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臺灣糖業公司組織之研究

我國國營企業經營不善,常為人所詬病,因而有部份人士認為公營不如民營,甚至對國營事業加以根本的否定;其實持此種極端看法者,不免以偏概全。公營企業卓具績效者未嘗沒有,私營企業,經營不善,虧損累累者,亦所多是。因此,營運的良窳與公私經營方式似非有絕對的關係。
持自由放任經濟制度者,對公營事業嘗有反對的論調;但時勢所趨,目前世界各國對經濟的發展無不採取或多或少的干涉,而公營企業的成立,咸被認為是實現國家經濟目標,與促進經濟平等和正義的手段。由是觀之,公營企業是現代國家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和民營企業各有其岡位,亦各有其任務,二者不可偏廢。
有以上的認識,我們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群策群力,來改善公營企業的經營,而不是悲觀地、無原則地高喊:「公營開放民營,公營轉讓民營」。筆者本此信念,乃以我國國營事業的組織做為研究的方針。然我國國營事業機構甚多,彼此性質迥異,故先把研究的範圍縮小為「台糖組織之研究」。筆者之作此選擇,其原因是台糖和我家有數代的淵源,自日據時代,以迄目前,我家一向是台糖忠實的蔗農,我們取之於台糖,用之於台糖,對於台糖我們是寄予十分地厚愛和關切的。因此筆者在撰寫此論文的過程中,倍覺親切和有意義。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對組織的意義,理論趨勢及型態,國營事業的本質和管理做一般性的探討。第二章論述台糖董事會的地位和職權,並對加強台糖董事會的組織,酌抒淺見。第三章說明總公司的地位與組織。此章在收集資料上較感困難。第四章為大廠制的研究。對此章的研究,筆者是從事實際的調查和訪問。台糖目前有六個糖廠,分散於中南部。筆者選擇了虎尾、嘉義、新營、麻佳四個總廠作抽樣研究。為了研究便利起見,作者在南部住了八個月之久,在此期間筆者奔波往返於各總廠、各糖廠之間。研究係採訪問法,訪問之前,筆者必先就受訪者的職責,與有關方面的權責劃分,及其在組織中的地位,從書面資料上力永瞭解;而後,逐一與受訪者談話,交換意見,事後再詳加整理。如有疑惑,待下次訪問,加以澄清。但因受訪者工作均甚忙碌,訪問工作不時間斷,為此筆者常不辭辛勞在夜間登門造訪。第五章是結論。
本論文研究的範圍只限於製糖工廠部份,至於其他副產單位,因囿於時間和精力,無法一併論及。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得感謝徐師立德不時加匡正和指導,並惠予蒐集資料之便,雷師飛龍諄諄的叮嚀,台糖各階層人士鼎力的支持,以及內人郭照枝在整日辛勞之餘,猶為我披衣送茶,並代為謄稿校對。謹在此致以最大的謝意。又由於筆者才疏學淺,資質魯鈍,加以資料短缺,疏漏謬誤,再所難免,企盼師長先進,賜予指正。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133
Creators鄧憲卿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