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縫補專業行動的裂痕─探究兒童哲學在幼兒園實踐的形跡 / Do philosophy with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取向,探究一位經四年幼師專業培育、一年實習經驗的初任幼師(研究者自身)實踐兒童哲學的歷程,探究內涵包括:一、理解孩童藉語言所表達的思想,以試圖澄清自身對於「孩童圖像」之困惑;二、追索自身作為「幼師」在教育行動中的所思、所為及轉變。研究者以「故事」作為反身辨識經驗意義的入口,詮釋與12位五歲孩童以思考故事《貓人》為材料,進行思考故事討論的經驗。通過詮釋歷程,研究者逐漸獲得「對自身及對孩童的理解」,並形構對於「幼師培育」的疑慮及觀點,分別闡述出:一、自身「專業行動的裂痕與縫補」,解析理論與實務分隔、窄化為傳輸知識與訓練技能的師資培育,惟恐加深大學與專業實踐、理論與實務、思想與行動之間的裂痕,且此體制上的「難」亦將體現於幼師在專業行動中的困境。二、透過此研究「重構對『孩童』的理解」,論述孩童在實際生活中「做」哲學(do philosophy)的思考樣態,即體現了「兒童哲學」之本質,其「做哲學」的樣態歸納有以下特徵:(一)為自己思考且能把玩思想的孩童、(二)對生活做出純粹反省的孩童、(三)善於在「未知」中探尋意義的孩童、(四)自然展露思考技巧的孩童。最後,研究者再次從「兒童哲學」與「師資培育」兩個層面回觀以展望未來。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157020
Creators連珮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