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構成性域外與共同•體之研究:以「難民」為例 / Constitutive Outside and Community:“Refugee” as an Example

鍾永昌, Dante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聚焦於德希達對於文本「雙重解讀式」的解構干預,以及拉克勞與穆芙的論述理論,探究共同•體與構成性域外之間的關係,亦即,試圖呈現出共同•體的(不)可能性條件,並以難民此一極具爭議的議題,作為探究相關共同•體論述的切入點。大致上,可分作三個章節闡釋。第一章主要透過解構的策略打開構成「我們」的可能性條件:(一)任何論述仍有一不被知曉、掌握的「域外」,隨時使意義的確定性產生不穩定的狀態,瓦解論述的自我完整性,不斷地重新界定共同•體的界域;(二)必須設法針對特定的歷史情境或脈絡接合,不斷地創發出共同•體型態。共同•體從未真正地實現過,總是處於動態無終止、即將到來的狀態。在闡明了區分我們與他們的關係,乃是構成「我們」的(不)可能性條件後,第二章針對敵對性、同等與差異邏輯的運作、劃定疆界、建立霸權的過程,逐一闡釋,並初步整理出拉克勞與穆芙共同體論述之要旨:(一)共同•體必是「政治」共同•體,乃是各方勢力相互競逐、鬥爭以尋求界定共同•體意義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一方是絕對的勝主,總有權力得以分•享;(二)地理上的邊界已非決斷「我們」範圍的唯一因素,並且論稱「我們」意義的多元性與未可決斷性,但亦不可盲視構成共同•體過程中的敵對性面向。第三章則進一步論證任何企圖圍堵、將難民驅逐於我們的邊界之外的論述,本身都遭遇到難以完滿的結果,共同•體的邊界總是騷動不安。並且,指出拉克勞與穆芙理論中更積極的對抗面向,不斷地對於「我們」邊界進行干預與挑戰,在民主社會中持續深化革命與戰鬥的力量。 / This thesis focuses on Derrida’s ‘double reading’ of texts and Laclau & Mouffe’s theory of discourse. It attempt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ve outside and community -hence th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 impossibility of community, and that takes the issue of refugee as an exampl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aims at 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enterprise of d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open up th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for the constitution of “us”. There is a radical and unknown outside rendering the meaning unfixed and undecidable, thus the boundary of community always needs to be redefined. In short, the community has never been fully realized, it is always be-coming. Consequently, the second part pinpoi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 and “they” where I show the conditions of impossibility for the constitution of “we”, emphasizing the dimension of antagonism, and the logics of equivalence and difference as the process of delimiting frontier and forming hegemony. Following the above argument, I contend that there is no fully fledged discourse of containment, deporting the refugees at our border. The constitutive outside always disturbs the border of community. Further, Laclau and Mouffe’s discourse theory effectively discloses the more resistance, which constantly intervenes in and challenges the border of “we”, so that the revolutionary force can be deepened in the democratic society.
2

台灣搖滾樂評研究 / A study on rock criticism in Taiwan

袁行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搖滾樂評反映的美學價值,以及樂評人在實踐評論時如何自我展現以確立其發言地位。 搖滾樂一直是大眾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而評論是影響、詮釋搖滾樂發展中的重要論述,樂評不只可左右讀者對作品的看法,也是最能展現書寫者個人風格的文體。 本研究結構主義符號學為分析工具,以毗鄰軸為基礎,檢視樂評人如何將概念相互連結;系譜軸方面則探討樂評人選擇的字句詞彙,以及這些選擇反映出的價值,另一方面則將帶入Bourdieu文化資本的概念,詮釋樂評人如何展現自身品味,以及達到的效果,最後統整搖滾樂評的特徵,並分析樂評展現出的迷思。 研究結果發現,搖滾樂評主要依據五大標準:嚴肅性、反商業和反主流、創新性、真誠、經典傳承。對嚴肅性的要求,反應在搖滾樂評偏好作品有主題,主題可大可小,但必須言之有物;反商業和反主流是重視作品能否顛覆商業慣例,是否維持自我風格,而不附和流行;創新性顯示在樂評對作品的創意的要求,除了實質的創新之外,有沒有創新的企圖也會成為評價的依據;真誠表現在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以及作品促成聽眾情感共鳴的程度;因為經典作品和搖滾樂的發展密切相關,使樂評人除了崇尚經典,習於以經典評價新作,也偏好和經典相似的作品。而樂評人在論述過程中進行權力展示,以修辭和文化資本的進行象徵鬥爭,一方面展示生活風格,形塑個人形象,同時藉此累積象徵資本,用以區別自己與其他樂評人,加強說服力,鞏固發言地位。   樂評採用的標準本身除了指涉意涵不清之外,更有自我矛盾的問題,但樂評人並未真正提出質疑,反而不斷以去脈絡化的論述實踐這些標準,使得「理想的搖滾樂」的迷思得以持續維繫。
3

