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報紙報導蝦米螢光劑事件之研究

科學與人類的關係日趨密切,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科學爭議事件也愈來愈多。有鑑於此
,本研究乃以民國七十年六月發生的蝦米螢光劑事件為研究對象,旨在針對本事件的
過程、前因後果及報紙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加以探討、分析,希望藉此研究提供科
學新聞報導改進的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個案研究法,係採用文獻分析、深入訪談及內容分析,來研究與
蝦米螢光劑事件有關的組織及個人之角色與其表現,並對事件的整個過程及影響作一
番分析。本研究對科學家、消基會人員、政府官員及記者,以開放式問卷作深入訪談
。在內容分析方面,本研究以內分析法分析了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
、自立冕報和台灣新生報六家報紙的內容,並使用變異數分析及多重比較等統計方法
分析有關資料。
透過本研究可知,本事件發生的主要情形是,當時(民國七十年)因為消基會剛成立
,一切制度尚未建立,而檢驗蝦米的工作和初步結果無意間被記者們發現。記者們在
未向其他單位或個人查證的情況下,便報導出來,而造成蝦米滯消。本研究顯示,報
紙在本事件中伓僅扮演守望人的角色,也具有推波助瀾的鼓吹功能。此外,本研究亦
發現,本事件除了科學層面外,還涉及政治,同時也影響了政府政策的制定。
根據內容分析的結果顯示,民生報的報導篇幅最多,達577.1%平方吋,佔32
%(N=1809.5平方吋); 而中央日報最少,只有21.2平方吋,佔7%,
而且民生報與中央日報在報導篇幅上有顯著差異。在報導方式上,民生報運用的報導
方式最多,有純淨新聞、言論(包括記者特稿、學者專論及短評)、專訪及讀者投書
;而中央日報最少,僅有純淨新聞及言論(只有記者特稿,而無學者專論及短評);
其餘四家報紙主要以純淨新聞及言論為報導方式。在純淨新聞(本報訊加上專電)中
,以中國時報的則數最多,有24則,佔29%(N=83則)。
在言論立場上,台灣新生報是六家報紙中對消基會責備最多的報紙,而民生報則最支
持消基會。登載科學爭議最多的報紙是民生報,計有六則,佔55%,其他依序為中
國時報、聯合報、台灣新生報、自立晚報及中央日報。以頭條新聞方式刊登的報紙,
最多的為民生報與中國時報,各有六天。至於在新聞的處理方式上,六家報紙均詳細
報導科學細節。
此外,本研究並未發現消息來源集中於少數人的情形,也未發現爭議雙方使用言詞縮
減法或膨脹法來辯論,而且報紙並未接受任何的辯論架構與辭彙,而是以兩面並陳的
方式予以報導,這些均與研究文獻的結果不同。
本研究建議,記者在報導科學爭議事件的新聞時,宜多方查證,不宜相信片面之詞,
並應該在鼓吹意理與客觀公正等新聞原則間求取平衡。本研究亦建議,可對其他媒介
,如廣播、電視及雜誌作相似的研究,如此或可對有關科學爭議事件之報導建立模式
,供新聞界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753
Creators隋安德, SUI, AN-DE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