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青少年音樂盜版行為因素之探討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消費者不當使用電腦的行為越來越多。像是不斷改良的MP3壓縮技術、低價且日漸普及的燒錄器、簡單易學的燒錄技術,都使得製作盜版或是從網路下載MP3變得輕而易舉。唱片業也因為實體的以及網路上的音樂盜版而遭受巨大的衝擊與損失。面對這重大議題,唱片業以及管理學界都想瞭解,究竟有什麼因素使得消費者從事音樂盜版行為? 是否又存在一些因素能促使消費者購買正版唱片? 而唱片界面對數位科技的變革,除了防制盜版,又該如何有效運用數位音樂的優勢,發展出理想的創新經營模式?

本研究將消費者的音樂盜版行為分為兩種形式:一為購買實體的盜版音樂產品,二是燒錄唱片或透過電腦/網路下載未經授權之MP3。本研究綜合了過去學者研究個體道德決策過程、消費者軟體盜版行為、購買盜版產品行為所獲得的研究結果與理論模型,彙整出6項重要影響因素(包括:道德強度、知覺到的風險、消費者個人特質、法律知識),再納入消費者的偶像崇拜心態、對正版音樂的滿意度以及盜版與正版的產品屬性表現,綜合探討這些因素是否與音樂盜版的態度以及行為意圖有相關性,同時研究,不同的音樂盜版型式,是否會使得上述因素的影響也產生不同的結果。而本研究重心在研究消費者的偶像崇拜心態,是否對音樂盜版行為有顯著的負相關,甚至有抑制的作用。

為凸顯偶像崇拜的作用,本研究以青少年為對象,以LISREL為分析工具,經實證結果顯示,在兩種音樂盜版行為模式中都顯示,音樂盜版此議題的道德強度、消費者所知覺到的風險與音樂盜版的整體態度有負相關;盜版與正版的產品屬性表現,與消費者音樂盜版的整體態度呈正相關;消費者對音樂盜版的整體態度,與他們對偶像的音樂產品的盜版意圖有正相關。而消費者的偶像崇拜程度,與其購買盜版唱片的整體態度以及購買偶像的盜版唱片的意圖有顯著的負相關。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法律知識、以及對正版的滿意度,都與消費者燒錄唱片或下載未經授權MP3的整體態度呈現負相關。

最後,根據上述的實證結果,針對唱片業者提供如何減少音樂盜版情形以及未來可能的創新經營模式的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351020
Creators李欣蕙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