緣政治大格局來看,中國代表的陸權力量在崛起的過程中,與美、日所代表的海權勢力對抗中,朝鮮半島,尤其是北韓的地緣政治地位及其對中國地緣戰略考量,自古以來即位居一極為重要的地位。 在全球化影響下,每個國家與其他國家互動更為頻密,如何在地緣政治上發揮影響力、爭取國家利益,就成了國家安全及生存發展重要項目。如何在強國地緣政治框架上尋求突破,建立一套完善的中長期發展策略,制衡強權控制或是發揮優勢參與權力分享,都是一項困難且不易達成的目標,也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嚴峻問題。 東北亞地區各國之間的合縱連横、明爭暗鬥,幾乎是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群雄爭霸的翻版。作為東北亞一員的臺灣,應認知到東北亞相關情勢的發展將對我國家安全造成影響外,對我國家安全影響甚鉅的美國新世紀亞太戰略中對中國是否從「圍堵」、「圍和」朝「交往」 (engagement)及「平衡」 (balancing)轉變,值予密切關注。 美國與北韓2007年1月16日至18日期間,於柏林舉行雙邊會談,嗣後六方會談各造於2月間達成「213文件」,使北韓核武問題的解決初露出曙光。為確保區域穩定與和平,六方會談與會各國雖表同意與支持,但因各有戰略盤算,又使得東北亞安全機制建立之路充滿荊棘。六方會談機制恰好提供中美二國在東北亞地區競爭與合作的一個最佳舞台,中美二國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目標及策略深值吾人探究。
10

裏海地區石油資源之爭(1992-2000) / The Dispute of Oil in the Caspian Sea Region

許惠雯, Hsu, H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透過地緣政治途徑研究□海地區因石油資源豐富而興起的爭霸戰,以瞭解□海沿岸五國(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然)與其他非□海沿岸國家為取得資源而有的開發、運輸、國際秩序等問題。本論文將探討1992至2000年間,□海地區的石油資源爭霸戰。 本論文認為:蘇聯解體後,□海地區成為國際政治互動的熱點;□海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不僅極具經濟價值,□海地區的地緣地位更具戰略價值;因此,□海地區的石油爭霸戰之所以越演越烈、越形複雜,乃是因為它牽動了該地區的國際政治勢力消長問題:從而可以斷言,□海地區石油爭霸戰的動因乃是該地區的地緣戰略利益以及石油資源經濟利益,而其爭執的主要關鍵問題在於□海的歸屬權以及運輸油管的建造。此一假設命題可再引伸為下列邏輯相關子命題: (一)蘇聯解體後,□海地區成為國際政治互動熱點。 (二)□海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不僅極具經濟價值,□海地區的地緣地位更具戰略價值;因此,□海地區的石油爭霸戰牽動了該地區的國際政治勢力消長問題,而使該地區的情勢更形複雜。 (三)□海地區的石油爭霸戰的動因乃是該地區的地緣戰略利益以及石油資源經濟利益,因而牽動的不僅是□海地區的國家,連若干非□海地區的強權或組織-美國、中國、北約也涉入其中。 (四)各國在□海地區爭執的關鍵問題有二:一為□海的歸屬權爭議;另一則為油管管線運輸問題。 上述四命題構成本文核心論點;而對應此四個論點,本論文將分六章探討。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假設命題與研究架構、文獻述評與研究途徑。第二章:□海地區霸權爭霸戰。本章將探討俄國、美國、伊朗、土耳其、中國等在此區相互爭戰的情形。第三章:□海的歸屬權爭議。此章將探討目前□海歸屬權的爭議。第四章:油管管線運輸問題。本章將介紹目前現有的油管以及籌畫中的油管路線。第五章:結論。總結整個論文之重點及研究之結果。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has been to study with the use of geopolitics way to understand the dispute of oil of development, carriage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problems in the Caspian Sea Region(including Russia, Iran, Kazakhstan, Turkmenistan and Azerbaijan). The proposition of this thesis is that after the decomposition of Soviet Union, the Caspian become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focus. The rich oil reserves is not only involving economical interest, the geopolitical location of the Caspian Sea Region is but also engaging these states in strategical advantage. Accordingly, the dispute of oil in the Caspian Sea Reg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orce. And the major problems are the right of the Caspian Sea and the oil pipelines of construction. The proposition comprises the contention of this paper, and it will be discussed in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exordium.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haggle in the Caspian Sea Regi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ispute of the right of the Caspian Sea.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il pipelines. And the last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ge generated in 0.03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