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主題性路跑參賽者之經濟效益分析 / Evaluating the Benefits of Runners of Theme Run in Taipei

劉仕傑, Shi-Jay Liu January 1900 (has links)
本文目的要評估在臺北市舉行的「劍中劍‧風中劍路跑檢定賽」及「台北星光夜跑Taipei Night Run」主題性路跑賽事的路跑參賽者滿意度之經濟效益,並運用旅行成本法及消費者剩餘發展效益模型,並使用因素及集群分析方法分析主題性路跑活動之參賽動機,根據前因素分析結果,共萃取出兩個因素構面,分別為「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在確認三個集群個數後,更進一步的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雪費事後檢定(Scheffe’s Test)對這三個集群加以命名,分別命名為「自我追求型」、「社交人際型」及「一般類型」。並以此三種集群類型當作主題性路跑活動之參賽者需求曲線之影響因素。此外,此兩場賽事活動對參賽者(路跑者)及周邊產業而言,約可以創造639萬元及1386萬元的產值;並可創造約0.6082億元及1.3179億元的經濟效益。近年來路跑活動盛行,各界日益關切在臺北市所舉辦的主題性路跑活動所造成的影響,若可以加入客觀且具體估計出來路跑者的經濟效益當作衡量路跑活動的補助,核准等項目指標,可供日後臺北市政府及主辦單位對於未來的路跑活動發展之改善。 / 摘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問題 3 第四節研究範圍 3 第五節研究流程 3 第貳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名詞釋義 5 第二節文獻探討 7 第三節小結 12 第參章理論架構 13 第一節樣本分析 13 第二節架構分析 19 第三節小結 21 第肆章實證模型與結果分析 22 第一節路跑參賽者參賽動機因素分析與集群探討 22 第二節實證結果 26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34 第一節結論 34 第二節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附錄 39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4 圖3-1 滿意度百分比圖 15 圖3-2 參與動機百分比圖 15 圖3-3 性別與婚姻狀況百分比圖 16 圖3-4 年齡百分比圖 17 圖3-5 教育程度及職業百分比圖 17 圖3-6 每月平均所得百分比圖 18 圖3-6 滿意度指標改變引起跑者需求的變化 20 圖4-1 參賽者一整年所參加路跑活動的消費者剩餘 32 表目錄 表2-1 路跑活動參賽者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分析摘要表 8 表2-2 旅行成本法與經濟效益分析之研究摘要 10 表4-1 路跑參賽者參賽動機因素分析表 23 表4-2 跑者參賽動機因素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5 表4-3 主要變數之定義與平均值 27 表4-4 樣本之參與路跑次數、路跑成本及滿意度指標平均值統計表 28 表4-5 路跑活動需求函數之估計係數 30 表5-1 路跑賽事之消費者剩餘、路跑者支出、經濟效益分析 33
2

結合旅行成本資料與假設市場資料估計淡水河系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

王景正, Wang, Jing 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人民環保意識高漲,政府部門對於環境品質改善工程的推動甚為重視,常見於重大的公共政策之中。但是環境品質改善的公共建設或是環境財貨沒有市場交易行為,因而無法藉由交易價格衡量其效益,須透過其他非以市場價格方式估計的方法。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如何對環境品質這類無市場交易的財貨,評估其產出增加時的經濟效益?針對大台北地區四條主要河川-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景觀改善後,使用者所增加的使用價值(use value)及非使用價值(nonuse value),分別對不同的改善目標進行效益評估,包括從尚未整治的河川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一))改善到初步整治的河川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二))之效益,及改善到整治成功的景觀(見附錄問卷照片(三))之效益,期能提出一個合理評估環境財產出之經濟效益的方法,以俾河川整治工程的決策參考。   在文獻中對於環境品質改善的效益評估,常採用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簡稱TCM)和假設市場評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簡稱CVM)。本文同時應用旅行成本法及假設市場評價法,將兩者的方法及資料作結合估計,試圖利用此兩種不同方法的特性,同時掌握假設性問題的回答,及消費者實際市場行為的資訊互為補充,以CVM估計完整的環境品質改善之效益,藉TCM實際消費行為的資訊增加估計效益之可信度,對非市場財貨的效益作更審慎客觀的評估。   在結合資訊實證模型中,本文採行雙界二分選擇法,此種作法能讓受訪者易於回答,且增加估計結果的效率。同時本文也探討了CVM起價金額對受訪者回答假設性問題的影響,發覺起價金額的高低,對於受訪者回答的答案,有明顯的影響。此是與過去估計環境品質改善效益之文獻差異之處。

Page generated in 0.01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