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搖滾樂評研究 / A study on rock criticism in Taiw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搖滾樂評反映的美學價值,以及樂評人在實踐評論時如何自我展現以確立其發言地位。

搖滾樂一直是大眾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而評論是影響、詮釋搖滾樂發展中的重要論述,樂評不只可左右讀者對作品的看法,也是最能展現書寫者個人風格的文體。

本研究結構主義符號學為分析工具,以毗鄰軸為基礎,檢視樂評人如何將概念相互連結;系譜軸方面則探討樂評人選擇的字句詞彙,以及這些選擇反映出的價值,另一方面則將帶入Bourdieu文化資本的概念,詮釋樂評人如何展現自身品味,以及達到的效果,最後統整搖滾樂評的特徵,並分析樂評展現出的迷思。

研究結果發現,搖滾樂評主要依據五大標準:嚴肅性、反商業和反主流、創新性、真誠、經典傳承。對嚴肅性的要求,反應在搖滾樂評偏好作品有主題,主題可大可小,但必須言之有物;反商業和反主流是重視作品能否顛覆商業慣例,是否維持自我風格,而不附和流行;創新性顯示在樂評對作品的創意的要求,除了實質的創新之外,有沒有創新的企圖也會成為評價的依據;真誠表現在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以及作品促成聽眾情感共鳴的程度;因為經典作品和搖滾樂的發展密切相關,使樂評人除了崇尚經典,習於以經典評價新作,也偏好和經典相似的作品。而樂評人在論述過程中進行權力展示,以修辭和文化資本的進行象徵鬥爭,一方面展示生活風格,形塑個人形象,同時藉此累積象徵資本,用以區別自己與其他樂評人,加強說服力,鞏固發言地位。

  樂評採用的標準本身除了指涉意涵不清之外,更有自我矛盾的問題,但樂評人並未真正提出質疑,反而不斷以去脈絡化的論述實踐這些標準,使得「理想的搖滾樂」的迷思得以持續維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453014
Creators袁行耑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