公共行政的黑堡觀點及其認識論之研究 / The Study in Blacksburg Perspective and It's Epistem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許立一, Li-Yi Hs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行政在治理過程(process of governance)中應該居於何種地位與扮演什麼角色?其是否完全與政治無關,而且不負任何社會公義之價值議題的倡導責任?它應該如同市場取向的行政學者所言——追求小政府(minimal government),還是應該竭盡所能地回應社會的需求?公共行政人員應該著重專業技術,還是倫理思考?一九八○年代初期,六位美國維吉尼亞多元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有感於當時的行政學術之發展似乎無法釐清前述的課題,而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主張並未能在實務上發揮作用,又鑑於當時一股貶責官僚(bureaucracy bashing)之風盛行。是以,他(她)們撰寫了一篇名為〈公共行政與治理過程:轉變政治對話〉(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Governance Process: Shifting the Political Dialogue)的文章。因為維吉尼亞州立大學的所在地名為黑堡,故該文亦被學者簡稱為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黑堡宣言試圖針對前述課題,提出一些規範性的主張,俾以解決當代公共行政所遭遇的學術與實務的雙重困境。該宣言認為重建公共行政在治理過程中的正當性,乃是化解危機的核心。 本論文研究的範圍不限於黑堡宣言一文,而是該宣言首席撰寫者Gary L. Wamsley所稱之黑堡觀點(Blacksburg Perspective)。所謂黑堡觀點,乃是以黑堡宣言為主軸,所發展出來的一系列的論述(discourse)。換言之,就是在黑堡宣言提出重建公共行政(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之主張後,陸續衍生的一些相關研究以及其中所提出的觀念。本論文希望探究:黑堡觀點針對上述課題所提供的論述為何?進而藉由認識論(epistemology)的分析,瞭解它立於何種哲學基礎之上,俾以達成所宣稱的境界?同時,也希望能夠檢視黑堡觀點本身的限制所在,提供後續相關研究的思考線索。最後,作者更嘗試提出一些補充性的見解,希望能在學術上有所貢獻。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和目的,本論文的各章的鋪陳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基本概念界定、研究主題以及方法; 第二章黑堡觀點的內涵,將探討黑堡觀點在美國行政學術中的定位及其思想淵源,並還原黑堡宣言一文的重要主張,進而以黑堡觀點反思傳統的行政理論和新公共管理; 第三章黑堡觀點的認識論之分析,則分別探討其所蘊含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之色彩,進而提出前述兩種思維是否能夠共存的見解; 第四章民主行政的實踐,則是根據第二、三章的論述為基礎,進一步耙梳黑堡觀點之下的民主行政之內涵,包括公共行政參與治理的正當性、公共利益、公共對話、公民意識、公共行政人員等課題; 第五章結論,以前述的民主行政之實踐意涵,歸納黑堡點的特色及其在公共行政理念上的影響,並指出其理論的內在弔詭。然後,對照我國行政實務,試舉例說明黑堡觀點的啟發。最後,指出本論文的研究限制以及作者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論文的特色在於,超越相關的研究,針對黑堡觀點的認識論進行分析,此實為一種開創性的研究。抑有進者,作者認為本論文應能夠產生如后的貢獻: 第一,提供不同於時下流行之管理途徑的觀點,刺激學界思索其它的研究途徑; 第二,為後續有興趣於此一途徑的研究者,奠定初步的基礎,至少本論文在理論耙梳和認識論的分析方面,應該有所助益; 第三,作者提出對於黑堡觀點之內在弔詭的反省,以及從實務的角度思考黑堡觀點的實踐意涵,希望能夠做為後續研究的線索和方向。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基本概念的界定••••••••••••••4 第四節 研究主題與方法••••••••••••••16 第二章 黑堡觀點的內涵••••••••••••••••••23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興起及其與新公共行政的關係•••25 第二節 黑堡宣言的主張••••••••••••••44 第三節 以黑堡觀點反思傳統的行政理論•••••••61 第四節 以黑堡觀點反思新公共管理•••••••••83 第三章 黑堡觀點的認識論之分析••••••••••••117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結構主義色彩••••••••••118 第二節 黑堡觀點的後結構主義傾向•••••••••151 第三節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共容性之探討••••187 第四章 黑堡觀點之民主行政的實踐••••••••••••197 第一節 公共行政參與治理的正當性•••••••••198 第二節 公共利益•••••••••••••••••218 第三節 公共對話•••••••••••••••••251 第四節 公民意識•••••••••••••••••275 第五節 公共行政人員•••••••••••••••293 第五章 結 論•••••••••••••••••••••••317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特色及其影響••••••••••317 第二節 黑堡觀點的內在弔詭與限制•••••••••326 第三節 黑堡觀點對我國行政實務的啟發•••••••334 第四節 本論文的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的建議••••355 參考資料••••••••••••••••••••••••••361 / This thesis concerned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ance. Sinc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behavioralism rise the efficiency became the subject mat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wever, Blacksburg Manifesto reminds u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n not be equal with management and efficiency are not public administration's only value. S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is interested in Blacksburg Perspective's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study includes Blacksburg Perspective's discourse abou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se discourses' epistemology. Firstly, the author summarizes Blacksburg Manifesto and induces characters of the Manifesto. Secondly, he criticizes tradi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bases on the Blacksburg Perspective. Thirdly, to analyze the epistemology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includes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Fourthl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implications of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Fifthly, the author bases on Blacksburg Perspective rethink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in his country. Finally, to examine theoretical paradoxes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The Author hopes this study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is relative field about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by this thesis we can think about how to refound the legitima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rocess of governance.
4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FN issue as a Case Study

