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股票報酬與財務比率關係之研究-總體經濟因素與產業別之影響

台灣近年來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等因素,使得目前加權股價指數仍在五千多點徘徊,股價的波動不禁令人思索究竟什麼因素最能解釋股票報酬?本研究擬從基本分析之評價過程出發,探討總體經濟因素與不同產業財務報表資訊對於不同產業股票報酬之影響,並了解總體經濟因素對於股票報酬是否有增額之資訊效果。
本研究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從因素分析出發將某些高度相關之財務比率加以整合,以同一財務屬性來代替彼此高度相關之財務比率,並以分類後之財務屬性因素分數對股票報酬建立複迴歸模型,此外也利用逐步迴歸法選擇出對股票報酬具一定程度解釋力之財務比率,對股票報酬建立複迴歸模型。第二階段再加入總體經濟變數以建立更完整之複迴歸模型,利用調整後判定係數來探討總體經濟變數的加入對產業之股票報酬是否具進一步之解釋力。
本研究之研究期間為民國84年至88年,以上市公司電子業和食品業為樣本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財務屬性之分類與證管會現行分類方式大致相同,較為不同的是電子業之收帳能力可從證管會規定之經營能力屬性中另外劃分出來。
2.電子業之股票報酬與獲利能力、資本結構&償債能力、現金流量屬性有關,食品業財務屬性之複迴歸模式總檢定呈現不顯著的情況。
3.加入總體經濟變數後,電子業股票年報酬率之複迴歸模式以工業生產總指數年增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利率年變動率、匯率年變動率、貨幣供給MIB年增率和台灣股價指數年變動率具良好之解釋力,模式之解釋力因總體經濟變數之加入提高許多,可知總體經濟因素對於股票年報酬率有增額之資訊效果;年超額報酬率之複迴歸模式以利率年變動率、匯率年變動率、貨幣供給MIB年增率、台灣股價指數年變動率、個股之系統風險有良好之解釋力,但模式之解釋力仍不佳,可知總體經濟因素對於股票年超額報酬率仍有增額之資訊效果,但增額效果有限。
4.而食品業以工業生產總指數年增率、利率年變動率、匯率年變動率、貨幣供給MIB年增率和台灣股價指數年變動率具良好之解釋力,且模式之解釋力因總體經濟變數加入提高很多,總體經濟因素對於股票報酬有增額之資訊效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370
Creators鄭瑞美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