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結合旅行成本資料與假設市場資料估計淡水河系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

近年來,由於人民環保意識高漲,政府部門對於環境品質改善工程的推動甚為重視,常見於重大的公共政策之中。但是環境品質改善的公共建設或是環境財貨沒有市場交易行為,因而無法藉由交易價格衡量其效益,須透過其他非以市場價格方式估計的方法。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如何對環境品質這類無市場交易的財貨,評估其產出增加時的經濟效益?針對大台北地區四條主要河川-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景觀改善後,使用者所增加的使用價值(use value)及非使用價值(nonuse value),分別對不同的改善目標進行效益評估,包括從尚未整治的河川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一))改善到初步整治的河川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二))之效益,及改善到整治成功的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三))之效益,期能提出一個合理評估環境財產出之經濟效益的方法,以俾河川整治工程的決策參考。
  在文獻中對於環境品質改善的效益評估,常採用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簡稱TCM)和假設市場評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簡稱CVM)。本文同時應用旅行成本法及假設市場評價法,將兩者的方法及資料作結合估計,試圖利用此兩種不同方法的特性,同時掌握假設性問題的回答,及消費者實際市場行為的資訊互為補充,以CVM估計完整的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藉TCM實際消費行為的資訊增加估計效益之可信度,對非市場財貨的效益作更審慎客觀的評估。
  在結合資訊實證模型中,本文採行雙界二分選擇法,此種作法能讓受訪者易於回答,且增加估計結果的效率。同時本文也探討了CVM起價金額對受訪者回答假設性問題的影響,發覺起價金額的高低,對於受訪者回答的答案,有明顯的影響。此是與過去估計環境品質改善效益之文獻差異之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989
Creators王景正, Wang, Jing Zh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