徐海蕾, HSU, HAI-L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文獻閱讀中,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此分析方法的內涵和適用範疇。(二)試用此方法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本論文試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由此觀點驗證以下假設性問題: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來制定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三)試用此方法分析最惠國待遇問題:本論文認為美中的貿易問題以續惠問題最有代表性,因為續惠問題不僅反應美國對經濟利益的關切,更反應美國對人權價值的關切,因此選擇此問題作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貿易政策的案例分析。本論文試圖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續惠問題,並且驗證以下假設:柯林頓政府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從掛勾到脫勾的政策變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而決定續惠中共。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認為柯林頓政府是以自由主義的觀點推動貿易政策,在自由主義的觀點中,自由貿易最能達到貿易各國互利互惠,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原則即是「不歧視原則」(亦即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旦不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被破壞,自由貿易也無從存在。因此,雖然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公平、互惠的貿易秩序會對他國威脅使用三0一條款、課徵反傾銷稅、施以高姿態的政治壓力,卻從來很少運用撤銷最惠國待遇來威脅他國就範。最惠國待遇是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核心原則,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絕對不會動搖這個核心原則。同樣的道理適用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上。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之後,並沒有認真考慮過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因為一旦他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不僅美「中」關係受損,美國經濟利益受損,美國賴以建立貿易秩序的核心原則更將受到破壞。此即柯林頓政府所以將人權問題和最惠國待遇問題脫勾的最重要原因。人權固然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最惠國待遇亦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美國不可能為了取得其中之一,而放棄另外之一,也就是美國不可能為了中共不改善人權,即取消最惠國待遇。將這兩者掛勾自始就不可行,也不是有效的政策,柯林頓政府將這兩者脫勾也就是必然的了。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性問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6 第一節 導論:何謂國際政治經濟學? 6 第二節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觀點 8 第三節 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觀點 15 第四節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觀點 22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戰後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 33 第一節 戰後到一九七0年代的自由貿易政策 33 第二節 一九七0年代以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38 第三節 小結 46 第四章 美國貿易政策之制定及執行機構 49 第一節 立法部門:國會 50 第二節 行政部門:總統與其他部會 54 第三節 民間力量:利益團體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五章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66 第一節 經濟安全:柯林頓政府施政的中心目標 66 第二節 柯林頓政府的貿易政策 72 第三節 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 79 第四節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85 第六章 案例分析:續延中共最惠國待遇問題 91 第一節 美「中」最惠國待遇爭議的由來 92 第二節 美國續惠中共問題案的發展 95 第三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107 第七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18 /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us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RC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His decision to delink "human rights" from "MFN" can also be rationali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Page generated in 0.018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