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小企業薪資不均程度與經營績效成長之實證研究-以台北縣製造業為例

中小企業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特色,也是台灣經濟命脈生存之所繫。2003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占全部企業家數比重97.83﹪;就業總人數占總就業人口77.56﹪,其中又以製造業就業及僱用人數比率最高,足見中小企業對台灣社會安定及生活水準的提高,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台灣中小企業普遍多為規模小,且為家族式、集團式的經營型態;在管理上存在諸多缺失,致使企業經營績效受到影響,阻礙了企業的成長。目前有關研究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績效的文獻,大抵聚焦於從中小企業財務結構,或從組織之企業特性、經營規模方面進行分析、估計與解釋。至於有關中小企業薪資結構與經營績效成長之關連性分析,目前尚無研究論述。
本研究採用吉尼系數以2003年至2004年台灣台北縣地區中小企業製造業818家企業薪資所得為追蹤資料,計算各企業薪資不均程度;並搭配最小平方估計式模型(Ordinary Least Square)的估計,探討影響企業經營績效成長的決定因素。實證結果,企業薪資不均度與平均稅率對企業生產力、稅後淨利成長與淨值成長皆呈顯著正相關;薪資費用占銷售額比率對企業生產力、稅後淨利成長與淨值成長皆呈顯著負相關;企業主年齡對生產力之效果並不顯著,對稅後淨利成長則呈顯著負向關連,對淨值成長則呈顯著正相關;企業主之性別,對生產力、稅後淨利成長及淨值成長不顯著相關;在時間變數實證結果顯示,2004年與2003年之景氣波動對企業生產力呈顯著正面影響,對淨利成長及淨值成長之影響效果皆不顯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921035
Creators陳寶惠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