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研究發展支出與經營績效關係及其費用化之控討--以台灣上市公司之電子業與非電子業為例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而技術能力更是產業成長的關鍵。因此欲取得產品技術競爭優勢,研究發展扮演重要之角色。研究與發展支出之會計處理一直頗受爭議,因此研究發展支出應費用化或是在有效用之年限內以資本化加以攤銷,或是有其他更適切的會計處理方式,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是以台灣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將產業分為電子業與非電子業,探討下列三個問題,包括1、台灣上市公司研究發展費用率與經營績效之當期效果;2、進而探討電子業與非電子業是否有遞延效果以及其遞延效果是在第幾年產生;3、最後探討研究發展之會計原則規定對於這二類產業之影響。

本研究採取複迴歸統計方式,樣本取自民國八十二年至八十六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的公司,並在損益表中之製造費用項下或是營業費用項下,列有研究發展費用者。探討研究發展支出與三項經營績效指標之關係,經相關分析之後,實證結果分述如下。
一、電子業
(一) 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營收成長率呈顯著負相關之當期效果,同時具有顯著正相關之遞延效果,為一年 的時間落差。
(二) 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資產報酬率呈顯著負相關之當期效果,同時具有顯著正相關之遞延效果,為五年 的時間落差。
(三) 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稅後淨值報酬率呈顯著負相關之當期效果,同時具有顯著正相關之遞延效果,為 五年的時間落差。
二、非電子業
(一) 非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營收成長率不具有顯著之當期效果,同時亦不具有顯著遞延效果。
(二) 非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資產報酬率呈顯著正相關之當期效果,但不具有顯著之遞延效果。
(三) 非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稅後淨值報酬率呈顯著正相關之當期效果,但不具有顯著之遞延效果。
三、結論
由研究結果可知,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企業經營績效有一定程度之效益存在,同時具有遞延效果。非電子業之研究發展支出對於企業績效之效益影響時間較短,且多在當期產生其效果。依據本研究結果支持電子業之上市公司之研究發展支出採取資本化會計處理。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611
Creators黃雅苓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