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縣(市)政府組織權及人事任用之研究

地方政府進行改造運動係為滿足快速「都市化」、「工業化」及「區域化」的發展需求及面對地方政治、經濟等環境改變、人民意識抬頭等挑戰的一項工程。在過去多年來台灣地方自治發展的過程中,多是由中央政府所主導,而忽略了地方政府角色與功能的提昇,中央政府始終居於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的要角,地方政府充其量僅立於制定過程中的配角,如此導致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常得不到地方政府的認同與支持,造成政策執行績效不彰等情形。是以,為提升國家整競爭力應從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改善開始,要有效改善此兩者關係則要從政府改造開始,我國現階段所進行之政府改造亦包含地方政府改造在內,本研究則以地方政府改造為背景,縣(市)政府為對象,來進行探討與論述縣(市)政府組織權及其首長人事任用,試圖瞭解精省前後的縣(市)政府在組織權及首長人事任用上所存在的關鍵問題;及中央對於縣(市)政府組織及人事任用上就現行法上雖有鬆綁之態,惟仍舊有其限制之處,此一限制竟有無必要,另外對於縣(市)政府極力要求的組織權與人事任用鬆綁上所造成的助益為何,是否有助於提升縣(市)政府自治能力。
基此,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問題將就縣(市)政府組織及人事任用為研究標的,呈現下列幾項主要問題:
第一, 縣(市)政府組織權,此部分討論焦點包括:組織權的內涵、縣(市)政府組織權之規範基礎、及縣(市)政府組織權及組織結構現況及檢討。
第二, 縣(市)首長人事任用權,此部分討論的焦點包括:地方政府的人事制度、縣(市)政府政務及臨時性職位的設置、一條鞭制度任用下之首長及主管的任免權、現行縣(市)首長人事任用權之分析與檢討。
歸結最後,本研究的目的乃是希望了解到,不管是縣(市)政府的組織或首長人事任用在不同階段下,中央與縣(市)政府互動的過程。對於上述兩權,為何中央政府僅願進行有限度的下放?若將上述兩權予以全面鬆綁,是否真能為縣(市)政府在制定及執行各項公共政策上產生加分的效果?未來中央與縣(市)政府就該兩權的下放程度該定位在何層級?全面鬆綁,抑或有限度的漸進釋出權力?何者才是對縣(市)政府自治力提升的最好方式?總此最終乃是為了增強縣(市)政府對各項公共政策的規劃、執行、評估等行政權能力,以真正做到如政府改造的目標理念一樣-以引導、促成合理妥當的制度改革方式,重新定位縣(市)政府成為台灣第一級地方自治團體。
各章節內容要點概說如下:
第壹章 緒論:旨在闡述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與流程、相關重要名詞解釋。
第貳章 理論探討與文獻檢閱:主要闡述地方政府再造下與組織及人事任用有關之理論探討,包括: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及地方政府再造等理論之內涵及其相關概念,在文獻檢閱上則以三大焦點即:第一,縣(市)政府組織權部分;第二,縣(市)政府人事權部分及第三,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及府際關係部分,來進行本研究之文獻檢閱。
第參章 縣市政府組織權:本章縣市政府組織權首先釐清機關組織權之概念,並針對國外行政機關組織權之設計與歸屬進行略述,進而說明地方自治團體自主組織權之內涵,包括組織權的面向、範圍、內容及其限制等並輔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九八號解釋及五二七號解釋說明縣市政府自主組織權之行使規範。接著分析我國縣市政府組織權及組織結構之演變,此部分主要以精省做為區分的界線,說明精省前我國縣(市)政府組織權的法制規定及結構為何,在精省後新的法制規定下縣(市)政府所擁有的自主組織權限為何,其組織結構設置為何。再來論述目前縣(市)政府單位組織及員額之設置與管理現況及架構調整分析,最後論述縣市政府組織權及組織結構現況的檢討。
第肆章 縣市政府人事任用意:針對所關注的重要議題,本章首先探討中央與地方人事權的分配及國家與地方公務員系統的劃分,其次針對縣市政府內部單位一級主管的屬性應如何加以定位,係應比照直轄市均定位為政務人員或以機要人員任用?抑或應維持文官制度及基於保障文官升遷權利維持以常任文官制度任用?或常務及政務人員維持一定比例?此外,也探討對於適用一條鞭體制下的人事、主計、政風及警政相關主管之屬性與任免究應為何?縣市與中央的爭議之處及解套方式如何?是否應賦予縣市政府更大的人事任免及參與空間?接著從我國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人事制度的實定法制演進予以說明、整理,最後則論述我國現行縣(市)首長人事任用之問題分析。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此章包含研究發現、研究建議及後續研究方向等。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56024
Creators朱真慧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