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現行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研究--博奕理論觀點

本論文擬從博奕理論的觀點探討公務人員考績制度的運作中,考核者與受評者間的互動情形。先從比較各家學術論文對於考績制度之研究方法、運用理論,及研究發現之考績制度缺失、研究建議的異同等,以及與本論文研究內涵相關性。此外,由於考試院已於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將考績法修正草案函送立法院審查,為瞭解本次考績法修正與本研究結果是否合致或有所出入,因此亦探討與本研究有關之考績法修正內容。
其次,藉由簡介博奕理論內涵,及從實務體驗中提出考績運作之假定,模擬簡單之二人同時賽局(two-person one-shot game ),並尋找其間的均衡(equilibrium);然後,加入「組織型態」作為賽局中的自然因素,探討前述均衡有否改變之可能;另由於考績運作並非僅辦理一次,而是具有重複性,因此再增加重複性因素,使之成為重複賽局(repeated game),並瞭解前述二項的均衡是否會有變化。
除理論推衍外,本論文亦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瞭解理論推演與現實的合致性,經研究發現:(一)績效策略通常會與排除、輪流、抽籤或交換等「第三種策略」併行運用;(二)機關首長的考績決定權可能使考績評核更為扭曲;(三)票選委員的功能有限;(四)考績功能無法彰顯;(四)組織或單位型態影響排除、輪流、抽籤或交換等「第三種策略」的使用方式;(六)考績甲等比例分配方式隨組織型態不同而有差別。上述訪談發現,與理論推論產生以下合致之關係:(一)考核者之績效策略與受評者的正面策略是考績賽局中的最佳策略;(二)重複賽局中無論何類型機關,排除、輪流、抽籤或交換等之「第三種策略」為參與者均衡,而垂直開放機關之考核者多採取其中的排除策略;(三)排除、輪流、抽籤或交換等之「第三種策略」的存在使考績制度受質疑。
綜上,本論文研究結果為:(一)考績制度的不公平感來自考績重複賽局中之策略均衡;(二)受評者負面策略及考核者人情策略於現實環境下多為特例;(三)考績運作過程公開化易幫助參與者獲得最適均衡。因此,針對現行公務人員考績制度及刻正於立法院審議中之考績法修正草案,提出以下建議:(一)考績之上增列優等;(二)檢討考績等第比例設限問題;(三)考績過程與結果應予公開;(四)限縮考績功能。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56019
Creators黃弘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