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泰國行政發展之研究

二次大戰後,政治與行政學者開始鼓吹以比較的方法研究公共行政,因而產生了比較公共行政(或稱為比較行政)這一新的學科。比較行政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行政制度與行政行為,並且更特別注意行政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在這一研究取向(orientation of research)中,個案研究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環,因為這是獲得比較資料的唯一來源。
泰國是東南亞各國中,在十九世紀遭受西方勢力入侵時,唯一倖免於「難」而仍保持其獨立的國家。這一項不平凡的事實顯示,泰國在面對這種力量的衝擊時,必然曾經有過重大的變革,使國家獲得一種有效的回應能力(responsive capability)。這項變革就是政府行政的大改革。改革的結果,使泰國君主專制下的傳統官僚治體變成了一個現代的行政制度。然而這個現代的行政制度,在一九三二年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後,卻沒有什麼大的發展。泰國這種不尋常的行政發展歷史程與事實,正好提供了比較行政研究的寶貴資料。
基於上述的理由,本論文擬以生態研究法,來探討泰國行政演變的兩大問題:為何且如何一個傳統的官僚治體在面對挑戰時,能夠從事變革而成為現代的行政制度?而為何這個現代的制度又未能繼續獲得良好的發展?
全文共分六章,約十三萬言:
第一章 緒論:先陳述研究的動機與目旨。從比較行政研究的的觀點,說明個案研究的價值與貢獻;並進而解釋泰國行政發展之研究的主旨。其次闡明本論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行政生態研究法。所謂行政生態研究法,簡單地說,就是採取生態學的觀點來研究行政與其環境的相互關係。生態研究法對發展中國家行政的研究,助益甚大。最後,將泰國的概況做一簡介,以幫助對本文之主題的瞭解。
第二章 傳統泰國的行政:本章敘述傳統泰國的行政,這是以後泰國行政發展的基礎。傳統泰國的行政制度與社會制度幾乎不分。其特徵在於以一套精緻的層級制度,使社會上的兩種成員--統治才與被統治者一一結合在一起。國王及其下治理人民的少數官吏為統治者。他們形成一個以國王為首的官僚治體(burreaucracy)。其餘為平民與奴隸,他們是以農為生的被統治者。兩者的關係很鬆懈。小乘佛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信仰,它賦予個人生存的意義,也維持了社會的安定。官僚治體與一般人民,基本上,是分離的。其組織並不複雜。在理論上,雖然國王具有絕對的專制權力,但是,官僚治體卻是仍具有高度的獨立性。然而,官僚治體的功能卻很有限。其工作只是替國王治理人民與收稅,並維持自身的存在。總之,傳統泰國的行政制度,主要乃是以社會制度基礎,履行維持社會安定的有限功能而已。
第三章 泰國行政現代化的開展:從十九世紀開始,泰國遭遇了西方勢力的入侵,國家的生存面臨嚴重挑戰。本章即敘述,泰國在回應這種挑戰戰時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官僚治體的變革。首先,敘述西方勢力對泰國的衝擊及泰國行政現代化的奠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泰國國王對西方勢力之「侵襲」所具有的正確認識。由於這種認識,國家乃能在他們的領導下,邁向現代化的途徑。其次,論述泰國在朱拉隆功國王領導下,所實行的一連串重大的行政變革。其中第一階段主要是從事於行政現代化所需的「基本建設」,這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第二階段才真正是行政的大改革,包括政府結構的重組與發展。內政部的建立與發展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它負起了創建一個全國地方行政體系的重責大任,這是維持國家領土完整的必要手段。此外,內政部與其他的功能發展也有極密切的關係,因而促成了國家官僚治體的產生。如果用現代行政學的術語說,內政部的建立乃是一項「制度建立」(institution building)的過程。總之,十九世紀中葉,泰國在面對西方勢力的衝擊時,由於行政的變革與發展,不但打贏了一場漂亮的「防衛戰」,保持了國家的生存與獨立,同時還使國家更邁向現代化。
第四章 君主立憲政體下的泰國行政:一九三二年的革命推翻了持續近六百年的君主專制政體而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泰國的行政也因而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本章即在探討泰國的行政制度在君主立憲政體下的「所做所為」。首先,略自十九世紀建立現代行政制度以來,其所歷經的發展,並藉之比較革命前後之行政實況的異同。最後,從官僚治體與國家發展之關係的觀點,檢討現代泰國的行政,期能對它的未來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
第五章 影響泰國行政發展之生態因素的分析:本章乃是依據前述生態研究法,對影響泰國行政發展的生態環境,做更詳細的分析。首先,陳述行政生態因素的涵義。接著再分別從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因素,分析這些因素與行政的關係。最後,論述環境與官僚治體的溝通,以明環境對行政的反饋(feedback)能力。
第六章 結論:首先敘述行政發展的涵義,以作為評估泰國行政發展的基礎。其次回顧泰國行政發展的歷程,以求獲得一個泰國行政發展的綜合印象。最後,以這個印象為基礎,就行政發展的現化涵義,瞻望泰國未來的行政發展方向。
依據本論文的研究,泰國的行政發展,表現了兩面基本的特徵:第一是深受傳統制度的影響;其次為具有接受外來制度以改革原來制度的能力,但是這種變革全賴政治領袖的倡導。這兩項特徵造成了以下的結果:行政行為無法配合現代的行政結構,以致完善的結構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這種現象妨礙了國家發展之目標的達成。所以,泰國的行政制度是否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端賴其能否改變它的『行為本質』,使現代的行政結構發揮應用的功能。
在寫作過程中,承蒙江師炳倫悉心指導、詳加校正;雷師飛龍賜借資料並時予督促,以及所主任傳師宗懋關懷鼓勵,師恩難忘,謹在此敬致最深的謝意。
另外,旅居泰國曼谷的孫維忠(韋中)先生、泰國國立發展行政研究所的Phalibul changrien博士,以及本所泰國留學生基拉沙學長等提供實貴的資料;尤其是孫先生還生泰國,不辭煩勞地替我搜集資料,此種恩情更使我終生難忘。如果沒有他這麼熱心的協助,本文恐難如明完成。對於這些異國的友人,我也要在些表示由衷的謝意。
最後,要向勗勉有加的變親以及曾經對本文的完成,提供過極多協助的呂美珠小姐、家兄以及舍妹,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雖然,在撰寫時曾經謹慎下筆,以避免錯誤的發生,然而人力總有不足之時,所以尚祈師長同學於發現錯誤時不吝指正。至於本文後面所附的「英文索引」乃是一項新的嘗試,希望它能有助於本論文的閱讀。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841
Creators吳復新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