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大陸九零年代工業佈局與其對產業分工的影響

產業佈局,乃指一國產業在其領土範圍內所作的配置,而產業分工,謂之隱含在佈局背後各地區所具備的專業生產特色,因此佈局為表層,分工為裏層,且「地區」為兩者間分析、比較的基礎。由於產業的種類繁多,國家的領土也往往佔有一定的空間,因此兩者搭配的結果,產生了多種型態的產業佈局,也造成依循不同佈局下的產業分工。
對於一個領土遼闊的大國或是市場機制尚未完全自由運作的發展中國家,由於產業發展的空間寬廣,或是國力有限、急需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專注於規劃該國產業的佈局,使其一方面達成區域的均衡發展,一方面達到產能的充份發揮,以提升其國力。而現今的中國大陸正好符合領土遼闊與經濟發展中兩項條件,所以產業佈局與產業分工對其格外重要,如何運用本身與境外、官方與民間的力量完善其產業佈局,強化其產業結構,以進一步提升其經濟成長,為各界所矚目的焦點。
數據資料顯示,九○年代中國大陸除了少數開採自然資源的產業偏向內陸地區外,絕大多數產業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且比重超過內陸甚多,特別是和日常生活相關的現代工業產品,近八成由此一地帶產出。但即便是東部沿海地區,區內各省的產出,甚至同一省內各縣市的產出也差異甚大,因此「不均衡」可說是中國大陸現今產業佈局的一大特色,也因此其地區產業分工是在此一前提下開展的。分析結果顯示,儘管東部各地在多項產出領先,但其專業項目集中各項輕工業與加工工業,中部則在農產加工業、採掘工業與原材料工業較具專業水準,而西部地帶儘管各項產出明顯落後,但採掘工業和原材料工業仍是其相對較發達的項目,也構成本地專業生產的重心。由此可知,在產出一面傾向東部的情形下,各地區仍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發展方向。
造成中國大陸產業如此佈局的內部成因,除了自然因素,如土地、礦藏、能源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人文條件,如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的限制。東部各省普遍在多項人文條件上領先中西部地區,廠商在此容易籌集資金、勞動力與技術等生產要素,其產品也容易在此尋獲市場,因而在中國大陸邁向市場經濟後,自然吸引大量企業進駐,造成東部地區多項工業的蓬勃發展,和內陸地區有明顯的差距。此外,由於中國大陸至今產權尚未完全私有化,中共的計畫體制仍具操控產業佈局的力量,特別在一些需要經濟規模且外資參與度不高的產業類別,如石化、鋼鐵、化學工業等。計劃體制介入產業生產的結果,儘管仍是以「效益」為發展的核心,但無疑地將會參雜了「公平」的考量,使內陸地區的佈局比重有所提升。同時,由於中共在各地計劃投入的方向並不完全相同,也因此在調整佈局比重時有助於產業分工的確立,進一步增進區域間的相互依存度。而在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後,外人投資與出口貿易成為影響其產業佈局的新因素。受到中共政策與前述人文條件的影響,外人投資與出口貿易九○年代仍多集終於東部沿海一代,且兩者高度相關。外人投資項目多為紡織、食品工業系統與機電類產品,所以也替這些項目的東移提供了新動力,促使其東部的佈局比重進一步提升。
產業如此密集分佈於中國大陸的東部,表此一地帶的效益應高於其他地區,利用財務報表中多種指標對不同地間作比較,可映證此一結果。中西部地區只有在部份指標上領先東部地區,且領先的原因多為受到部份省份極端值的影響,在扣除這些極端值後,地區間的佈局效益排序又多回到東高、中平、西低的情況。不過,就中國大陸整體而言,工業佈局效益仍就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像產業規模的提升與分工的強化,都是急需改進的方向。中國大陸的工業儘管集中東部,但產業規模多屬小型企業,且市場機制的不健全又不利於產業的整合。小型企業雖有低價、產銷靈活等優點,但不利於結構提升與技術進步,且佈點分散的態勢也不於塑造出強而有力的分工格局,有礙於地區間的協調發展,並形成地方保護主義的溫床。
所幸,隨著市場機制的強化,各地區得以藉由價格指標逐步摸索出適宜本身發展的方向,不再盲目追求一些投資週期短、價高利大的加工產品,這反映在各地區都有不同的高增長產業,及地區產業結構的趨異。如此的變動態勢,儘管道下世紀初,中國大陸東部地帶仍是產業分佈的重點,多項產業的比重甚至還會增加,但增長的幅度較現今已有所降低,且隨著各地產業增長方向的不同,將造成產業規模的提升,分工型態的改變與分工程度的增加。為此,未來中國大陸的分工型態將趨向水平分工與垂直分工交相混合,如此將有利原本層級較低的產業分工演進到較高的產品分工、零件分工。各地區在分工的格局上也將由單純的資源型或加工型轉向資源與加工相結合,在加工業極發達的地區,由於對原材料需求量大,會相應的發展滿足本地加工所需原材料工業;而以農礦資源為專業的省區,為了提升其產品的附加價值,會以其產出為基礎,在本地發展適宜的加工業。如此,以價格體系作指標所產生的分工,才是真正有利於全體福利的分工,各地區與產業本身都能從中獲利,並協調彼此間的關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575
Creators王哲民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