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歐洲人所見的日本疾病與醫療 / The Cognition of Diseas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 Japan for Europeans

日本的醫療深受朝鮮、中國所影響,也可說支撐日本從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時代的醫療是中國的漢醫學。然而漢醫學又可分為李朱醫學、古醫方兩派別。李朱醫學講究「養生」,用藥方面採用溫補慢慢調養的方式。而古醫方著重「對症下藥」,針對病人的症狀,採用適合的藥方。李朱醫學約盛行於17世紀,而後約於18世紀古醫方抬頭。但李朱醫學並未因此而消失,兩種醫學學派呈現並存而行的樣貌。隨後西方醫學的導入,西方醫學在16世紀隨葡萄牙人的到來傳入南蠻醫學,但大都為切開傷口及包紮患部的簡單小手術。而後鎖國體制下的江戶時代,由荷蘭人導入的蘭醫學也為日本人所受容。直到19世紀明治維新期西方挾船堅砲利來到日本,幕府大量攝入西方醫學及文明,也因此漢方醫學逐漸被西方醫學所取代。日本文化特色就是大量吸收外來知識然後內化為自己獨特的文化。這樣的文化精神在醫學上也可見其蹤跡。
 本論文以來日的四位歐洲人為中心,依序為15世紀路易斯•弗洛伊斯(葡萄牙語:Luís Fróis)、17世紀的檢夫爾(Kaempfer)、18世紀的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以及19世紀的龐貝(Johannes Lijdius Catharinus Pompe van Meerdervoort),由於這四人來日本的時間可劃分日本的醫療變遷,從弗洛伊斯開始的咒術及祈禱方式的治病方式開始,檢夫爾來日看見日本的李朱醫學,西博爾德來日看見的古醫方以及幕末來日的龐貝,他們所見到的日本醫療狀況大不相同。其中,他們對於日本的針灸、溫泉療法及精神療法(如向神明祈禱以達到治病的效果)各持有不同的態度。藉由他們的出身背景、因應當時的國際情勢以及西方思想的變遷來分析他們對於日本醫療的看法,不僅可達到理解當時的日本醫療觀,亦可了解當時社會風俗的樣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8556003
Creators李明芬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日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