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當代「對偶熟語」之韻律研究

研究的對象為俗文學領域當中的「熟語」。參與創作熟語的人來自社會各階層。其創作人以民眾為主。雖然一般民眾教育程度比較低,但是他們卻都會欣賞韻律,並作韻律豐富的熟語。因為享受韻律之美的能力不是習得的,而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只是文人會把這種自然發生的韻律定型化;而教育程度較低的一般民眾只能依靠天生的感覺。本研究從較寬鬆的標準探討了民眾所運用的各種韻律手法。本研究的幾點主要看法如下:

一、可以從「對稱結構」探索韻律。
「對稱結構」(symmetrical structure) 指,一句的韻律現象分佈為其另一句韻律現象分佈的鏡射,用英文字母表示其結構如「ABCD,DCBA」。
二、可以從「三角韻律」探索韻律。
「三角結構韻律」所造成的韻律效果,即誦讀以「三角韻律」構成的對偶熟語時,我們可以感覺到三個字之間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種時間間隔形成特殊的韻律感──當句中的二字相諧形成比較「短促」的節奏,而跨句的二字形成比較「緩慢」的節奏,這「短促」節奏與「緩慢」節奏的配合形成「三角韻律」特有的韻律感。
三、能藉心理學的記憶理論(「初始效應」及「新近效應」)以肯定熟語的句首及句尾的韻律效果大於句中。
四、可以從寬鬆的標準探索熟語的韻律。
參與創作熟語的人來自社會各階層。一般民眾可能對韻律手法的瞭解不一。因此,本研究從「不完全的韻律現象」探討了「頭韻現象」、「雙聲分佈」、「押韻」、「對稱的韻母相諧」、「疊韻分佈」及「輔音韻」當中舌根鼻音與舌尖鼻音相諧的現象。
五、關照多方面的韻律要素以探索熟語之韻律。
在本研究中為了探索民間熟語特有的韻律表現方式,從韻母的「開合、洪細」分佈及「兒化韻」的運用解析了韻律表現。
六、可由兩句中技巧的相應探索韻律效果。
筆者認為亦能從兩句中技巧的重複中產生韻律感,比如:在本研究中,雙聲疊韻的對稱分佈、疊字的對稱分佈、當句反覆等即是。


關鍵詞:俗文學、熟語、諺語、俗語、俗諺、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151033
Creators李大燮, Lee, Dae-Seob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