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市地重劃實施過程中衝突化解之研究

市地重劃對都市發展而言具有許多正面的效益,如提高土地價值、利於公共設施的儘速完成、解決政府重大徵購土地及工程建設的財政負荷,更可藉此推動都市更新,大幅提昇人民生活環境。市地重劃按理說應受到民眾的支持與歡迎,然而實施的結果,並未符合大多數民眾的期望或利益,市地重劃雖具有許多優點,惟若執行不當也可能造成許多弊病。
本研究以衝突管理理論為基礎,經由分析一個實際執行案例,從執行過程中所發生之衝突問題進行探討,並分別對區內土地所有權人及政府行政部門人員利用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市地重劃開發,可能引發民眾抗爭或衝突議題及其原因,以及政府部門辦理市地重劃在專業分工與部門成見及事權不統一無法整合等問題,並就現行市地重劃業務執行程序等相關階段,將其原因歸納為三個面向(意識形態之衝突、權力結構之衝突及經濟利益之衝突)加以分析及檢討。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1. 研究結果顯示,土地所有權人認為最易引起爭議而產生衝突之原因分別為重劃辦理期間過長、施工期間造成民眾生活極大干擾與衝擊,以及重劃負擔比例過高與預期利益有偏差等項;而政府部門受訪者則認為都市計畫與通盤檢討未能配合實際需要,以及土地所有權人對重劃土地分配區位不滿意為造成衝突之主因。對於衝突化解方式,以透過協調、協商及加強政策宣導讓民眾充分瞭解計畫內容等為雙方所認同與接受之方式。另對於政府辦理重劃業務事權無法整合的原因,主要關鍵在各單位本位主義作崇,缺乏横向連繫,以及政府組織分工太過僵硬,缺乏調整性等。有鑑於此,本研究提出一套預防衝突的機制,藉由雙向溝通模式,透過組織的運作,將上下雙方意見進行整合,以期在市地重劃辦理的各個階段,將衝突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
2. 本研究企圖建立市地重劃衝突解決模式,從衝突的認知及接受、分析衝突的本質與環境、建立雙向溝通管道、擬定衝突管理策略,到事後的觀察與檢討作一歸納探討,並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作為日後政府辦理市地重劃工作之參考。

關鍵字:都市計畫、市地重劃、衝突解決模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923022
Creators邱品方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