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研究

本論文係就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加以研究,不僅僅囿於對該制度進行理論上的探討,更注重對該制度司法實踐運作的研究,以基礎理論為經線,以各處理制度為緯線,對有關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的林林總總問題或發表初探之論,或抒一己之見,或更作詳述。
  本文首先論述有關勞動爭議的概念、勞動爭議產生的原因、勞動爭議的發展與種類。並將勞動爭議定義為:是指勞動法律關係的當事人之間在享有勞動權利或履行勞動義務過程中發生的分歧、矛盾而引起的爭議。而後就法律面,包括就勞動爭議制度的立法考查、立法模式及法律地位加以探討。綜觀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立法狀況,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從1949年10月至1957年,是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立法的初步建立時期;第二時期是從1957年至1980年,是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立法遭到破壞和停滯不前時期;第三時期是從1980年至今,是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立法得到恢復並逐漸發展的時期。本文分別予以詳述。
  接下來就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予以較全面的概況介紹,包括各制度間之關係,其意義,原則及法律依據等予以探究。本文並將勞動爭議處理界定為: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專門機構,對勞動關係雙方當事人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的活動。本文並分別以專章之方式,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與訴訟,予以系統介紹,並將其實務上發生之問題,加以說明及檢討,本文並且尤其側重程序面之評析。由於集體合同爭議的特殊性,本文將其獨立加以討論。
  文末,就中國大陸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從理論與實務面,提出多項分析及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080
Creators廖志原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