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能源外交:廿一世紀中俄能源合作之研究

石油為全球重要戰略資源,世界主要國家均制定對外能源策略及能源外交政策,以求在能源供應上得到保障,能源政策成為各國對外政策和外交活動最重要的一部分。放眼未來,至21世紀中葉,石油仍將是世界的主要能源,繼續主宰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當前整體規模相當龐大,近幾年已接近10%的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擴展,使其市場及能源壓力較其他國家更為沉重,石油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最大的開銷,最大的變數」。
中國採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戰略構想,以保障石油供應,國內除加強勘探外,亦注重能源有效使用,更積極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機制;國外,參與全球性多元能源開發合作,建立多元能源措施,採取全球化能源外交,透過能源產業之交流合作,強化對外關係,為能源獲取創造更多機會;惟中國能源焦點並非專注一地,而是廣視全球,以求最大限度增加能源供應安全的實現。
目前中國將焦點集中可由陸路運輸之中亞及俄羅斯,俄羅斯的經濟以能源出口作為支撐,擴大油氣資源出口成為俄羅斯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因此,亞洲地區成為俄羅斯積極搶攻的市場,其豐富的能源和中國巨量的需求,為兩國能源合作奠定基礎,但中俄間能源合作計畫進展緩慢,充滿不確定性。俄羅斯基於增加在全球石油秩序和政治格局中的影響力,不會把籌碼完全放在中國,不願意單純成為中國原料產地,多元化的出口策略才能使俄羅斯獲得最大利益。
日本挾巨大經濟實力,誘使東北亞各國競相爭奪俄羅斯石油能源,造成遠東石油管線搖擺不定的主因,惟中國以多元能源戰略應對,希在多變國際政治互動與經貿交流中獲得保障。未來中國更將致力能源多極合作,目前合作雖存困境,但長遠仍存互利條件,不但可增進雙邊貿易及關係,更具鞏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重要意義。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為經濟發展需要,可提供參與國際石油市場巨大機會;而中國引進俄羅斯能源,則有利其能源安全保障,將是一個雙贏與互利的合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2981002
Creators張宜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