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討論清代前期考據學家姚際恆個人生平思想,主要討論範圍以姚氏《九經通論》為主。為探求姚氏的思想架構和體系,首先針對《九經通論》中相關經學思想的批評著手,最終探求姚氏為何寫作《九經通論》以及其寫作背後的思想問題。
本論文主要分為三大段落,循一般個人思想研究的進程進行,由著作和學行到詳細的辨析其個人思想內容之精髓。第一、著作和學行之間的意義:針對個人思想研究,必須要先考察對象的生平事跡和時代背景,此乃孟子「知人論世」之要。「學行」的基本定義在於學問發展途徑,及與友人交往和問學的過程為主。而「著作」是個體表現出的實際成果,兩者相結合而看,成為姚際恆個人思想研究的初步基礎工作。本文以此為進入姚際恆思想研究的第一個進程,並探討其著作和學行之間的其他相關問題。
第二、建構姚際恆批評哲學的主體架構:研究姚氏思想問題,最大癥結在於姚氏資料的呈現方式,姚氏並非以思想專論的形式表現,而是以傳統經注的方式呈現。但以《九經通論》完整系統來看,姚氏應有一個完整的寫作體系。然而《九經通論》並非完整的流傳下來,因此姚氏的著作資料可說是相當雜亂,要釐清這一個完整的體系,必須先建立一套系統來觀看姚氏的整體思想。本文採用前人研究中的三個概念來建構此一體系。首先,以日人村山吉廣所言的「聖人之教」和「聖經觀點」(詳見論文),對於孔孟聖人之教的提倡意義來討論。其次,以方玉潤批評《詩經通論》:「剖抉未精,立論未允,識微力淺,義少辯多,亦不足以鍼盲起廢」為出發,作為整體架構的一個意義,亦即「批評架構」,並且針對經學問題提出「駁雜」的批評方法。最後,以前人研究中最常提及姚氏反對佛老之義理的「質變」問題。此處首重姚氏著作中針對前人經學論注的相關批評,以此為本論文切入思想的觀察點,姚氏針對前人的批評,正可代表某種思想價值的展開和建立。
第三、哲學命題及比較研究:哲學命題的比較研究,是一般思想研究常用的方式,為本文的第三個進程。本文針對姚際恆批評體系建立起主要的架構,以哲學命題研究為姚氏的整體思想建立起血肉。比較研究有所謂的比較「對象」,姚氏的哲學命題是針對於宋明儒者而發,因此相關哲學命題的討論,多以理學裡所討論的命題為主,如「道」、「理」、「氣」、「心」、「性」等等。此處針對姚氏思想的主張,在文本上進行排比和分析,如論述「詮釋方式」、「歷史批評」等,都是研究的主體。並加上其他姚氏相關著作的論點,進行觀點整合和比較研究,從而確立姚氏的主體思想義理。
上述三點為主要的研究進程和方法,也是本論文中主要章節的大綱和研究方式。本文對姚氏所呈現的經學和思想地位下一定位,因此加強前三點的整合,並和現今清代學術思想研究的成果進行比較。個人冀望為姚氏尋求其在經學和義理學上的意義,並在縱向的清代學術流變上釐清姚氏承續和啟發的價值。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423 |
Creators | 吳建慶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