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2
  • 1
  • 1
  • Tagged with
  • 4
  • 4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歐洲人所見的日本疾病與醫療 / The Cognition of Disease and Medical Treatment in Japan for Europeans

李明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的醫療深受朝鮮、中國所影響,也可說支撐日本從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時代的醫療是中國的漢醫學。然而漢醫學又可分為李朱醫學、古醫方兩派別。李朱醫學講究「養生」,用藥方面採用溫補慢慢調養的方式。而古醫方著重「對症下藥」,針對病人的症狀,採用適合的藥方。李朱醫學約盛行於17世紀,而後約於18世紀古醫方抬頭。但李朱醫學並未因此而消失,兩種醫學學派呈現並存而行的樣貌。隨後西方醫學的導入,西方醫學在16世紀隨葡萄牙人的到來傳入南蠻醫學,但大都為切開傷口及包紮患部的簡單小手術。而後鎖國體制下的江戶時代,由荷蘭人導入的蘭醫學也為日本人所受容。直到19世紀明治維新期西方挾船堅砲利來到日本,幕府大量攝入西方醫學及文明,也因此漢方醫學逐漸被西方醫學所取代。日本文化特色就是大量吸收外來知識然後內化為自己獨特的文化。這樣的文化精神在醫學上也可見其蹤跡。  本論文以來日的四位歐洲人為中心,依序為15世紀路易斯•弗洛伊斯(葡萄牙語:Luís Fróis)、17世紀的檢夫爾(Kaempfer)、18世紀的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以及19世紀的龐貝(Johannes Lijdius Catharinus Pompe van Meerdervoort),由於這四人來日本的時間可劃分日本的醫療變遷,從弗洛伊斯開始的咒術及祈禱方式的治病方式開始,檢夫爾來日看見日本的李朱醫學,西博爾德來日看見的古醫方以及幕末來日的龐貝,他們所見到的日本醫療狀況大不相同。其中,他們對於日本的針灸、溫泉療法及精神療法(如向神明祈禱以達到治病的效果)各持有不同的態度。藉由他們的出身背景、因應當時的國際情勢以及西方思想的變遷來分析他們對於日本醫療的看法,不僅可達到理解當時的日本醫療觀,亦可了解當時社會風俗的樣貌。
2

「九一一」後東南亞恐怖主義活動與區域安全

梁嘉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二○○一年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之中,美國的雙子星大樓垮了。一時間,帶給美國人民極大的震撼。而這樣的一個事件,再度將東西方文明的衝突帶到一個顛峰。早在一九九三年,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教授就曾在「外交事務季刊」(Foreing Affairs)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了未來的衝突源,將會是來自於不同的文明之間,其中所指的便是基督教與回教之間的衝突。 在這樣的論調之下,類似「九一一」這樣的攻擊事件,似乎會一再的重演。基督教與回教之間的戰火也將越演越烈。美國在「九一一」之後,便將其國防重心放在全球反恐之上。幾乎所有與恐怖主義有關聯的,都被美國列為首要目標。美國也藉著這個機會大肆地在海外從事軍事活動。 在美國大張旗鼓的同時,東南亞地區,成了美國在中東地區以外,第二個反恐重點地區。東南亞之所以會是美國的第二線,原因在於回教在東南亞地區的勢力十分龐大。在東南亞地區當中的印尼,可說是全世界最大的回教國家,他有兩億一千兩百萬的人口,其中回教人口達一億七千萬 。自「九一一事件」以來,印尼也接連著發生了多起爆炸案。 菲律賓南部地區也為回教激進組織所苦。自一九七○年代始,回教分離分子就誓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莫洛國家(Moro Bangsa)。 而在菲律賓南部的回教分離主義團體中,共計有莫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MNLF)、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MILF)及阿布薩耶夫組織(Abu Sayyaf Group, ASG),在這三個組織之中僅有阿布薩耶夫組織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 因此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於汶萊舉行第七次東協高峰會時便聲明堅決對抗恐怖主義,並於二○○一年反恐聯合行動聲明(2001 ASEAN Declaration on Joint Action to Counter Terrorism)中對於反恐戰爭提出九點方案 ,在這九點方案之中,一開始就提到要加強並檢視東協會員國的反恐機制。這樣的一點建議對於東協來說是第一次就反恐這個議題來做一個內部的檢討,這是在過去所沒有的。且在此聲明之中也強調要加強多邊與雙邊的合作,除了東協內部會員國的合作之外,更注重的是東協組織及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間的合作。
3

近世前期寺社政策の研究

林, 晃弘 23 March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19430号 / 文博第708号 / 新制||文||630(附属図書館) / 32466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横田 冬彦, 准教授 上島 享, 准教授 岩城 卓二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4

試論宗教詞彙之語言文化分析與教會斯拉夫文之陳述方式──以東正教 /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liturgical lexicon, terminology and the verbal formulas of the Church-Slavonic language--an example of translation of the Divine Liturgy of Saint John Chrysostom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陳怡婷, Chen,Yi-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俄羅斯的東正教以承襲拜占庭正統禮儀自居。而《聖金言諾望 侍主聖禮 》為東正教所行「聖餐禮」的主要儀軌,是東正教核心教義的精神體現。本文最主要將探討《聖金言諾望侍主聖禮》祈禱文中教會斯拉夫文之象徵多義性,因這些詞彙單位在現代俄語仍繼續使用中,因此俄文學習者有瞭解其詞彙內涵之必要性。 本論文共分為六個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限制、途徑與方法、文獻評論及研究架構;第二章將闡述東正教《聖金言諾望侍主聖禮》在基督宗教信仰中之重要意義及其儀式暨祈禱文編撰者-聖徒聖金言諾望之介紹,同時介紹參與聖禮之聖品與教會服務人員及舉行聖餐之之地點-至聖處及聖器等;第三章介紹教會斯拉夫文在俄羅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句法角度、詞法角度、語義及修辭角度四方面進行匯整祈禱文詞彙特性;第四章將以「同義詞」及「不完全同義詞」之研究角度探討祈禱文中詞彙的之象徵同義多義性;第五章將以第四章之研究結果為基礎,探討祈禱文中反義詞之內部同義現象;第六章為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1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