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整合性危機管理模式之建構--以高科技產業為例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科技產業危機管理的成功之道,透過三個成功個案的分析,本研究希望瞭解在危機發生時,組織該如何進行危機的應變與溝通,或是該著重於哪些關鍵性的行動上,並釐清變項間的關聯性,以及背後重要的影響因素為何,最後並藉由不同危機類型個案的探討,建構一個跨危機情境的高科技產業之危機管理模式,作為組織進行危機管理時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分別從環境因素、組織特性與組織對外關係等三大研究變項,探討其對組織危機處理策略以及處理成效的影響,在危機處理策略方面,本研究從危機管理機制、危機溝通原則與危機策略聯盟等三部份,探討組織處理危機時的策略,以及該採取的行動,瞭解其如何導致較佳的危機處理成果,本研究也試圖整理出一套危機處理成效的評估方式,最後,透過跨個案的分析,本研究釐清各變項間的因果關聯性,並建構一套整合性之危機管理架構。
研究發現,完整的危機管理機制有助於危機處理的成效,在危機溝通方面,本研究發現有三項危機溝通原則是受訪者所強調或是個案組織所採行的,另外,當危機發生時,組織也應盡力尋求其他組織或團體的協助,發展危機策略聯盟,以協助組織的危機處理或危機溝通。
對於影響組織危機處理策略的因素,在環境因素方面,研究發現環境因素並不是組織進行危機管理的考量因素之一,但環境因素確實會增加組織危機處理時的困難度,並且擴大組織危機處理的成效,本研究也綜整出三個高科技產業面對的環境壓力:法規的限制與不足、媒體採訪的趨力與網際網路的特性等;在組織特性方面,本研究主要針對組織規模、企業文化、主管的危機意識、公關自主權與危機處理經驗等變項進行探討,研究發現,企業文化、主管的態度與對危機管理的支持,以及公關自治權等是對危機處理較具有影響的因素;在組織對外關係方面,組織聲譽有助於組織危機溝通的可信度,而與利益關係人的互動關係則可促成危機策略聯盟的形成。
對於危機處理的成效,本研究認為組織可以從兩構面四象限進行危機處理的成效評估,以進行較全面性的危機處理成效評估,此兩構面分別為「主觀或客觀資料」,以及「組織觀點或利益關係人觀點」。
最後,透過個案內的分析與跨個案分析,本研究提出一套高科技產業的危機管理模式,希望可作為高科技產業進行危機管理時的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355058
Creators鄭健智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